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人格同"青马工程"的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调动青年群众的积极性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密切相关。把握好创造性人格的核心特征、动力特质和保障特质,注重创造性人格在培养中的实际缺场,并通过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共同努力优化,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当代科学知识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的跨世纪工程。本文围绕着这一工程的实施,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培养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对于在实践中推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结合时代特征的要求以及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将大学生骨干作为培养的重点,把握和抓住广大青年的时代特性和喜好,创新性地围绕高校共青团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解社会,以提高和满足广大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见识、长才干、拓思路的内在需求,从而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因此如何运用大学生实践来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的建立给予理论框架和能力结构方面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建设人才培养研究》课题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把好选拔优秀学生骨干关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 ,根据培养对象的特长针对性培养和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等措施。实践的结果证明 :开展这项工作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推进校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五四后就中国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意识形态宣传方面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通过前途展望即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讴歌、礼赞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知行之争即对中国现实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的思考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文化转型即对传统文化现代化实现要件的探讨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内容的科学分析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满目疮痍,前途未卜,思想界普遍地陷入迷茫。如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成为日夜困扰旧中国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们的最大难题。实现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自由平等的正义社会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也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在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开拓型探索,在经历了三次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转变为坚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斗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特征出发,将其理想信念的内化过程拓展为“认知—认同—养成—坚守”的现实路径,以期通过理论教学、专题研讨、实践锻炼、成长激励等体系化的培养方式,逐步培育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理论功底和拔尖综合素质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求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2):F0002-F0002,F0003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全区高校团学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在西藏自治区广大团干部和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自治区广大团干部和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工作实践的角度论述了把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优秀建设人才工作落到实处的各个重要环节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以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武器参与论战,有力地批判了玄学派和科学派的观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向中国思想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学理层面梳理这次论战中的思想流变,不但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了解,亦可以从特定角度考察近现代思潮与中国历史进程的联系与互动。  相似文献   

11.
孙颖 《阴山学刊》2009,22(6):96-101
作为英国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之一,考德威尔引起了英国和欧美其他国家批评家们的广泛研究与讨论。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待“考德威尔论争”这种批评现象,而不是把它局限为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英国马克思主义者中问的一段孤立的、短暂的学术事件。在关于考德威尔的论争中,围绕其理论的性质和价值而展开的对其身份的界定问题——尤其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颇多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面对现代新儒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构成的挑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回避,而是采取了主动式批判与深刻性构建并举的策略。“主动式批判”,即将这种回应置于主动“破”现代新儒学的科学性的实践中,以此来“立”马克思主义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大力彰显了当时日益成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度;“深刻性构建”, 即通过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结合起来的思维方式开展系统性地“立”,亦充分体现了当时日益成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的深度性。  相似文献   

13.
苏冠中 《理论界》2023,(6):24-30
恩格斯认为《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已经转向共产主义,并将这一共产主义界定为“哲学中产生的党派”,称马克思为“有学识的共产主义者”。通过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与共产主义关系的实际考察,我们发现虽然此时的马克思并未把共产主义当作明确的思想或政治主张,但恩格斯的观点实际上不仅把握住了马克思思想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现实”,更把握住了这一共产主义是从“哲学中产生的”这一关键之点。事实上,只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真正从哲学中产生的,是“建立在健全的哲学原则的基础上”的,“是新黑格尔派哲学的必然产物”。更重要是,“哲学中产生的党派”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定,与马克思、恩格斯后期对“党”、对“马克思主义者”的本真性认识遥相呼应,对于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认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查苏利奇给马克思的信,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在状告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的复信,阐述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既是对查苏利奇的答复,也是对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教育。早在70年代,马克思就称"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一次又涉及"马克思主义者"的问题。这两者都与对《资本论》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解有关。本文着重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制定与马克思所说的"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就是对"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回答。在我国,一些同志由于囿于《资本论》的发展道路,在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理解上产生了一些非常困惑的观点。因此,我们现在再读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所谓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使人类对大自然的统治和掠夺到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西方国家普遍实现了现代化的背景下,有了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式,生态危机也日益显现。针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国外马克主义者对生态问题也开始了自己的关注和思考,“法兰克福学派”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其他的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中,除了对科学派进行批判外,玄学派对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进行了质疑,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知识理性、价值理性、实践理性功能.为此,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积极的回应,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真理性、价值真理性、实践真理性.具体体现为:初步阐述了科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真理性;深刻论述了自由人生观或自由意志的不“自由”,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真理性;较为正确地分析了通过变革实行社会主义救国论的现实依据,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真理性.这些回应,既巩固了之前批判东方文化派所取得的成果,即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更重要地在于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如何正确地推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异化理论是许多西方思想家认识社会的重要武器,以"异化劳动"为基点,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精辟的分析,开拓了其后来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沿着"异化"分析的理路继续前进,从多层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当代青年作为人民大众中有知识有朝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对于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作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应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当前,由于党的队伍更新换代,占有很大比例的共产党员没有受到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教育,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党员的思想冲击很大,强调这个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做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要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真懂、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学习中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质的、规律性认识的开放式的有机整体.其"科学性"充分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观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上,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近九十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实践"中,表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的"科学结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