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西方股票市场的历史沿革股票市场(Stock Market)是为进行股票交易而设立的市场。经营股票(包括其他有价证卷)交易的组织,叫“证券交易所”(Securities Exchange)。证券交易所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一样,同属于资本市场,是企业集资的主要场所。证券交易最早出现于西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十六世纪初,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在法国里昂、安特卫普。十七至十八世纪,阿姆斯特丹及伦敦的证券所,是当时世界闻名的交易所,交易对象是公债券。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食利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部分企业股份制的试行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以及一些地区证券交易所的建立,股票发行与转让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及其法律调整,将成为90年代我国立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有关的立法工作。下面试就与股票相联系的股权关系及其法律调整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对于股票,马克思曾经下过一个定义:股票“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  相似文献   

3.
一、股票的起源1.股份公司的出现。最早、也是最初级的股份公司出现于16世纪欧洲的采矿业和冶炼业。进入这些行业往往需要很大的投资,因此一般都为大资本集团所控制,尤其是庞大的家族公司,德意志的富格尔家族就是一个典型。为了对抗和摆脱这些大资本集团,众多中小资本所有者通过股票(最初是股份证)的形式来集中资本、组建股份公司,这种民间分散经济实体的联合也得到了部分政府的支持。但那时,这样的股份公司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不大。直到16世纪末和17世纪,随着外贸公司的大量涌现,股份公司的鼎盛时期才真正到来。以殖民地贸易为基础的外…  相似文献   

4.
一、股份公司的性质及其利用股份公司制度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它的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集中起巨额资金,以建设那些依靠个别企业自身积累永远完不成的事业,如铁路等。马克思称它是“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这种资本集中形式是对个别的,分散的私人资本的扬弃。股票是股份公司用以征集资金的有价证券。股票持有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从企业利润中得到股息和红利。股票的性质取决于股份公司的性质。马克思在分析股份公司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公司有两种,一种是资本家掌握的股份公  相似文献   

5.
郑丽萍 《南方论刊》2001,(5):31-31,24
信用制度的充分发展是股分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基础,是股份制运行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对于推进我国公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股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信用虽然不是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但它在促进和加盟股份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股份公司的资本,是依靠发行股票集中起来的,而股票的一大部分要通过银行来发行;另一方面,银行又往往是股票的购买者。可见,股份公司的高度发展有赖于银行业的高度发展。扩而言之,信用制度集中一切社会闲置货币,通过资本市场股票的买卖,为建立股份公司提供单个资本家所无力提供的巨额货币,因此,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信用股份公司决然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正是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大银行资本的出现,资本市场的发达,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同时也促进和加速了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资本的私人所有制形式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随着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形式将日益显示出它的更大作用。马克思在论述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时,指出在资本关系上表现出以下新特点:第一,大大促进了资本的集中。由于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的手段,所以,在股份公司存在的情况下,“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93页)  相似文献   

7.
一、股份制特征是“两权分立”不是“两权分离”两权指虚拟资本所有权与现实资本所有权。以往人们谈论西方股份公司的特征时,总是以股东的资本所有权与管理阶层的经营权相分离作为主要特征。这种传统的“两权分离”说其实似是而非。我们深究一下,不难发现,原先分散的股份资本一旦投入公司运营,就联结成公司集中的现实资本,股东不能也无权抽回,只有监控权。这就是说,股东丧失了或让渡了以股份投入的资本现实所有权,作为代价或交换,股东获得了股票这种虚拟资本的所有权,股东凭借这一所有权,定期地获取公司现实资本相应的孳息,即股息,另一方面,公司法人获得了现实资本所有权(公司独立产权的基础),正是依凭公司现实资本所有权,公司的管理阶层才会有充分的经营权。因此,股份公司的主要特征不是模糊不清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是十分明确的虚拟资本所有权与现实资本所有权的分立,即“两权分立”。这里,所谓虛拟资本,就是与现实资本相对而言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并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估算或想象资本①。马克思指出:“股票只是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相应部分的所有权证书。”②(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而所有权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度和历史时期有一  相似文献   

