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实践说明,城市化的完成质量是通过人们选择一定的生活方式来体现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通过地域间的转移举家迁移到城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完成标准;农村劳动力对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真正认同和融入是城市化完成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此,我们用2004年和2009年两次以同样的方法对在北京市就业的农民工生活方式现状的调研数据,分析在北京就业的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中的问题,提出了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资本视角透视城市农民工就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立新 《兰州学刊》2005,(5):258-260,282
脱离熟人社会的城市农民工在就业环境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其社会资本存量明显下降,这不仅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而且必将影响城市化进程.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全方位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3.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所显示的主要特征开始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整体上的重要特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第二,消费观念更加开放;第三,生活目标明显转移;第四,生活方式差别显著;第五,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发展变化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建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形态和人的存在方式的根本变革,它既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演变,更是指个体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城市化对个体的影响明显体现在城市认同之中。中国城市化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进城务工者融入城市生活体系造成了诸多障碍,使广大农民工面临着身份认同问题。如何从制度层面、政府管理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王星 《江海学刊》2013,(1):101-108
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城市化需求,"职业非农化—居所城市化—生活市民化"是其融入城市的基本步骤。而住房是目前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最大难题。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住质量低下,居住格局呈聚居状,这为城市底层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困境的背后是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鼓励社会参与,构建住房资源动态配置体系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住房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推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城市的生产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值得关注。江苏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上较为贫乏,迫切需要建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从社会行动理论来看,农民工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满足的过程就是社会行动的过程。该行动的前提在于了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现状与不足,行动的手段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社区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运作机制,行动的目的是达成公共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契合。  相似文献   

7.
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丰 《社会科学》2007,(2):110-120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游离在城市的边缘,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均表明他们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而是呈现一种“虚城市化”现象。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农民工的“虚城市化”只是其市民化进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为尽快完成这一转变,一方面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应当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增加制度供给,改善制度环境,并且积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国珍 《兰州学刊》2012,(11):163-168
从生活世界中探讨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是对农民工的一种人文关怀,通过调查数据,了解武汉市已婚农民工的婚姻生活满意度,对城市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影响农民工婚姻生活满意度的一些假设进行检验,得出收入、夫妻之间的时间和空间格局等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婚姻生活满意度的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中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特别是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来说,其处境更令人担忧。他们生活在城市,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同时在城市又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没有归属感,可以说是游离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群体。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其生存困境,以及他们对这一困境的反抗或者说是宣泄方式,并试图找到解决方法,以期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出现了两栖和三栖的新格局。国家制度是强迫性的制约因素,自身因素是自我调适的主动性因素,农村既存的利益是现实利益性因素。这种生活状态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为半城市化状态的新生代农民工找到了一条城市化的过渡形态;消极影响是给城市和农村管理带来困难,给流入地增加了社会风险,且不利于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一些学者提出的让农民卖地进城的方案应该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给予农民平等的公民权,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两栖与三栖生活作准备。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解决农民工问题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农民工的市民化。故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对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公共服务制度进行综合变革。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与此同时农民工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最迫切的问题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入手,着重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近代中国农民进城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农民进城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为视角,揭示农民工对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影响的某些侧面。认为农民进城有着多方面的正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城市文明的熏陶,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等越来越远离传统而具有了“现代性”,而且,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民工“回流”把城市文明输入农村,给封闭的乡村带来新鲜空气;家族散之四方,给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以有力的冲击。但农民进城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入城就业及其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入城就业既是城市化的必然伴生结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的主要途径。目前困扰我国农民工入城就业问题的主要障碍是没有在制度层面获得公平分享城市资源的权利。因此,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从事体面劳动的权利以化解来自城市的社会屏蔽,是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功能主义所揭示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暗示了农民工入城劳动的可行能力以及自由选择权的问题。而城市劳动规则系统、劳动身份平等、劳动权利启蒙、职业工作能力提升和多元劳资纠纷解决,是当前农民工体面劳动和就业保障的核心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融入社区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有效方式和最终目标,有利于其在社会生活和心理方面融入城市社会,也有利于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与社会和谐。从与社区关系和代际差别的视角看,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状况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面临社区融入难的问题。这是由制度、社会和农民工自身原因共同造成的,特别需要社区的有效支持。社区支持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包含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农民工建立社区、将其纳入社区管理体制和对农民工进行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参与方面的支持,最终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6.
[摘 要]人口城市化的核心是市民化,市民化的主体是农民工。在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获得人口城市化的最大收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基于此,将人口城市化分为两个阶段,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求出市民化最佳开始时间的判断标准,并在此标准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市民化开始时间推迟,导致市民化收益较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农民工经济生活、受教育状况、权益保障、政治参与等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情况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程度较低,农民工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急需进一步提升和培养,当前的制度设计仍然存在严重缺陷,影响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实行分层分类的差别化战略、分类型实行差别化的推进战略、积极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的总体思路;指出增强就业服务、实行制度创新、加强教育提升、加大社会融合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角度看"民工荒"现象产生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在我国的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一些用工单位相继出现了招不到工人的"民工荒"现象,这种现象的由来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究其根本来自于农民自身素质低下、技能缺乏,适应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本文就是从教育这重深层次的因素出发来探究"民工荒"产生的成因,以期找到"民工荒"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任务,而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障与服务是否到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目前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严重、法律制裁措施不力、农民工个人相关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需要我们在高度重视的前提下采取分层分类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律宣传等措施推进其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包括职业的发展,也包括能力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着观念、能力、制度、身份、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为此,要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自我发展机制、政府推进机制、市场推动机制、社会支持机制、城乡互动机制和城市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