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连余 《学术交流》2004,(6):118-120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离不开科学的人才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在人才观上的历史性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既是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遵循的原则。科学的人才观包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资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和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与业内认可的观念。将科学的人才观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和江泽民的人才观都是马列主义人才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二者的逻辑关系来看,江泽民人才观是对邓小平人才观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和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列主义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李静  马国栋 《社科纵横》2006,21(5):87-88
屈原的人才观,《离骚》中是反映最多也是最集中的,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离骚》中所见人才观,做一次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梳理,以期树立屈原完整的人才思想体系,通过对屈原的人才思想的解读与阐发,探求其对当代人才观的理论与实践、对社会各级各类人才的启示与裨益。  相似文献   

4.
马林 《社科纵横》2010,25(7):50-52
人才观问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问题.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新趋势,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壮大,真正的人才将会大有作为.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因人而异,吸收引进人才;因才而异,使用培养人才;因企而异,留住真正人才.  相似文献   

5.
要把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实践深化发展下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开发培养适合需要的人才,使之具有必备的较高内在素质,要注重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克服其放松、削弱的认识和态度。为此,弄通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同新型人才必备的内在素质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一、坚持历史唯物论的人才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人才观,是保证有效地培养造就新型人才的重要关键。我们需要的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没有时代精神和新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曹操以自己独特的人才观,推出了唯才是举的观念,有效地招揽了大批的人才,并合理的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曹操的人才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人才的作用,各家认识基本一致,但对于人才选拔的标准,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管子》在有德者即为人才的基础上,主张大人才观,认为凡有一技之能的各行各业优秀者都是人才;此外,对于以“相”为首的“中央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理念把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要充分认识社会工作人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准确把握并深刻领会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宏观要求和科学内涵,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快更新人才理念,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把握方向,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有赖于人才的保障和智力的支撑。从新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省内人才资源的潜在优势和现实问题,比较了人才观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本质区别,指出黑龙江省能否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关键在于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地方性竞争优势的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0.
唐初人才盛极一时,王夫之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高度评价了贞观时期人才济济的盛况。究其原因,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是个重大的推进因素。归结起来,兼明善恶、捨短取长,广开才路、善于驱驾;才行俱兼,任贤致治,大体上是唐太宗人才观的集中表现?探讨唐太宗的人才观,吸取其成功的用人经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历史启示。兼明善恶舍短取长人才能否得以施展才能,关键在于选用者的识拔能力,世称唐太宗明于知人、善于用人,征诸史实,殆非虚语。贞观晚年,他总结了自己的用人经验,深刻地指出:“用人主道,尤为未易。已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是以公绰优于大国之志,子产善为小邦之相。绛侯木讷卒安刘氏之宗,啬夫利口不任上林之令。捨短取长,然后为美。”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是:知人要兼  相似文献   

11.
李莹 《探求》2005,(Z1):69
邓小平的科学人才观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的问题,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新时期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和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人才观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观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他们的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比较其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阶级和一切有见识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社会危机的严重、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政治的腐败、使清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因此,人才问题也成为清朝统治集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一方面,无论是向西方探求真理的思想家或者是为清王朝镇压农民起义的封疆大吏,都各有自己的思想建树,本文试就郭嵩焘的人才观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4.
陕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泳  马晓琴 《唐都学刊》2006,22(6):82-84
陕西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我们既要认识到我省已经具备发挥人才资源作用的诸多有利条件,又要实事求是地面对我省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发展困境、人才资源服务农村等方面存在的互通困境、乡村人才开发方面存在的认识困境。要摆脱这些困境,加快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大人才观”,构建纳贤育才的合作平台,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薛季宣的政治思想是他事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政本"的民本思想,注重创新、敢于突破的制度建设思想和不求全责备的实用主义人才观构成了薛季宣政治思想的三个主要方面.他的政治思想处处都显示着永嘉学派倡言事功、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6.
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为宏观背景,论述了创新教育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价值观、教学观和人才观方面的一系列显著特征,尤其阐明了为适应和开展创新教育,教师必须全面转换角色,即从观念系统、能力系统、方法系统等全力蜕旧更新,以高效率、深层次地开发中国最丰富的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确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次,贯彻九年义务教育以"语文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规律.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对信息时代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使人们步入学习型社会的构想成为现实,从而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育技术、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具有广泛开放性的新型教育,构建一个充满学习和研究氛围的信息化校园则成为必然;确定新的知识观、人才观,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实现教育技术创新,形成完善、准确、有效的教学管理系统,成为创新教育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从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的人才观引起的思考张维华李鸿章、左宗棠是中国封建社会垂暮之年洋务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他们从政三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崛起,中国封建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当绝大多数统治者沉醉于“同治中兴”的梦幻之中时,李鸿章...  相似文献   

20.
制度化儒家是传统儒家的基本存在方式。本文从讨论科举制与制度化儒家的关联入手,分析了科举制度在儒家制度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近代以来科举制的衰落对制度化儒家的影响。指出人口的压力、国内的社会动乱、科举体制的恶质化,导致了儒家与权力和“真理”的联系逐渐松散,而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与儒家教育观和人才观之间的根本矛盾,使得科举制被最终废除,制度化懦家也就此逐步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