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912位已婚者的问卷调查,探讨婚姻资源在婚姻幸福和婚姻稳定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持有不同婚姻资源整体评价的男性和女性在婚姻满意度上都呈现出显著差异;年龄在男性和女性的婚姻整体资源评价和婚姻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男性和女性各种婚姻资源与双方平均关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男性对自己社会资源维度多少的评价、女性对自己心理资源维度多少的评价与男女双方对自己整体婚姻资源的评价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时代、宗教和雕塑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雕塑产生、发展的基础之异同。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公开化是婚姻缔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该时期教会对婚姻的影响逐渐降低,婚姻的世俗化特征明显.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崇尚奢华成为当时一种风尚.奢华的婚礼成为人们展示地位和财富的重要时机.人们对奢华婚礼的普遍追求,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都表明,随着该时期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因为此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极其辉煌耀眼。实际上这一时期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与各阶层人士的大力赞助密不可分。其中宗教情感与抬高声望的要求、经济观念的转型及其基础的作用、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的追求构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兴盛的社会学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对艺术的影响是多角度的,一方面赞助人自身赞助的政治目的和审美倾向的差别与约束,极大的束缚了艺术家及其创作工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整体特征更对艺术的内在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与《群芳亭》中的吴太太是封建社会两个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在宗法男权社会中艰难生存的女性,她们在家务管理、与家眷的关系以及追求婚姻平等方面存在着异同。将两者作一番比较,能加深对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地位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中 ,人们很少将注意力投注于意大利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中。本文旨在通过“文的自觉”和“人的发现”两个方面 ,考察五四文学接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文学的影响 ,从而比较探讨作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五四新文学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期可以和它相提并论。文艺复兴对于艺术的发展,对于在美术中确立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意义。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美术,实质上是在近代美术史上开创了第一个阶段。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近代现实主义造型艺术的语言体系,是在文艺复兴的美术里,尤其是在文艺复兴的绘画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人文主义既是一场启蒙运动 ,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思想体系 ,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的体现在以“人”为中心 ,重视人的权威 ,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 ,反对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 ,提倡探索自然 ,进行科学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胡适有"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之称.他是明确把中国新文化运动比附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人,并参照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语言变革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中国新文化运动,进而在人的觉醒,文化的复兴与创造等方面体现了文艺复兴之精神.  相似文献   

10.
“裹足”与“箍腰”分别是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风行的时尚行为。由此中国风靡“三寸金莲”,而西方出现了“塑身内衣”,虽然给女性的肉体上带来很大的痛苦却极为流行。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设计文化的分析开始,着意于引出其流行背后的原因,并对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审美、女性社会地位、女性用物发展趋向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女性问题是针对男性而言的。女性是否获得解放,就看其同男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是否具有等同的权利。婚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实行男娶女嫁的同时,根据双方一致意愿,又能实行男嫁女娶,这样就达到了婚姻平等,但现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独特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工商业发展、市民阶级兴起、市民阶级文化需求的表征与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之间关系的论述 ,认为意大利较早发生并迅速强大的市民阶级的文化需求是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中,学术界或盛赞其自主的婚恋观念,或肯定其对女性才情的重视。但是,倘若用社会性别理论去解读这些小说,就会发现,这些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有关爱情婚姻的诸多观念,仍是出于“菲勒斯中心”的男性理念。于是,在男性话语统摄之下,女性成为一个没有主体的“他者”,一个“失语”的存在。小说作者们虽然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中极力显扬、夸饰女性“才情”,由于缺少新的思想资源作为支持体系,其理想女性观仍然未能脱出男性中心的价值关怀,充其量只不过是男性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的一种外化,显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全面凝视和文化书写。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文学一直被视作是男性领地和男性实现文化价值观的专制武器,女性文学在1840年前曾是一片落寞之地。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难言之痛:大批风格各异的女性作家被缩减、归并为少数几位伟大的作家,而由此总结出女性作家的全部理论;以男性文本和男性经验为中心的文学评论界对女性文学实行双重评价标准,很难真正从理论上评价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15.
贫困并不仅指物质资源的匮乏。婚姻也可成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当前,受性别比例总体失衡、农村女性人口过度外迁、自主婚姻制度对女性功利型婚恋观念及行为的包容及男性自身婚姻竞争资本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婚姻贫困成为了困扰我国边远山区成年男性的恶梦。实践中,这一恶梦体现在"隔代婚姻"、"短期婚姻"、"姐弟婚姻"、"空位婚姻"和"买购婚姻"等方面。而要治理这一难题,需要从均衡人口性别比、提升农村男性婚姻竞争资本、缩小城乡差距、支持跨境婚恋等层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着意大利语作为文学语言登上历史舞台,意大利的文化精英对其价值和标准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其结果是在16世纪确立了以托斯卡纳方言为基础的意大利"标准文学俗语".在很长时间内,这一"标准文学俗语"成为塑造意大利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也为现代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对这一争论的考察,对我们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文化生活及理解近代早期欧洲的思想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在世界文坛也是一位文学巨匠。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对女性的看法是守旧的、遵循传统观念的。如果说他对女性的看法确实有所进步,那么他只是在男性霸权内进行了改革。他对女性的看法仍然与当时的道德伦理观一致。他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况,而狭隘的社会观念和莎士比亚本身是男性的事实,使在他刻画女性人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有轻视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几乎所有近代思想都在那时萌芽甚至开花结果,至于文学艺术,则世所公认达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第二个高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意大利,造型艺术的成就最为突出,单就此而论,以至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只不过是意大利的事情。研究这个时期的意大利造型艺术,对整个西洋美术史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对此作一概览,以图揭示它的发展脉络。通常意义上的文艺复兴意大利造型艺术,13世纪末即见滥觞,而到16世纪末进入尾声,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不妨分别称之为曙期、前期、盛期和后期。  相似文献   

19.
婚姻体制与习俗是衡量女性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传统的畸形婚姻以男性利益为中心,将女性商品化、工具化。笔者以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童养媳为例,探讨女性在畸形婚姻束缚、压抑下,奴性意识的形成与深化、灵魂的混沌与麻木以及情感的分裂与挣扎,从婚姻体制与习俗的角度,对女性研究做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法国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王加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百欧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两场伟大的运动。关于这两场运动,我们习惯上把它们看成前后相连的关系,实际上这种理解过份简单化。比如,它难以解释以下事实:1.文艺复兴的诞生地与中心是意大利,但意大利没有出现明显的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