8.
股息是股票为其所有者带来的收益.股息性质是由股票的性质决定的.股票是股份公司的孪生姐妹,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家利用股票动员社会闲置资本和闲散资金,并将其投入生产过程,榨取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它们就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索取每年由此生出的剩余价值的证书."不言而喻股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股票的这种性质是由资本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由于股份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因此,“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一、马克思关于股份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对股份经济有过精辟的论述。重温这些论述,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股份制经济不无现实意义。 1.股份制加快了资本的集中速度。马克思指出,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3页)在马克思看来,股份公司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股份制优化了资本的所有制关系,产生了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股份公司问题的论述主要是集中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和恩格斯写的“对《资本论》第三卷的增补”里。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是把股份公司作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论述的。马克思的股份公司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信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马克思资本积累和集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股份公司集中股权结构所引起的特有公司治理命题,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份公司机关构造的立法设计存在结构性失衡。公司法改革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可能使我国股份公司机关构造存在“功能”紊乱,“第三条道路”是一个未来法律改革的审慎的立法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北洋政府时期股份公司的股票制度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时期的股份公司股票在单张定额方面大致可分为一股、五股、十股、五十股、一百股等几种,也有的公司股票没有定额。绝大多数公司声明“股票概用记名式”,公司执行的是“人”、“票”并认的管理策略,对股票的转让具有较多限制。与“记名股”相对应,也有一些公司设置了“无记名股”。北洋时期股份公司虽然对股票有种种限制,但并未阻挡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和特殊商品的社会流通。股票流通的主要形式包括抵押与交易。不过总体而言,华商股票交易并未成为这一时期证券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股份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在近现代社会出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股份制度是筹集社会闲置资金,调节社会资本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股份公司、股票和股票市场是股份制度的基本要素。股份公司是现代股份制度  相似文献   

14.
发展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事业,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比较起来,美国早在100多年前就在交通运输方面,尤其是发展中西部铁路网络方面获得了举世公认的长足进展,与此同时,其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现代化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此,多研究美国,探讨美国发展的“秘诀”,对我国不仅有重大的理论借鉴意义,而且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启示意义! 一、美国用股份制发展铁路的主要经验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股份制经济最典型的国家。在经济上美国能够在上世纪末“赶德超英”,后来居上,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就是它充分利用了股份制。股份制已成为美国经济的主体和基础,美国已成为股分制经济最典型的国家。 美国建国不久,州政府就特许私人利用股份公司筹集资本、修筑运河和公路,1865年南北战争后,美国又掀起厂大规模修建铁路的热潮,股份公司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十家大的铁路股份公司招股集资、聚集资本,使美国的铁路从1860年的3万公里,猛增到1890年的27万公里,1916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不少地方办起了股份公司。从形式上看,这些股份公司同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都是合資经营,并按股分红的。但从性质上看,两者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披着“资本社会化、民主化”这样一些漂亮的外衣,借以掩盖它的资本主义的实质。马克思曾揭穿了这类假象, 以“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剩余劳动所有权”为根本标准,系统地、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指出“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证券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香港证券市场与内地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九七”香港回归之后,香港证券市场与内地之间的合作范围更为广阔。一、香港证券市场概述香港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1、香港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香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市场之一。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标志着香港股票市场的诞生,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69年至1973年,香港又建立了3家股票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到1986年4月2日,这…  相似文献   

17.
所谓股票占有权的“民主化”,虽然早已受到列宁的尖锐批判,但它仍然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反复宣扬。现在则有人说,“劳动者对财产的占有,主要表现在拥有一定数量的股票上。”“劳动者经常将工资的结余部分去购买各公司的股票,以增加年收入”。甚至还认为,“自从股份公司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向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过渡”。鼓吹股份公司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其所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特别是“四小龙”和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证券市场有较快的发展。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进行扶植是重要原因之一。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是:第一,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操作程序,成立专门的证券金融机构,给融资双方以有力支持,为政府和企业开辟了长期债务和股权融资的渠道。第二,提高民众对证券投资的信心。第三,采取倾斜政策培育证券市场。如,韩国采取诸如调低对股份公司的税率,股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投资房地产获得的资本收入课以高税等措施,以促使民众转向证券投资。第四,建立证券交易所,保护投资者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大型股份制企业及其集团的产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日本企业的产权关系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其总的变化趋势是:原来的国有企业产权逐步向私人产权转变;大型民间企业的私人产权又逐步向法人产权转变。本文着重分析后一种趋势,即大型股份制企业及其集团的产权关系变化的若干特点。 一、日本大型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法人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股份资本所有制关系变化有一个总的趋势:以大型公司为中心,法人股东所有制逐渐替代个人股东所有制而成为公司产权关系中的主体。这就是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所谓“法人化”现象。 在全国证券交易所正式登记的投资者(股东)分为个人、金融机构(除投资信托外)、投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企事业法人、国营或公营事业团体以及外国人(法人或个人)等。总的来说,这些股东基本上分成个人股东和法人股东(或机构股东)两大类。除个人股东以外的各类机构投资,虽有一些不同情况,但就其区别于自然人股东而言,可以将它们统称“法人股东”。由表1所示,日本从50年代到80年代末个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在股份公司总股份中的地位变化,大体如下: 1.个人股东地位逐年下降,而法人股东的总体地位不断上升。在这40多年间,个人股东的持股比率(不包含外国人)由原来的69.1%降至22.6%;同期,法人股东的持股率由原来的30.9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发生了种种变化: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股票面值降低,使股权更加分散,持有股票的人数越来越多;国有经济有所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等等。有人由此以为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已经具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主张把现代资本主义称为“社会资本主义”,并进而认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替代将是一个“和平的、渐进的、文明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