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加强工人阶级政党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深入论述了党内选举。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把党内选举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选举思想。  相似文献   

2.
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日益成为新时期参政党科学化建设和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以保障参政党成员当家作主为政治诉求的民主建设过程,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以现代民主的基本要素为依据,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就是围绕参与、竞争和权利保障而进行的一系列党内制度建设和活动开展过程;以政党内部所涉主要事由为依据,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就是内部立法民主、治理民主、监督民主和人事民主的制度健全和实践推进过程;以民主参与形式为依据,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就是一个完善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追求和扩大党内共识民主的过程;以政党功能为依据,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既是一个民主机制建构过程,又是一个民主功能在相关机制规范下的开展过程。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目的是因应时代变化而主动进行的政党体制调适,以塑造21世纪具有崭新面貌与政治活力的社会主义参政党,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来看,选举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内容之一,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要坚持党内选举。从党的历史来看,从建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一直践行党内选举制,迄今没有中断过。从现实来看,党内选举改革可以带动其他党内民主要素的发展,进而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性进步。党内选举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现代政党,自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就在相关文献中要求实行党内选举,也在实践中进行过党内选举。但因受苏共及所处特殊环境之影响,导致党内委派、指定一直存在。遵义会议以前,中共在党内选举方面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探索,也存在很多不足,其中之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在当前的党内民主建设中吸取。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环就在于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在完善候选人提名、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和完善党内选举程序等方面取得进展,以此来保障党内民主得以实现,使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党内选举的原则、功能、党内选举与党内监督的关系、党内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对策、基层党组织的公推直选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发展的脉络、要素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继续推进和深入发展等不同阶段。从党内民主发展的要素来看。我们党重视和加强党内民主的理论探索、实践创新和制度建设。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关键所在。党内选举制度和党代会常任制是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平台。党内民主需渐进有序地推行,走以基层为重点的渐进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章舜钦 《兰州学刊》2008,(5):64-66,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何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今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选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人大选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制度,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栏自2010年第8期起陆续推出围绕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历次中央全会关注的党建焦点问题,约请相关专家笔谈。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全局性工作的政治保障。故此,本期遴选推出“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与路径选择”主题,约请专家就民主集中制的发展与基本经验、党内民主的集中性特征、党内民主的机制构建、党内选举文化建设、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联及其效应等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和核心是发展人民民主。而从逻辑上来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发展的突破口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突破口是代表大会的选举,代表大会选举的突破口是实行党代会差额选举党委书记。因此,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突破口是实现党委书记差额选举产生,而且必须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差额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1.
"公推直选"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它创新了候选人的产生方式,创新了选举方式,创新了选举环境,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亮点。但是,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何反思这一制度,如何对其进行完善,不仅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也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相通之处 ,也有不同特点。党内民主的发展与人民民主可形成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由公开、选举、监督等制度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许多地区进行了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这些改革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基本可分为四种模式,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实践中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时代任务和战略课题。在这一背景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并使之中国化,从而促进了党内民主文化的发展。探析其生成逻辑和发展成就,有助于破解当前党内民主发展的难题、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命题。党内政治文化是一个包含党内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完整结构体系。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深刻理解党内政治文化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战略意义,全面考察制约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建设良好党内政治文化的现实路径。通过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重塑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党内选举实践中在候选人提名、党代表成分、选举程序等三个方面存在着问题。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对"党管干部"简单化理解、对党内民主理论缺乏系统梳理等理论方面的原因,又有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现象仍然存在的体制方面的原因。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有八个方面的着力点:制定《中国共产党选举工作条例》,正确认识党管干部和党委意图、竞争性选举、拉票现象等几个认识问题,完善与党内选举改革相配套的制度,提高党内选举的地位,完善党代表选举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全体委员会选举制度,加强对竞争性选举的监督,加强党内选举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靳晓光 《理论界》2007,(9):165-166
宪政框架下的西方政党党内民主机制包括选举机制、决策机制、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西方政党的党内民主机制建设对我国党内民主机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军刚  阎治才 《兰州学刊》2009,(8):61-62,161
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相结合,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内民主理论,有力地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为今天的党内民主理论创新和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党内民主 ,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 ,对于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总的看是好的 ,但尚存在制约发展党内民主的因素 ,即党内权力控制制度建设不足 ,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 ,党内民主制度落实的责任不够明确等。贯彻十六大精神 ,发展党内民主 ,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健全完善党的选举制度 ,健全完善党委会工作制度 ,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民主先于人民民主而建立,并作为人民民主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资源而存在,人民民主为党内民主提供了一些具体借鉴;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有限,而党内民主的实践性及其对人民民主的示范作用则更为突出;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民主的探索对党内民主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而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逐步成为共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根本上还需要以党内民主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同时,人民民主的发展对党内民主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党内民主的发展受制于人民民主发展的整体进程.党内民主只有通过完善选举、考核、监督等配套制度建设,才能在与人民民主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共同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