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丹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25-29
本文简要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认为两者是一种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从而得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非营利组织角色功能的不断加强,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除了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外部环境对非营利组织的嵌入式影响更是举足轻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外部环境的关键变量。资源依赖理论关注组织间资源占有及权力分配关系,对现代社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关系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远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36-41
通过对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三个主要类型——社区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教育组织的描述和分析,论述了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尽管具有明显的“官民二雨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不足,组织功能单一,农民参与率低,但农民的合作意识逐步增强,非营利组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他社会生态系统互利、互惠、合作共存。基于共生的理念 ,探讨了非营利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个人建立良性互动、共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概念、起源及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三方面评述了当前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主要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在中国政治、经济背景下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起源、与其他组织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因此基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更为深入和详尽的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朝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22-24
我国至今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根源于各类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概括了非营利组织行政化的表现,论述了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化根源于经济转型、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行政化对民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权力行使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彦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95-96
伴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要求政府及各类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开、公平、透明的收支预算执行信息,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政府的资产、负债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况,评价政府在使用公共资源方面的绩效已成为必然,本文对现行的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预算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资产的确认、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使用、会计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理创新互动关系之缘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的管理也要随之发展和创新。要实现政府管理创新除了政府自身的改革外,还需要社会方面的改革,这就是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要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离不开发展非营利组织,这是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管理创新的实现。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对为什么要发展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管理创新之间互动关系的缘由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田旭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2-74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我们只有正确认识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发挥非管利组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旭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4)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的调整,分析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和特点,关注非营利组织在新时期所面临的问题、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统治到服务: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逻辑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宗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15-120
从古代到现代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经历了由统治、管理再到服务的逻辑转换。在古代社会,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排除了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公共管理的可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只能是权力导向的统治主客体关系;到了近代社会,等级化的官僚行政垄断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允许政府之外治理力量的存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定位只能在单向度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思维框架下进行适当调适;随着治理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现代社会强调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尤其是强调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作用,由此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正在走向多样化良性互动的新愿景。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中政府与社团组织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12-17
本文分析了政府为实现职能转换而建立起来的政府主导下的社团组织的发展状况;基于调查资料,探讨了这一类型社团组织的主要特征,如政府的职能转移、机构设置和行政功能扩张并存;政府的服务购买和资源控制角色并存;社团的职能替代和行政依附并存;政府和社团之间的契约合作行政隶属并存等等。这些特征表明,政府的权力资源和行政利益始终是职能转换过程以及这类社团组织发展背后强大的制约力量。本文还探讨了这类社团组织可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公关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83-185
政府公关将政府管理与公共关系结合起来,是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艺术,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我国政府公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在公众面前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是一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卫生支出关系到一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质量和国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回顾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包括支出的水平、结构以及各级政府的负担比例,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水平、结构以及各级政府的负担比例影响了国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因此,政府需要在未来进一步加大对卫生领域的投入,并使卫生支出向次级卫生机构倾斜、向农村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改革事权的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国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钮莹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187-190
文章对政府与NGO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领域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政府与NGO各自的优劣势以及相互合作的基础,找到了政府与NGO合作实施扶贫的模式,为中国扶贫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的危机治理需要多元化参与和合作,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的自治组织是危机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其在资源汇集、专业能力与组织运转效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政府的特殊优势,使其与政府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资源互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危机治理中的资源互补决定了二者不是单纯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双向型塑过程.促进两者的互动合作,是应对危机治理的必然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人伦观的五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剖析五伦思想的丰富内涵并对其现代启示给予关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平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3):84-89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NGO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活跃,这不仅与日趋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相辅相成,而且也是同国际政治中非理性因素不断泛滥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国际NGO虽在国际社会的诸多领域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囿于自身的局限性,其观念和行动都可能具有工具性和两面性,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推行外交政策和和政治战略的喉舌和工具。 相似文献
19.
潘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111-114
汉语与汉字的关系一直是汉语言文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汉语与汉字的关系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汉语的特点决定汉字的性质,汉语的发展影响着汉字形体的变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字的类型不受语言特点的制约;这些都影响汉字和汉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我们从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出发,以事实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及汉语的发展变化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以促进汉语和汉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豪强势力及其与地方官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芳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
宋代地方豪强势力强大,他们违法犯禁,恃势兼并土地,干预司法,甚至杀人害命,形成了武断乡曲的古代黑势力.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宋代,中央不可能容忍出现地方上的对抗势力,朝廷对之往往采取镇压的方针.但地方官府与豪强的关系就复杂了,有勾结,有摩擦,也有镇压.豪强凭借利益诱惑和权势威慑,与地方官吏勾结起来,地方政府对他们采取了姑息纵容的态度.但当豪强势力强大到威胁地方官员切身利益与统治的时候,他们之间也会产生摩擦,某些精明强干的地方官员也会对作恶的豪强进行打击.作为打击者,他们既代表中央,又有地方官府自身的利益,还有为政者扶弱抑强的公正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