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哈代的宗教思想经历了从信仰、怀疑到最终否定等几个阶段。社会的转型、科学的发展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都对哈代宗教思想的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抨击了基督教僵化的信条,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2.
哈代作为英国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表现出独特的神秘风格。哈代小说神秘形态的形成与威塞克斯民间宗教有很大关系。因受到威塞克斯民间宗教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哈代在作品中描述了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二是鬼怪、幽灵的超现实意象;三是超现实的神秘现象。哈代小说的神秘风格中隐含着哈代对民间价值立场的坚守,表达了哈代理想的民间秩序。  相似文献   

3.
论述托马斯.哈代前期的宗教思想在《远离尘嚣》中的体现。通过分析《远离尘嚣》,指出哈代前期的宗教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基于宗教原型的情节模式、人物的宗教信仰和结局、《圣经》典故的应用、以及景物描写的隐射。  相似文献   

4.
哈代生活的时代,社会正经历重大的变革。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起云涌,纷纷展现出奇炫的魅力。由于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影响,加之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侵蚀,科学发展所导致的科学信仰的动摇以及与妻子爱玛生活的不睦等原因,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和伤感情调。本文从哈代悲观主义着眼,从社会变革、宗教、科学、哲学及个人经历等方面依次分析了哈代悲观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从众多抒情诗中拣选四首来例证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期,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他的《无名的裘德》中,通过对裘德知识、爱情追求失败的描写,再次揭露了人类置身于其中,而又无能为力的宗教制度、婚姻制度、阶级缺席等对人性的压制与扭曲。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重点阐述哈代对宗教制度的批判:宗教对人类追求人性自由的践踏;宗教对人生活的麻痹;宗教成为人们利用的工具,以达到个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文学巨匠,其小说以其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对现实、伦理、道德、宗教等的抨击而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本文从哈代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着手,结合当时英国社会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分析了哈代作品的基调和哈代小说的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的瑰宝,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文学批评界对于哈代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研究如汗牛充栋,但影响他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因素往往被忽视。纵观哈代的文学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影响其女性人物形象的社会、环境、宗教、哲学思想等许多信息,这些将为哈代小说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8.
托玛斯·哈代被誉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悲戚”来源于哈代自身的时代精神、哲学思想、自然感悟等方面,他的作品流溢着独到而浓厚的悲剧意识。但“悲戚”决不代表“颓废”,“刚毅”才是哈代这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家、诗人、小说家的性格和作品的真正底蕴。本文通过对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浅析试图证明的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死亡在哈代的诗里具有不同的意义,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世态的炎凉、人性的虚伪,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终结。然而,死亡不仅没有终结哈代对亡妻爱玛的思念,反而令这感情喷泉再度进发。哈代既认为人死之后就无人惦记,可又希望自己“身后”能被人记住。他的几首不同时期的诗歌清楚地表现了他看待死亡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0.
英国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表达了哈代对女性地位、婚姻和命运的无奈与困惑.他虽然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思想,成为对宗教的怀疑论者,但面对维多利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农业劳动者为主体的各阶层人民带来的不幸和厄运,哈代也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对哈代笔下人物悲剧的多元解读,采用了达尔文主义视角,分析了《裘德》中作家宗教情感变化与人物悲剧的联系,揭示了裘德在残酷的社会演化中物竞天择的悲情,反衬出作家对工业化所带来的毁灭性巨变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加深对哈代作品思想和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外哈代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研究,在欧美诸国,已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哈代长篇小说的陆续发表,英美评论界对哈代的评论即已开始。人们多从哈代小说的道德意义、悲观倾向着眼,或赞同或谴责哈代。《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发表时遇到麻烦,发表后遭到很多评论家攻击同时也有人大加称赞,已是众所周知之事。在维多利亚时代由盛而刚衰的时期,哈代小说中强烈的悲观情调、反社会的道德倾向自然是  相似文献   

13.
作为跨世纪的文学巨子,托马斯.哈代常常被后人称为伟大的小说家,但他更是位杰出的诗人,他引领了英国跨世纪诗歌的航向。本文通过剖析哈代三个不同时期创作的悲观情结的诗歌,论述其诗歌中的现代主义特征,阐明了哈代对英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是"从罪孽中得到救赎"的"中介新娘"--<圣经>原型形象.这一形象既保留了最基本的<圣经>叙事单元和人物原型,又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带上了现代人的痛苦和反思.这个"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反映了哈代对僵化的宗教道德说教的鞭笞以及对博爱、牺牲等宗教精神的讴歌,具有丰富、深刻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哈代的作品中大部分是通过对婚姻、宗教、道德、教育以及妇女解放等问题来对资本主义工业背景下的社会进行批判。《贝坦的婚姻》中讲述了贝妲为了自己的婚姻从与权贵斗争再到妥协的历程,通过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贝妲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哈代的向善思想的发展,让我们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不朽佳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一位纯洁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的短暂的悲剧性的一生。本文认为社会环境、宗教道德、个人性格等各种因素造成了她必然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无名的裘德》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哈代小说中最具有批判意义的一部,小说细腻地描写了男主人公裘德为改变自身命运的抗争和与女主人公淑的两性关系的挣扎,大胆而尖锐地揭露了当时宗教和学术的虚伪。本文分析了女主人公淑的形象,探究了她悲剧的发展过程和根源,并将其与哈代笔下其他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比较,从而展示了小说中淑的女性形象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苔丝的秘密     
分析了苔丝在告诉克莱尔自己曾被强暴的秘密之前的矛盾心理,并对苔丝不告诉克莱尔这个秘密进行了假设。通过对该假设与苔丝最终告诉克莱尔秘密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哈代描写这个情节的目的所在,并最终揭示出造成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资产阶级不合理的婚姻、道德制度以及宗教的伪善。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的宗教僧纲制度李向德宗教僧纲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统治形式。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宗教僧纲制也以不同的形式传入土族地区,并很快被统治者所采用,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世界中,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家庭式的氛围影响。托马斯.哈代也因此成为虔诚的基督信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广泛延拓,曾经的虔诚信徒,开始怀疑宗教的本质。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用《圣经》中的故事以及女主人公美好品质和悲惨命运,进行深刻的宗教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