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齐 《浙江学刊》2008,2(3):38-44
威廉法官是克尔凯郭尔为代表作Either/Or下卷所塑造的叙述者,他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人物,既是伦理生活观的代言人,又是自由的宗教思想者.威廉法官曾讨论过婚姻的神圣性、女人与拯救、劳作与自由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琐碎、渺小,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威廉法官却流露出了他对<圣经>的自由解读.本文将撷取威廉法官对<圣经>的回应并做出自己的评论,希望以此揭示出克尔凯郭尔作为一名自由的宗教思想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救助管理工作 法国的救助机构数量繁多,归类划分,可分为公立救助机构、教堂慈善协会和民间救助组织三种类型.政府管理救助机构一视同仁,都必须严格遵守政府颁布的法令和制度.在资金支持方面,也没有公立和民办之分,哪种机构受众数量多,工作有成效,社会贡献大,得到的资金量就多.中央政府平均每年可向各类救助组织提供4亿欧元资助.  相似文献   

3.
昭凯 《今日辽宁》2007,(3):75-77
幕村的慕容氏有一些风俗,据他们说已经流传700多年了。是不是慕容鲜卑的风俗如此,还有待专家的考证。春节幕村春节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是重要的节日,腊月二十四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权益和商业伦理,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责任,不仅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勇 《唐都学刊》2008,24(1):51-54
钱默吟和朱先生都是作家精心创造的传统文化孕育的文人形象.钱默吟深明大义,洁身自好,在民族义战中"炼狱",由书生而战士,讴歌民族精神于圣战中高扬与更生.朱先生出入"乱世",矢志于道,心怀仁义,为人师表,洞察秋毫,呼唤吏廉而民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主产国的大豆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增林 《学术交流》2008,(3):121-123
近些年来,世界大豆产量及贸易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巴西、阿根延以及中国.美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以及贸易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大豆进口量第一,而产量第四的国家.由于国外优质大豆的大量涌入,致使国内大豆产量明显下降,国内的大豆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全国的豆农,特别是黑龙江省豆农的经济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通过对大豆主产国产业发展的借鉴,以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法学界及法律实务界在某些领域存在一些有偏差的看法,这其中,关于法律与教化的关系就是一例.一般而言,人们总是满足于以下看法:即法律之治与教化是两分的,并强调教化是人治的典型表现.然而,事实上法律与教化并非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相反,它们是一对天然的关系性范畴--当然,这个命题在今日看来,需要进行论证;另一方面,儒家的伦理之治在古中国又取得了相对成功,而伦理之治强调的正是教化的作用.因此,在法治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掘儒家的教化机理进而糅入全球化的法制之中,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当代中国法学界认真关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夏莹 《学习与探索》2008,4(2):11-15
"诱惑"作为转折期的鲍德里亚的理论术语是对其早期的"象征性交换"的直接替代.诱惑从来都是不确定的,充满了暧昧与模棱两可,女性气质的力量就是诱惑.诱惑促使人偏离真理的轨道,以游戏的方式消解事物的深度.真正的女性解放就在于摆脱生产的逻辑,恢复诱惑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二叉树是编程世界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这里阐述用一个结构代表类,在VB.NET里,实施二叉树的创建,通过增加结点的方法,浏览二叉树,这种算法简单明了,为编辑打开便捷之门.  相似文献   

10.
郑伟 《学术交流》2008,(2):23-26
众所周知,巴门尼德哲学是西方古典哲学和本体论哲学的逻辑开端,它为古典哲学的主流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后来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到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逐渐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传统.后经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达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三者的统一.德里达沿着海德格尔开辟的"遮蔽-解蔽的本有运作"的路径.受列维纳斯的"他者:踪迹现象"的影响,提出了"延异"的概念.当海德格尔用"此在"来颠覆一切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时候,可以说它的希望并没有落空,这场革命是由马克思来开始的,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新的本体论,并显现出的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入境法立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考察我国现行出入境法立法模式和其他国家、地区出入境法(移民法)立法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出入境法立法模式完善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主张我国新的出入境法立法模式应当从目前诸法并立的分散模式,转向以一部“出入境法”为核心的法典模式。  相似文献   

