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1年2月,?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由上海市政府发布,其中"十四五"新城交通发展专项方案作为六个重点领域专项方案之一,对新城内外交通的发展提出了宏观指导性意见.文章梳理分析上海五大新城的交通发展现状和运营特征,结合新城发展功能的定位分析新城交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从对外和内部两个维度探讨新城交通发展方向,对新城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为新城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晓燕  黄一凡 《城市》2019,(8):55-61
绿色慢行交通以最优的交通效率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多元协调。作为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满足了多种交通方式共存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实现有效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笔者以银川慢行交通为背景,从步行街区、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规划分析,探究了银川慢行系统中步行分区、街面设计、自行车道分级等关键要素规划内容,提出了银川慢行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龙 《交通与港航》2022,9(1):23-28
移动互联网带动各类"互联网+"的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跑腿经济"也随之发展壮大,在后疫情时代,"跑腿经济"的服务场景、服务需求被进一步丰富和激发.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服务平台的运作逻辑以及算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跑腿小哥们的交通出行选择和出行特性,体现为即时多变性、高时效性、高频往复性、慢行倾向性.进而在交通出行特征上体现为交通属性向生产性出行转变,交通出行动态特征向高频、载物出行转变,交通出行静态特征向高潮汐、高周转停放转变,交通出行秩序特征向博弈性、寻优性转变.面对这些转变,融合与创新是适应和引导其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方向,新业态在既有综合交通体系中生根发芽需要融合思维,在已有的空间体系上嫁接生长需要有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推进,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单元规划等加速空间体系重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面临新战略转变及新要求。该文以位于上海大都市圈沪湖廊道发展轴上的青浦新城为例,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及新城发力背景下,分析大都市圈廊道独立节点新城的交通特征和面临挑战,提出“枢纽引领、廊道完善、绿色品质、精细管理”四大规划策略及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青浦新城综合交通规划实践方案,为各城市群、大都市圈类似区位的新城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大都市圈是引导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正在积极构建"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功能体系和结构.为提升新城在上海大都市圈多中心结构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基于城市-区域规划理论和新发展格局要求,研判长三角区域空间格局演变形势,形成"导流、引流和集聚"的新城总体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市域城镇体系间的网络化交通联系,优化新城与对外枢纽的锚固链接,创新城市交通服务和制度供给等新城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上海市政府提出推进新城高水平建设的决策部署。奉贤新城作为全市五个新城之一,需研究形成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充分发挥交通对新城发展的引导作用。该文从梳理分析奉贤新城综合交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新城总体规划和交通发展趋势,从对外铁路、公共交通、道路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规划方案,为奉贤新城综合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永 《交通与港航》2011,25(2):13-15
随着上海市中心城的快速发展,其外围地区已与近郊新城联为一体,研究与中心城外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交通发展战略十分必要.该文以闵行区为例,规划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交通发展策略,为政府管理和工程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城是上海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增长极,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的重要战略空间."十四五"规划将上海新城建设引入全新的"都市圈新城"阶段,对其交通体系的构建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对上海新城功能定位历史演变过程的梳理,判断在新发展格局和新定位目标下未来新城交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都市圈新城综合交...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上海宝山东部"一城一站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认知,系统梳理了区域交通现状和原有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区域转型发展、市级副中心打造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新的功能要求,从交通系统规划和整体服务提升角度,分别围绕组合枢纽打造、骨架路网布局、公共交通廊道、慢行品质提升等方面对区域交通优化提升和完善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助力城市布局与交通格局更加融合、内外交通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10.
彭震伟 《城市》2007,(2):3-5
一、上海大都市地区新城发展的基本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国家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要求,上海的城市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导致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及功能布局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21年1月,《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上海市域总体空间发展新格局,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建设要求,把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  相似文献   

12.
孙敏  姜允芳 《城市观察》2015,(2):132-139
本文梳理了目前上海市郊野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规划探索,总结了城市郊野单元规划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并就城市郊野单元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殷文杰 《科学发展》2013,(8):100-108
新型社会组织因其是现阶段社会组织中最活跃的部分而备受关注,通过剖析上海新型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管理机制、财政配套、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上海新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晔 《科学发展》2014,(10):9-17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机构从一元化到多元化,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合作日益明显,合作创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我国金融创新系统逐渐由独立创新阶段向合作创新阶段转化。为了避免金融创新系统陷入低效锁定的状态,我国在建设和发展金融创新系统时应考虑以下问题:注重新金融系统的整体科学设计,强调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创新与微观创新主体主导的诱致性创新的结合,重视新金融系统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后冲刺的5年,也将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的5年,我国将面临经济新常态、"三期叠加"、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征和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必须更多承担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的率先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张勇 《科学发展》2021,2(2):37-4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单纯扩大总需求,从全球经济平衡的角度看,主要是增加发展的主动性,建立发展的新优势.上海应继续扩大自身需求,继续保持自身领先的消费能力和吸引消费的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成为满足产业和消费双升级需求的重要供给者;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成为内外循环衔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等生产要素流动的枢纽和战略链接点,充分体现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担当作为.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可定义为: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城乡统筹为原则、以科学发展来统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上海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必须以人为本,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关注速度向提升质量转变,突出有效增长和品质提升,不断增强城市集聚、辐射、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国际化大都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