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价值与实践之间既具有"外在重叠"也具有"内在重叠".二者都是属于"属人世界"或"人化世界"的范畴,价值关系在逻辑上隶属于实践关系,二者这种所属领域上的"重叠"可称之为"外在重叠".二者的"内在重叠"则意指二者都包含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因素.但无论"外在重叠"还是"内在重叠"都不能淹没"价值"与"实践"之间的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价值"与"实践"之间的这种"重叠"与"分野"关系.  相似文献   

2.
明星档案中文名:娜塔莉·波特曼外文名:Natalie Portman国籍:美国生日:1981年6月9日职业:电影演员毕业院校: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代表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于北京时间2月28日上午9点(当地时间2月27日下午1 7点)在洛杉矶柯达剧院举行。影星娜塔莉·波特曼不负众望,凭借《黑天鹅》(Black Swan)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项。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于江 《社科纵横》2005,20(2):159-159
本文从词源上探讨了“庙堂”与“江湖”的文化内涵,分别阐释了道家与儒家对“江湖“一词的理解,揭示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世态度,还着重指出儒家的“岳阳楼精神”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历史发展的"事"、"势"、"理"的探索,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初显端倪,而司马迁汲取前代认识,提出"事势之流,相激使然"(《史记·平准书》),其撰史目的为"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史记·太史公自序》),即寻找对现实和未来具有指导意义的事理和法则.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用"势"来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化、更替之故,认为社会的进步"非圣人之意也,势也",这是他超越前人的地方.宋朝以后的史学家、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史学家提出的"事"、"势"与"理"等范畴,并以对这些范畴的阐释来揭示历史变化的法则,凸现历史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7.
姜建 《浙江学刊》2003,6(4):91-97
本文从生存形态的角度对开明文化流派作进一步界定 ,认为开明派酝酿于春晖中学时期 ,成型于立达学会时期 ,成熟于开明书店时期 ,叶圣陶和夏尊是这一文化流派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8.
李华 《社科纵横》2007,22(3):157
把言行举止酷似乞丐之流称为"乞儿",是个形象的比方.用"向火"比喻依附权贵,又是建立于一系列"火"部字所组之词的比喻意义的基础之上的.这些都反映了比喻手法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至于"向火乞儿"的比喻意义"趋炎附势"为人熟知,则更是反映了委婉修辞手法在词汇运用方面的变化和选择.  相似文献   

9.
从"贤妻良母"到"新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澎 《日本学刊》2002,(6):133-147
“贤妻良母”与“新女性”是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的词汇 ,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生存方式的两种思考。它们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互为矛盾和对立的概念。贤妻良母思想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 ,是“新女性”为代表的妇女解放思想萌芽的土壤 ,它提高了日本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在家庭中的地位 ,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同时又有历史局限性 ,它将妇女的活动场所限定在了家庭 ,忽视了妇女作为社会人所担负的责任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是从课程观的角度做思政,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念的引领有机结合.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具有丰富的"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资源,挖掘其思政内容、发现课程育人重心、思考育人资源如何更好地融入课堂,实现无缝衔接,对当下"美育""德育"融入式教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微电影创作课程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德育""美育"融入《微电影创作》课程的路径,以期在微电影创作课程当中逐步实现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档案育人是题中之义,责无旁贷,既具有特殊的宝贵财富,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客观审视当前高校档案育人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找准档案育人工作的困境和难点,规避传统高校档案管理的弊端,创新开拓档案工作服务领域,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建设,深入探析档案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搭建高校档案育人平台,构建长效育人机制,促进高校档案价值得以实现,助推档案育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把教育誉为"益智"的科学,重点在教育中体会美、认识美、表现美,继而创造美,这也正是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内核.艺术是人类进步的灯塔,高校教育如何让学生分享艺术精神食粮,使学生成为通达、创意横溢的人才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部提出"以本为本"的背景下,进行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打造"金课",剔除"水课"则是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的解决之道.工科课程如何适应目前工业发展形势,如何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是该文的研究重点.该文重构教学内容,首先对基础知识进行设计,然后聚焦到综合能力如何培养,最后着眼于提高学生工程能力,采用由低到高、逐层递进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打造工科主干课程的"金课".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中的"双创"教育应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双创"教育内容深度融合,在实施"双创"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学习与实践的体验中,将创新创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双创"价值观;通过"初级准备+中级模拟+高级实践"的分层次实践途径,提升学生"双创"教育成果.在提升学生"双创"价值观与品质的基础上,强化"双创"教育的"文化体验",提高学生"双创"文化素养,增强"双创"体验式教育内容与途径,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年北京都市格局重组,北海所处的内城中心区域崛起为新文化的中心.1925年开放的北海公园,引入茶座、图书馆、公共体育场、溜冰与划船等一系列设施,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青年提供了辅助与补充学校教育的现代美育空间.北海公园与以新青年为主体的新文学存在相互定义、相互建构的关系,后者赋予前者以诗意的乌托邦色彩,前者则帮助后者确立自身群体性的精英身份.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视,这也提醒高校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资助育人能够全面贯彻党和政府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部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资助育人功能也应该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得到不断进步和发展.该文主要对目前高校资助现状和资助育人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有了极大的发展,我国经济获得了腾飞.尤其是近两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高校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效融合,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内容,该文探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等教育的命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推进,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倍受人们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重塑高等教育质量观、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夯实高等教育质量、内外部因素的协同助力,提升师生质量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世界一流专业、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与"三全育人"的紧密结合,需要对高校的教育模式运作机制进行探索,使之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功能.该文主要对"三全教育"的德育理念进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策略探讨,以期为新时期的高校育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