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靳安广 《南都学坛》2004,24(4):110-111
王夫之继承了义利并重的思想,认为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讲的利是指国家和民众的"公利",并把其置于一切之上来考虑问题。同时他也承认义利之间存在着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义来制约和引导利,特别是突出了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义利思想是孔子所面对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其思想特点是重义轻利 ,而并不否定利 ,所以在本质上是重公利而轻私利 ,故这种义利观至今仍有一定的超时代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陵县,就是以帝陵和后陵为中心而设立的县,它经历了先秦时期的萌芽、秦代的初步形成和西汉时期正式形成的发展过程。西汉时期设立的陵县一是同时具备礼制和政治两大功能,二是这两大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标志着在西汉时期陵县已经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4.
张謇的义利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的义利思想可概括为"义利双行,辩证统一".其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义字为本,以义取利"、"义利兼顾,公(利)私(利)结合"、"义利统一,以利辅义";其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实业生利,以事业行义"、"实业与事业相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义利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伦理学中的大问题。在先秦诸子伦理学中,义利论之于天人论,是其价值导向和根本精神;之于人我论,具有内核或精神的地位与功能,之于修养论,则是其目的和指向。由于天人论、人我论、修养论在先秦诸子伦理学中居于关键地位,是建起伦理学大厦的基本构架,因而可以说,义利论是先秦诸子伦理学的核心或精神,也是其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传统义利论龚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带给人们的也并不都是积极的东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以“道义”、“性善”、“仁爱”为核心的传统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义利论是先秦儒家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人性论是其出发点,“以义为上”是其核心。作为一种观察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先秦儒家的义利论实际不过是随着春秋战国期间新的土地占有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要求保护地主阶级私有权,以建立和完善新的统治秩序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商业思想就是指人们对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态度。封建地主阶级不愿看到商业的发展危及封建统治基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法家为代表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后起的秦国果断地抛弃传统的发展道路,以牺牲商人的利益为代价换来了封建统治的稳固和国家军...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期,是儒学由思想领域走向政治领域的古典发展时期。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几乎包括了有关儒学发展的全部内容:既涉及了儒法道三者之间的斗争与交融,又涉及了儒学理论与实践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凡儒学在后世所面临的问题都可以在西汉时期寻见其端倪。本文以西汉时期为视野,试图从微观的角度具体展现儒学传播的文化历程,以期加深对儒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西汉时期,汉匈双方通过战争、婚姻、使聘、归附、俘虏等方式有着频繁的人员交往.在频繁的人员交往中,中原逃人在匈奴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活动十分引人注目.大批中原逃人涌入匈奴地区,无疑对匈奴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儒道互补:义利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道家的义利观与儒家的义利论,在理论形态上是相反乃至截然对立的,但在精神实质上又是互补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儒道义利论的对立互补表现在功利与超功利、整体精神与个体精神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孔子的义利思想,向来认识不一,有的赞美,有的批判。当今世界是经济大竞争大发展的时代。我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实行市场经济,进一步搞改革开放,以更大的步伐加速经济建设。面对此情此景,不少人把我国长期经济落后的原因,归罪于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迁怒于孔子,并随之产生了重利轻义,或只图利不要义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探讨研究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看一看对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究竟有利还是有害,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论义利之辨与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义利之辨与天人合一成中英义利之辨是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作者结合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从五个层次深入探究义与利的现代意义,即个人不应只满足做一个经济人或政治人,要讲求理想的德性与责任,而不是只以理性的或功利的法律为道德的准绳。作者进而论证了天...  相似文献   

14.
西汉时期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在前代统治者的基础上对这一政策进一步发挥、发展,使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时最好的效法榜样。但这一政策在西汉初期和西汉中叶以后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西汉初期发展农业的政策使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抑制商业的效果并不明显:西汉中叶以后继续发展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张澜对墨子义利思想的研究与接受,及其在研究过程中,对墨子精华哲学观的承袭与弘扬,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出的符合历史观与发展观的阐释与解读,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之初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义利观,对于解决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至关重要。邓小平的义利观理论正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争论到迅速确立的社会现实存在,使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争论的焦点。于是,义利之辩在当今中国已成为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重大问题而被广泛地讨论.本文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把当今中国的义利之辩概括为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原则与道德人的合理性原则的对立,并在揭示这一对立的物质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集体主义原则。这既是我们对现时代又利之辩给出的一个结论,同时也是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的价值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文作者通过考察邓小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以及他的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见解 ,提出了邓小平义利观的命题 ,指出这是颇具东方特色的古老的义利论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代义利价值观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以义生利,兴利除弊;洋务运动时期主张重义兴利,利国利民;维新运动时期主张义利并重,义利和谐;辛亥革命时期主张义利统一,建立革命道德。中国近代义利价值观是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贯穿着强烈的救亡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