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在发展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哲学演进到了新时代。在新的思想语境中,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所应采取的一个合理的主导性形态,就是习近平发展哲学即习近平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观。习近平发展观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新时代的发展哲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规律,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人类社会和平发展规律、共同发展规律、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创新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开放发展规律等。新时代发展哲学还深刻揭示了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社会发展的全球格局逐步形成,全球格局表征着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发展阶段,它是发展的人类主体、人类利益、全球场域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清醒认识世界发展趋势、高度概括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要求、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疆域、公民、主权是现代爱国主义的逻辑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水兰 《学术论坛》2006,2(12):43-45
疆域是爱国情感的发源地、爱国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是国家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国家物质文明的支点;公民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是国家发展的经济基础,公民作为精神文化的主体和创造者,是国家精神文明的支点;主权是爱国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中枢,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政治文明的支点。疆域、公民、主权的状况决定了爱国主义的基本领域和要求,其变化发展决定了爱国主义内容的变化发展。所以,疆域、公民、主权是现代爱国主义的逻辑支点。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6):5-10
看待发展,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立场和方法,有的站在自由的角度看待发展,有的站在平等的角度观察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需要我们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上来分析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是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原则、要求和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才能真正认识清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概念,有了人类就有了发展。在当今世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各国政府都在致力探讨的主题。十六大报告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突出地位,同时提出了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发展与创新等量齐观,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深化、丰富和继承。  相似文献   

6.
发展哲学认为,发展的基础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与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必然是创新发展。在技术层面,创新的方向、领域和目标应该是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解决人口与环境、生存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持续与协调的矛盾,只有绿色发展才是唯一的选择。"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把节能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表明,只有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节约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怎样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创造良好的条件,重要的一点,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一、节约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节约内含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人力节省是活劳动的节约,物力节省是物化劳动的节约,财力节省则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马克思在阐述劳动时间的节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指出:“无论是个人,无论是社会…  相似文献   

8.
韩松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55-60,218,219
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中,农村集体所有制是农村社会的一个标志性制度,但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济本身并不是城乡二元对立和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否定的是限制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制度,而不是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济本身。发展集体经济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城乡统筹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就必须建立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其价值取向应当是:消除歧视、实现平等,破除限制、促进公平,减轻负担、提高效率,优惠扶持、强化保障。  相似文献   

9.
发展哲学认为,发展的基础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与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必然是创新发展。在技术层面,创新的方向、领域和目标应该是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解决人口与环境、生存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持续与协调的矛盾,只有绿色发展才是唯一的选择。"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把节能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表明,只有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面临着规律性和利益性两种根本的刚性约束。其中,利益性约束为社会发展指引着方向,规定了人们在发展中所追求的最核心、最稳定、最持久的任务就是趋利避害。正是在趋利避害的发展进程中,又必然地生成了社会发展的安全性制约因素。在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看来,安全反映的是一种利害关系,就发展和安全的统一性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发展支配着安全;另一方面,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追求和基本保障,它对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反作用。在利与害的矛盾运动中形成了趋利避害规律,正是该规律的作用导致了安全发展的形成,安全发展在本质上是利大于害的发展。要实现安全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安全观的指导原则、发展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斗争原则、共利性原则和守规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在思维视野、价值取向、逻辑体系和哲学追问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人是一种既能创造自己又能创造文化的多层次结构系统的存在。社会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人存在的各个层次系统是在社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形成的。人成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实现内在的觉醒、理想、追求 ,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使自己存在的生物性、历史性、社会性、自我性四个层次在整体上达到平衡、和谐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使人并不一定就得到了发展 ,人的存在与社会文化是一种矛盾关系。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转化、缓和、弱化、融合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从而使自己得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可能与不可能的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自己的奋斗。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建构上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品格的本质规定性,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取向的本质规定性,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特质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绿色湖南"的优势:从决策层面来看,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是湖南发展的根本保障。表现在领导战略谋划高远:"绿色湖南"是执政为民的不懈追求、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诠释、是治省理政的责任担当。从管理层面来看,绿色建设的实践经验是湖南发展的前提条件。表现在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污收获江湖巨变、超额完成环保任务、成功探索"两型"体制机制。从自然层面来看,绿色资源的先天因素是湖南发展的物质基础。表现在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区位地理环境优越、绿色本底资源良好。总之,在湖南,绿色发展具有最生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湖南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最有竞争力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在“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处于基础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世纪中,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融资问题。由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是属于中小企业范畴,他们相对来说缺乏融资手段和途径,这样就造成了发展困难,妨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当前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保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而民营经济的发展的关键则是在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解决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国民经济继续健康、稳定、高速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梁翠华 《南方论刊》2009,(9):10-1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发展问题上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这一认识深化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认识的深化突出表现为,关于发展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于什么是发展依据变化了的国内国际条件强调以工业化、信息化为基础的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关于怎样发展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发展思想集中表现在对发展意义、发展起点、发展目标、发展 内涵、发展动力、发展原则、发展条件、发展措施、发展政治保证等方面的认识上。特别是 毛泽东从面临的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出发,邓小平则是于时代主题的高度着眼,江泽民便从与 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发展和推进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展真 发展善 发展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耕田 《学术界》2001,(6):204-209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内在地包含着真、善、美的因素.发展真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真实性,由此可自然地引出社会发展的真理尺度;发展善是社会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功利尺度;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和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是发展真与发展善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发展美可引出社会发展的审美尺度.发展真、发展善、发展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理想的社会发展应当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仅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的揭示,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人的能力发展成为目的本身"、"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等几个重要命题之中。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时间"的获得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合理的、普遍的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条件,而教育的发展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