12.
蒲瑶 《唐都学刊》2002,18(3):59-62
全球化浪潮飞速发展 ,世界各国无不从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等方面感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对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来势汹涌的全球化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双刃剑” ,它带来的不仅是机遇 ,更多的是挑战。全球化对各国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重大深远 ,发展中国家对此应持明确的态度并采取果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董芬芬 《阅江学刊》2009,(3):131-135
《周礼》太祝“六祝”中的策祝多为远罪疾的祈祷,因事出突然、情况特殊,必须举行特别的祈祷祭祀,祝文也应书于简策。《左传》所载荀偃《祷河》和蒯聩《战祷》皆是春秋策祝的代表之作。策祝针对性极强,一事一祝,没有形成常规祝词的陈词滥调,大多采用散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学习型编辑"的时代意义、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玉 《学术交流》2004,(7):146-149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媒体编辑,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惟有成为"学习型编辑",才能保证媒体贯彻先进文化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保证传播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和周到满意的文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铸就媒体品牌。学习包括语言文字功夫、媒体规范标准、传媒策划艺术、社会公关技能和市场营销知识等方面内容;学习方法为干中学、勤思考、做笔记等。  相似文献   

15.
霍桂桓 《求是学刊》2003,30(6):17-22
进行文化哲学研究绝不能从现成的常识出发、照搬传统的哲学研究基本框架,而不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进行系统严格的批判反思.文章通过概括评述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哲学意义一方面是揭示了传统哲学研究所具有的种种理论弊端,从而为我们从学理上重新探讨文化哲学存在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背景,另一方面则是揭示了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对文化和人的主观感受的忽视甚至拒斥.本文认为,只有在对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进行系统、彻底和严格的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行真正有意义的文化哲学探讨和研究,而文章提出的社会个体生成论(the Social Individual Growing-up Theory),有可能成为进行这样研究和探讨的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16.
孟庆亮 《学术交流》2004,(8):98-101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保证了宏观经济长期快速增长,促进了外商在华的直接投资,同时也为港澳和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现阶段国际经济利益冲突、巨额国际储备、长期贸易顺差等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应采取改革汇率机制、平衡贸易和资本项目等综合措施化解。  相似文献   

17.
丘慧莹 《阅江学刊》2011,3(1):91-102
江南地区的三本牛郎织女故事宝卷,是目前仅见的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宝卷,都出现在江苏苏州北部,但内容有不少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部分虽来自故事情节的变异,但宣卷先生的新创、仪式性运用与宝卷本身的特质,才是导致三种宝卷出现不同风格的主因。这三种宝卷展现了更多江南宝卷"现在进行式"的可能性与变异性。牛郎织女宝卷的结局,与一般故事宝卷的情节产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东盟各国军备建设的重点放在优先发展海军现代化上,各国竞相调整军事战略重点,提高海军在三军中的地位,投入巨资扩充军购、更新武器装备,提高立体作战能力,并加紧基地、港口和机场建设,提高战勤保障能力。由于东盟多数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基础较差,实现海军现代化的目标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现代化使人们进一步要求中国的思想现代化.作为中国长期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现代化自然而然就成为思想现代化运动的一个核心问题.作为大陆现代新儒家一支重要流派的潮汕新儒家在这场思想现代化运动中致力于将儒家思想向现代政治法律理论的转换,初步形成了以"良心"为突破口、以"仁"为核心的新仁学人权宪政理论体系.他们的努力值得我们大力的肯定,他们的勇气值得我们真诚的钦佩!  相似文献   

20.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的条文设计与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进  杜焕芳 《求是学刊》2005,32(2):69-76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是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对此缺乏规范,因而成为立法中的一个空白.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做了补充,但是司法实践还是比较混乱.文章为配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对其中的"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的条文做了具体设计,并从立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外国法的查明方法、无法查明外国法时的救济以及外国法的解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