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探析民族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松  卫炜 《社科纵横》2009,24(11):175-176
为了迎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学习趋势,各大高校纷纷引进了自主学习系统,这些系统的确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效能是一个现实的课题。本文对西北民族大学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主要围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情况涉及的5个方面:学习动机情况、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情况、有效使用并实施学习计划情况、监控学习策略情况和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情况与补救情况。从而探讨了民族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门国际化通用语言,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很重视也认识到学习好英语语言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英语学习中无法得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该文就如何满足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自学能力需求,英语教师如何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提供优越的自学空间场所、建立正确的自学学习态度和目标,达到课上、课下相结合进行英语网络自管自控的实践训练自主学习氛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白华  田航 《社科纵横》2013,(3):161-163
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对教育者的素质、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高校政治工作思路与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鉴于此,高校政治工作应该审时度势,充分借助网络优势,发挥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英语网络学习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该校大学生在英语网络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自主、自助学习英语的便利程度,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以"Inter-esting,Innovating,Improving,Increasing"为理念创建了I英语学习小站微信公众号并完成了相关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及I英语学习小站公众号的后台数据,探讨了英语网络自助学习平台的创建需要考虑的问题:平台定位、内容创新和内容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措施:找准清晰定位、创新推文内容和互动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学校对教育策略以及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为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开始重视英语教育的全面改革,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综合水平.但就英语教学现状而言,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所以,改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英语教学只看重学生的英语成绩,忽视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为了使我国高校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水平,高校教师积极引入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增加英语课堂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促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杨文娟 《社科纵横》2013,(5):173-175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语音教学在其中则起着关键的作用。语音知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形成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文章从英语语音教学与英语词汇、听说、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关系阐述了英语语音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萍  王兵 《社科纵横》2012,(10):168-170
在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经历着空前的变革。一方面,网络媒体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革新、教育方式的改变和实效性的增强。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严峻挑战:可能冲击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消融他们的服从意识、导致学员道德行为失范以及人际关系的自我封闭。我们应从掌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加强网络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监控机制等方面来寻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娟  王瑛 《社科纵横》2011,(8):160-161
当前,网络环境正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冲击和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思考探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文昇 《社科纵横》2007,22(11):170-171
网络文化的兴起,带来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社会角色、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大学生学习、生活及行为方式的社会化,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张秀芝  杨红梅 《唐都学刊》2012,28(4):120-127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交互教学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国内外许多学者及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网络交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并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网络交互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持有正确的态度,把握好指导与主体的度,并且师生、生生这间要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从而加强网络教学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1.
郭爱民 《学术交流》2006,8(6):133-13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其庞硕的学术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理念。他认为,剩余是交换的基础;垄断是智慧的象征;货币是国与国之间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所有致富方式中高利贷是最违背自然的;在孤立交换条件下,物物交换有其比例问题;如果增加一较小的单位使整体的好处大大增加,就是一个较为合意的东西;行政当局要考虑普遍公平的规则和国家的福利。这些经济思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调控、货币理论、供求均衡、边际效用、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雒莉 《唐都学刊》2000,16(4):90-92
文章通过对李清照的六首梅花词与历代男性诗人所写的梅花诗词的对照分析,指出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状写梅花,使词中所写之物与所抒之情水乳交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依据不同学者对空间理论内涵的不同理解及由此形成的在乡村空间研究取向上的差异,把相关研究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乡村空间变迁的机制与逻辑的研究;二是多元视角下的乡村空间研究.这两种类型的研究涵盖了当前乡村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和领域,可为认识和研究乡村空间治理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多元化视角.同时需要看到,现有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无法从整体上构建乡村空间变迁逻辑的解释框架、对相关中层理论缺乏提炼等问题,这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长期以来被美国广泛使用,许多研究经济制裁的美国学者对它是否应该继续使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探讨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功能,以及对外经济制裁在美国未来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的基础上,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还会继续把经济制裁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工具在国际事务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5,(2):172-176
由于沈从文推崇超政治文学观,人们都愿意把他看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追求纯艺术的作家.而事实上,身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沈从文,同样会不时地显露出与当局对立的政治倾向,他的文学观也并非一味排斥文学的政治功用,其平静冲淡的艺术文本中一样隐藏着作家的政治意识.所以说,沈从文并未真正超脱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6.
郝柳 《唐都学刊》2001,17(3):115-116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及其理论依据。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美育,实践美育,为近代中国新文化建设和美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渐推进,高校利用移动互联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方式,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学习模式改革与创新对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该文从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移动互联网络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对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应用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付丽 《学习与探索》2005,(5):142-145
从媒介文化发展的视角看,网络出现泛娱乐文化倾向,张扬感官满足,悬置人文理性,忽略历史与社会意识,使网络文化缺少应有的理性深度、历史维度及超越精神。网络媒介技术以主体感官为主宰对象的功能偏失,使网络主体对技术效果尤其是感官满足效果产生依赖与迷恋,从而削弱了其文化反思能力、否定能力及超越能力。网络传媒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集中体现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化。网络泛娱乐倾向中的文化偏失提醒我们,网络文化亟须加强人文理性建设,走出娱乐至上的文化误区。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是从价值上对教育的一种限定,使教育建立起对人性的依赖。人性假设的最大意义是使教育有一个人性的边界和稳定的基础。人性假设意味着教育确立了自己特殊价值立场,有了这个立场教育不会轻易受世俗压力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预。教育的人性假设必须以人的美善本质为前提。对人性的信任,这是教育人性假设的基本条件。没有对人性的关善假设,没有对人性的真诚和期待,教育就不可能把人性作为依靠的力量,从而也将最终失去自己内在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定忠 《唐都学刊》2002,18(4):71-73
生活世界问题是胡塞尔后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有关于此的研究也是胡塞尔现象学研究在社会政治、历史方面的重要成果。分析胡塞尔生活世界观念的层级性的交互主体性建构特征 ,有必要澄清生活世界概念之内涵及其普遍哲学概念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