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创造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这就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六个“结合”,即;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结合、坚持借鉴国外先进文明成果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发挥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相结合、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相结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形成了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就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和传播。后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的基础上,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过程中的启示,以便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看,佛教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共通性。二者本质上都牵涉到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扎根、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激荡、涵摄、交融,并在逐渐适应中国特殊实际的基础上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回顾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总结其中规律,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达成"视界融合"、外来文化成功实现中国化的条件和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佛教中国化的成功,在于它不仅结合中国的儒家伦理、实用心理和各地域文化特征,适应中国社会发展所导致的阶级阶层变动,而且还有所丰富和发展,受其启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自觉重视和解决好日常伦理建设、普重功利的现实及其超越和引导、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一”与“多”的关系以及新社会群体的需要和期待满足等问题。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较之于佛教中国化,在传入背景、思想地位、传播过程和学说性质等方面毕竟存在不同,因而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魂”,立足于现代社会实际,科学处理文化发展中的一系列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从“一化”到“两化”再到“三化”的历史演进.其中,时代主题转换与世界形势变化是党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的时代依据,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是党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的现实依据,“三位一体”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系认识的最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柏文涌 《兰州学刊》2008,(10):43-4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执政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更为我们科学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体系化是一个科学的党建理论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优化党的建设总体目标、总体布局、实践方略等方面的内容,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不断走向成熟定型。辩证审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建设中的"变"与"不变",可以更深入地探知继续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推进的启示:一是必须践行知行合一,增强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动态耦合;二是始终坚持价值守正,彰显党建理论的人民性立场;三是牢固树立问题意识,促进党建理论的针对性发展;四是勇于借鉴他山之石,推动党建理论的开放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霍豫 《南方论刊》2021,(4):10-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78年以及197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为时代性、实践性与人民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根"和"源",把中国国情作为根本依据,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根本领导...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术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若干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由谁提出聚讼不已。事实上,如果跳出局部、观照整体,李大钊、瞿秋白、张闻天等人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推进、宣传等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做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通过梳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地位,自觉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一定的理论争鸣将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密切相关。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空前民族危机,马克思主义因其所展现的美好社会价值理念而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以其所具有的革命性、现代性和与中国文化的相融性特点而取代传统文化,居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使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其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这一主流价值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中被不断地赋予中国特色的内容,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七大以来,国内理论界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内涵、目的意义、途径方法以及其他问题开展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看,仍需在基本理论、历史比较、方法更新等方面拓展空间,不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创建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初步全面结合的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四个特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宣传和研究;在列宁主义直接指导下的共产国际的帮助;对国情的探索和对民主革命任务探索的互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全面运用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要创建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具备其赖以创党的客观历史条件.为解决"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三大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潮勃兴中脱颖而出,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营造了社会舆论基础;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构筑了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目的、指导思想和"以俄为师",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怎样建党"的根本问题.这样看待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双重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党员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之间拥有着内在的关联:党员的修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认知基础、前提与保障,并引领其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党员修养提供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任务规定着党员修养的时代主题,其理论成果则为党员修养提供思想内容和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员修养内在地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二者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客观需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朝向共产主义的.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对提升国民素质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脱离客观现实和放弃民族特色,在方法上还要避免庸俗化.因此,必须在正确对待和处理大众文化和改善民生的同时,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特色,并通过大力培养相关人才,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应加强理论研究、实证探索以及多视角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同方法自身局限性的张力,成为其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基于70多年的实践探索,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科学发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精细发展,坚持先进性与层次性、广泛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有机发展,坚持理论教育与自主教育、政治宣传与科学研究并进的系统发展.为回应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要求,需要注重方法工具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政治化与人本化相结合的融通发展、个体化与群体化相结合的互动发展以及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不同的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必须首先分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同角度和不同阶段。从发展阶段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可以分为信仰的大众化、理论的大众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实践指南的大众化三个阶段。我们只有认清了分析的角度与阶段才能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以来,面对时代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同中国进步青年息息相关。进一步分析中共一大代表的详细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青年、依靠青年和赢得青年,才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必须培养青年、教育青年和引领青年,青年才能健康成长;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吸引和争取青年知识分子,才能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进步青年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必须加强二者的联系与互动,推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