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无障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一项重要权利,而且与其他基本权利的实现密切相关.本文在厘清无障碍概念及发展的基础上,阐述我国无障碍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角度探讨无障碍立法在完善法治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无障碍立法对于引领全体社会成员正确理解和维护无障碍环境,对于我国残疾人事业和人权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无障碍立法中,应当参考域外无障碍法例,比较不同的立法模式,建立以权利为本位,以物质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社区服务无障碍为主干,强化无障碍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法律责任,加大违法成本,从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无障碍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6.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信息无障碍,是指所有被称为“信息”的内容都能通过某种方式,被有权获取的人群合法、平等、便捷地获取及利用。建设信息无障碍环境,有助于公平对待困难群体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社工可以从以下环节,致力于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8.
9.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标志性成果.目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的基本框架已基本形成,包括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的工作体制、系统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容体系.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有利于加强残疾人和老年人权益保障,促进社会融合,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还需要持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法治实施机制,有效落实法治保障措施,不断提升法治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10.
11.
范明玉 《现代妇女》2014,(6):159-160
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有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是,现实总是不容乐观,实践中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将对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地方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无障碍环境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所指涉的公共利益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公共性特质,此特质对监督行政机关提出了现实要求,与行政公益诉讼的监督功能共同塑造了此类公益诉讼的制度机理。因此,应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监督行政机关履职的制度功能,以此破解无障碍环境建设因主体交错而存在的责任判别困境,亦需要通过类型化拓展受案范围的方式,分类别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领域的重点工作,以保障日益多元的无障碍权益。此外,应考虑赋予残疾人联合会等主体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并允许公民通过无障碍私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以此回应“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立法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也成为各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取文献计量法,利用Citesapce5.5.R2软件为研究手段,以1986—2019年3057篇无障碍环境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无障碍环境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研究发现:一、无障碍环境研究作者呈现合作...  相似文献   

14.
15.
专业实验室是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建设的支柱。分析了地方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实验中心改革体制整合资源的经验,论述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梁海燕 《现代妇女》2014,(10):133-134
在立法式改革背景下,改革意味着改变社会中现存的行为准则或权利制度--或者是改变旧的法规,或者是引入新的法规,地方立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梳理和分析甘肃地方立法的进展、地方特色及其提升问题,对地方管理地方社会事务、引导或推动未来地方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正>2020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监督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监督规律、完善办案规则,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势逐步显现,能动司法成效得到各方认同、受到普遍欢迎。在此基础上,推动出台一部更高位阶、更具刚性、与时俱进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法,成为当前检察公益诉讼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地方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终效果。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时必须从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基本任务、关键环节、可靠保障四个方面加以努力,确保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效果,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20.
苏芸芳 《现代妇女》2014,(9):131-132
国内外关于环境教育立法各有千秋,环境教育法律规范内容各有特点,都为河南省环境教育立法提供了一定的立法实践经验。河南省环境教育立法应结合河南省的文化及自然资源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