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西 《现代交际》2007,(7):23-23
目前中国最公平与雄厚的两大骂人资源是,年龄与容貌。不久前,徐静蕾在自己博客上“骂”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著名女主持是“大脸”、“中年女人”(当然后来她们都说是“误会”)。你一定会问,这是骂人的话吗?没有错,是最有力量最有攻击性的骂人话,当年梁实秋先生写的“骂人艺术”一书里强调,骂人要骂比自己地位高一些的,这样才解恨,才刺激,那是从骂者的角度分析;如果从被骂者的角度看,一定要骂出真相才是最受伤的,所以有时毫无边际的谩骂,其力度还不如说出一个人的真相,比如说你老说你丑。  相似文献   

2.
笑话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58-58
他也不愿意 “你怎么不再和阿黄下棋了呢?”妻子问阿呆。 “你愿意和一个赢了棋就趾高气扬、输了棋就要骂人的人下棋吗?” “当然不愿意。”妻子摇摇头。“他也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下棋。”阿呆说。  相似文献   

3.
骂人的文化     
鲍海英 《老年世界》2014,(24):35-35
骂人,自古以来就有。近来,手机微信上“尼玛”就是网络上的骂人语。骂人,可以讲是对他人释放不满情绪的表现。可骂人也不是随便骂的,也需要有一点文化。  相似文献   

4.
通宵茶座     
以前听北京人骂人,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没文化”,尤其是北京居委会的老大妈骂起来,那才叫个回肠荡气。那时候我刚来北京,觉得北京人真是了不起,连骂人都与众不同。因为“没文化”是不好的,所以我发誓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整整六年过去了,我却依然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东西。我曾经给文化调戏了一把大概是一年半前我写文章评论卫慧的小说,那时候她的《上海宝贝》还没出版,也就是说她还没有从一个女作家变成一个色  相似文献   

5.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敢这样骂人的人.今天已经没有了。骂人无数.评价不一"洋鬼子"对辜鸿铭又敬又怕。他毫无顾忌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  相似文献   

6.
“网络代骂”职业的出现,冲击着人性与社会道德,使社会不道德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自从互联网得到普遍运用以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骂人方式,即“网络代骂”——利用现代信息传输工具,通过互联网代理别人对第三人实施网上侮骂的职业。“网络代骂”职业表现出极强的商业性,一般都以公司的形式在网上出现。“网络代骂”公司承担的业务都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如:在沈阳、天津、安徽等都出现了“专业网络代骂服务公司”。你只要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费用,并提供被骂人的详细情况,“网络代骂”公司就会替你把惹你烦的人骂得狗血喷头。因此有人成为专职…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家茶座》2007,(2):F0003-F0003
郑也夫.一个15年不申请经费的教授.一个没有手机的人.一个反对轿车、骑自行车出门的知名学者.一个喜欢“骂人”又苦于对手不够敬业的人.一个自称“精神上有洁癖的人”.社会学家中的一个“异数”。2004年.郑也夫曾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海南人花上200元可以“环岛三日游”。外地人花上2000元吃住行全包,可以“五日游海南”。如此诱人的旅游招牌,近日“诱”到了两位记者,他们参加了一个团,走了3天“海南游”。由于这个团人不多,大款不多,故而称做“瘦团”……  相似文献   

9.
“文革”时期,“样板团”可以算作是当时中国文艺团体的“御林军”。能进入样板团,意味着你已经成了“革命文艺战士”、政治上的可靠分子,“革命”的同路人。然而,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军人,儿子也在军营里长大。 军营里的人平时讲话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有较多的“口头禅”,如“他妈的、去你的、欠揍、笨蛋”等。其实这些“口头禅”并不是骂人,只是直率豪爽的军人习惯用的“问候语”而已。但旁人听起来会感到刺耳、反感,毕竟这些话有悖文明。  相似文献   

11.
陈彤 《现代交际》2005,(10):70-70
北京有句骂人的话:“你活得不耐烦了吧?”按照眼下流行的“浓缩生活”的方式,我觉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耐烦地活着了,我认识的很多人部忙得四脚朝天,几乎没有个人生活可言,无论是周六周日法定节假日,还是夜半无人私语时,他们如果不是在工作,也是在想着工作。他们只知道“上山上山”,但是却从来不肯停下来看看林间的风景,即使作为一个职业登山家,也  相似文献   

12.
《职业时空》2005,(15):53-53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见到何冰时她正在骂人,用词多准狠且简洁从不重复。我是从不骂人的,所以我对这种既有技术又有艺术的行为一时来了兴趣。当然,主要原因还是那个被骂的人该骂。  相似文献   

14.
江霖 《女性天地》2013,(10):7-7
这个标题有两种词意。一是“流行”着“不流行”的东西,二是“流行”的东西“不流行”了。二者意思差不多一样。以前流行红裙子,后面个性张扬,不流行了。以前流行炒股,后面不流行了股市有风险,现在连骂人都用“你全家人都炒股!”以前单身者还以刘晓庆为榜样,流行单身,可现在刘晓庆结婚了,单身者也着急了。  相似文献   

15.
被文化调戏     
以前听北京人骂人,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没文化",尤其是北京居委会的老大妈骂起来,那才叫个回肠荡气.那时候我刚来北京,觉得北京人真是了不起,连骂人都与众不同.因为"没文化"是不好的,所以我发誓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整整六年过去了,我却依然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6.
周嘉 《当代老年》2006,(10):35-35
从南国广州出发,中秋漠河赏月,重阳西子湖畔畅游……花甲“骑游团”五年骑遍神州!眼界宽了,见识广了,心情靓了,朋友多了,身体棒了,寿命长了……骑游路上收获多!在广州,有一支游历神州大地、饱览历史名胜的“骑游团”,其成员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有的已达80岁高龄。5年来,“骑游团”周游陕西、河南,浙江等省,既给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也留下不少让人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他想作画,一出手就能震惊艺坛,作品动辄千万元;画腻了转而去写书,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引无数文人竞相赞叹;就连写作之余不务正业跑到电视上骂人,也能迅速博得一片叫好声:话如匕首,刚好刺在了世人的七寸……这位集画家、作家、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民国范儿第一人”等等头衔于一身的人,就是“老小孩”陈丹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无非图个乐子,不好玩,毋宁死;别人撞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得到,却被他信手拈来的“成功”种种,只不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8.
王鹏 《中外书摘》2010,(4):34-36
“别闹了,大家都是有身份证的人。”天桥乐剧场内,相声演员郭德纲甩出一个包袱,台下笑作一团。  相似文献   

19.
“恶搞”源于日语词Kuso,音译为“酷索”,其本意是指教导游戏玩家在购入一个超烂游戏时可以玩得开心的策略。其后语义不断丰富,被当作“搞笑”、“好笑”的意思来使用,甚至成为骂人的口头禅。本文从道德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恶搞红色经典对社会道德的危害及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策学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复杂的社会政策不会是好政策。前一段媒体上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讨论正好印证了这个基本原理。关于“个人账户”从11%降到8%的政策调整,搜狐网上1146个相关评论中,反对乃至骂人的至少有1000个。一般而言,复杂的政策对制订者和执行者有利,因为政策对象很难搞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在事态发展却显得弄巧成拙, 骂人者连养老保险金是怎样构成的都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