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州大地流传着许许多多民歌。这些民歌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婚姻习俗的。它象历史的见证人,也象一面镜子,让人们从它身上看到了中州婚姻习俗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处中原,故有中州之称。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代人才辈出,产生过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加以研究,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这对于我们今天进行四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有重要意义的。本着这一宗旨,最近由河南省委党校的石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吴士英、徐必珍、李书增,卢连章、王宗虞六位同志编写、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州古代思想家》一书,在这方面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该书对中州古代三十三位著名的思想家的生平事迹、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做了比较全面的、简明扼要的评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州文士对元代儒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中州文士对元代儒学复兴的贡献。文章分四大部分 ,即缑氏山杜时升、杜瑛父子维系二程性理之学的贡献 ;河南姚枢光大北方理学第一功 ;河内许衡继往圣、开来学之功 ;鲁山王磐、西华徐世隆、卫辉王恽推波助澜之功。  相似文献   

4.
《中州集》文化意义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州集》文化意义再评价胡传志[编者按:1993年11月1日至6日,第三次全国无好问研讨会在河南开封市隆重举行。本刊特遴选3篇参会论文,以享读者。]一在金王朝行将灭亡之际,身为文坛盟主的元好问毅然担当起保护一代文化的重任。他先是冒着名节亏损、遭人诉病...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9):92-97
李梦阳与明代中州诗人有着密切交往,他对中州诗坛的诗风走向有着引导和影响之功。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正面引导中州诗人诗学复古;二是在李梦阳因拘泥体裁法度而陷于模拟之弊的负面刺激下,中州诗人对其思想进行反思,形成以道为本、肯定自然诗风、强调自抒性情的诗学观,努力修正复古运动后期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中州乐府》,金元好问编,共收人词人三十六家,辑入词作一百二十四首。虽然仅为全部金词中的一部分,①不过作为现存唯一的一部金人词集,却有着较高的文献与词学价值。一首先,探索一下《中州乐府》的编撰宗旨及其原则。《中州乐府》原附于《中州集》后,故先得了解《中州集》的编撰过程,对此元氏《中州集序》言之颇详:商右司平叔衡,尝手钞《国朝百家诗略》,云是魏邢州元道道明所集,平叔为附益之者,然独其家有之,而世未之知也。岁壬辰,予掾东曹。冯内翰子骏延登,刘邓州光甫祖谦,约予为此集。时京师方受围,危急存亡之际,不暇…  相似文献   

7.
自信万籁俱是缘,还从书海探迷径──记中州研究馆员萧鲁阳先生德万中州鲁阳先生,我与之相识不可谓之久,然识先生书久矣。八三年得读先生点校之《鸡助编》(中华书局版),校勘订补识鉴之精即为之叹服。薄薄一册,然意义之厚重,笔墨之功力,直透书香,沁人脏脾,自此知...  相似文献   

8.
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李维贵开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开放,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近15年来的开放实践,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9.
《中州集》文献失误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州集》文献失误琐考胡传志《中州集》之失误,有些是史实错误,有些是传写刊刻而致误。现以原书卷次为序,罗列于下,以供学界参考。卷首金显宗诗《赐石右相琚生日之寿》题下小注:“大定辛酉承华殿书。”大定(1161-1189)为金世宗年号,其间无辛酉年。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思想被介绍到中国来,可远溯到上一个世纪末,但中国人民真正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进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部理论,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在汹涌如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知识分子首先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进行宣传,使它开始在中国传播。李大钊这时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等著名论文,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活动,使这种宣传逐渐深入,给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段历史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河南传播的情况,我们就知道得很少了,甚至直至今日还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公开出版的系统资料。幸而二十年前,作者曾翻过二十年代的《中州评论》(下称《评论》),并撰文介绍——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党组织在中州大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文献,今日重读,新鲜之感不减当年,就把这篇文章局限在这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吧!并谨以此来纪念马克思的百年忌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开放与文化认同王国祥中国西南,本文是指位于中国西南部分的.五个行政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面积2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亿。近年来,中国西南各省市越来越迫切地认识到必须努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面向世界的开放...  相似文献   

12.
试论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的历史发展黄钧达,任斌(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对外经济开放思想萌芽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时提出的对外经济开放指的是革命根据地对根据地以外地区的贸...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的“大开放”观刘开寿开放,既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又是党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的一个重要内容。开放的观念、开放的理论、开放的政策、开放的实践、开放的成果,甚至开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无一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6月13日至15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与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联合主办,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的"新时期农村组织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河南信阳市召开。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信阳师范学院、中共河南省直党校的有关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新华文摘杂志社、光明日报社评论部、江汉论坛杂志社、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州学刊杂志社、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的有关主编和编辑,共计60余人  相似文献   

15.
"开放"一词,狭义地讲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进行商业贸易,互通有无.广义地讲是指这个国家在对外交往、经济贸易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开放性的方针、政策及法令.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都试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研究近代开放问题,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是,学术界至今在对此问题的研究中仍然众说纷纭,尚未定论.本文拟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现存的约为一百五十种元人杂剧中,据初步统计。故事背景发生在中州者约为六十余种。这个数字占全部现存作品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数量和比例之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7.
张国刚 《河北学刊》2008,28(3):50-5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勾利军 《河北学刊》2008,28(3):56-58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杜文玉 《河北学刊》2008,28(3):58-60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一个时代。开放与兴盛是唐代留给世人最为深刻的印象,也是唐史研究领域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中国唐史学会与河北学刊杂志社联合组织了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回视唐代的开放与兴盛,可以发现,唐代的开放首先源于开放的大民族的观念,唐时已经不隔华夷,这种初步形成的"华夷一家"观念,不仅超越了前人,对后世的华夷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唐代的对外开放是多方位的。在丝绸之路上流动着的不仅是物质资料,还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唐代对外文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也就是说,既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又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地吸收外来文化。第三,唐代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册封制度和羁縻府州制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相对平稳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开放和兴盛提供了政治保障。相反,当国内发生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社会动荡,或晚唐政治极端腐败之时,唐代的开放则处于停滞的状态。从今天看来,唐代的开放有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留给后人许多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唐代对外开放中的许多特点和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深入审思,从历史得到的经验是,只有全面而持久的开放,才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弘嘉时期是《文选》在明代流传的一大转关。《文选》诗作为汉魏古诗的审美范例,反映了我国中古诗歌的演进,而以中州文人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复古派恰好以汉魏古诗为宗,便赋予了《文选》诗辨析源流、指导创作等诗学功能,明代"文选学"的文学性也由此凸显。总之,"文选学"、中州传统文化、中州诗学三者阐释共通,加之李梦阳、何景明等文学领袖的激励,弘嘉时期的中州诗坛出现繁盛局面,所阐发的诗学理念既推动了汉魏复古诗学的阐释,又在一定程度上以正统诗学维稳明代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