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构建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教育课程教师的培养,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建立和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以新农科建设为主线的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将促使高等农林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此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深入分析新农科建设要求、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学生知识体系变化,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课程内容改革、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应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行课程的综合改革。课程改革成果将为新农科建设奠定基础,服务于思想先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爱农、懂农、践农”新型农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入侵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态类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在新疆高等农林院校开设《入侵生态学》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该文以新疆农业大学生态142班和162班为例,总结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习环节的教学特点,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入侵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以及带动更多学生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农林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结合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就如何科学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够对地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职业核心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具备的除了专业的岗位技能以外的一种能力.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快地适应未来企业的工作需求,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对高职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正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核心需求.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核心...  相似文献   

6.
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人才支撑作用,耕读教育对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有着特殊意义。将耕读教育融入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需要按照人才劳动养成的“意识→习惯→技能→价值→精神”五个环节,科学构建耕读教育实现路径。现阶段,落实耕读教育,需要借助各高校现有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解决高校单方面开展耕读教育难以解决的形式化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耕读教育资源“做实基地”,二是要积极创设耕读教育场景“搭好平台”,三是要构建系统的耕读课程体系“搞活课程”,四是要建立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培优师资”。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部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在目标与内容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今,两者相融可以有效解决劳动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但是该研究还处在探究阶段.基于此,该文对高校劳动育人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分析了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教育相融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五育"视域下高校劳动育人和"双创"课程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时代新人整体素质的客观要求.高校应紧密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和角色期待开展劳动教育,通过提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时代性的认识,引导大学生体验积极的劳动情感,激励大学生磨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帮助大学生掌握良好的劳动本领以及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共同体等途径着力开展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劳动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教育观念的重视度较低、劳动教育边缘化片面化、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是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健全高校劳动教育机制等路径来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与普通高校相比,农林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具有特殊性,也更加艰巨.由于生源特点、培养理念以及就业前景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农林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仍不完善,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为此,应当以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发掘农学类专业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元素,探寻农业文化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深化理论学习,构建教育内化机制;运用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农林专业实践优势,强化教育实践,构建践行外化机制;结合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完善激励和考核制度,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