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与顺宁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顺宁寨的位置和地形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三《陕西路·水兴军路》云: 同下州保安军。太平兴国三年以延州永安镇置军。地理。东京1710里,东至本军界50里,自界首至延州180里,西至本军界120里,自界首至庆州200里。南至本军界80里,自界首至延州150里。北至宥州280里。东南至本军界55里,自界首至延州100里。西南至本军界140里,自界首至庆州180里。东北至宥州220里。西北至宥州270里。  相似文献   

2.
翼州州叙 :“隋汶山郡之翼针县。武德元年 ,分置翼州。六年 ,自左封移州治于翼针。咸亨三年 ,置都督府 ,移就悉州城内……旧领县三……天宝领县二。”(卷四一第 16 89页 )这段叙文 ,有几处脱漏。第一 ,“分置翼州” ,语义不明。分何州何县置翼州不明确。若仅是分翼针县置翼州 ,则紧接下文“六年 ,自左封移州治于翼针”就不可理解。左封何来 ?本卷 16 88页茂州州叙 :“其年 (武德元年 )割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 ,据此 ,则“分置翼州”当为“分茂州之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第二 ,依州叙 ,翼州领县当有左封 ,然本卷下文记翼州…  相似文献   

3.
大足,唐乾元元年(758年)始割合州巴川县绶仁乡地与昌州同置。光启元年(885年)徙昌州来治,至宋末州治未再迁徙。按大足石刻的始凿年限,有文可征者是在徙昌州治大足的第七年(892)年,刺史韦君靖以北山为中心“维龙岗山建永昌寨”的同时,在寨内(今北山石窟佛湾)开凿出北方天王、千手观音等窟为始,经五代,到北宋元丰至南宋淳祐的近二百年间里达到高潮,今存的宋代石窟多在此间凿造。  相似文献   

4.
庭州(治所在金满县)设置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辖金满、轮台和蒲类3县,大致相当于今吉木萨尔、乌鲁木齐和木垒3地。这一设置标志着唐朝开始直接统治天山北麓的游牧民族,从此东部天山北麓的历史在“庭州”的名义下也有了比较详细的汉文记载。此前,则由于史料匮乏,这一地区的历史很少有研究者问津。为了更好地理解庭州设置的重大历史意义,本文拟对7世纪上半叶前庭州地区的历史作一初步探讨。一7世纪上半叶前庭州地区的历史,与突厥和铁勒关系很密切。关于庭州治所金满县,《旧唐书·地理志》载:“流沙州北,前汉乌孙部旧地,方五千里,后汉车师后…  相似文献   

5.
张友鹤先生在《唐宗传奇选·王知左》一文作者介绍中写道:“皇甫枚,字遵美,唐安定三水(今山西邠县)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67页)。我认为邠县属陕西,所谓“今山西邠县”,显系误注。唐三水(今陕西旬邑县)属邠州(州治在今陕西邠县)。安定郡并未管辖三水。为什么皇甫枚著籍三水.并将其所作传奇集,题为《三水小牍》?宋陈振孙说:“三水者,安定属邑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著录《三水小牍》,又言之凿凿,其语当属可信。查《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武帝置,八城”,其中有  相似文献   

6.
唐宋之际,割据于陕北夏(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交界处)、银(今陕西米脂县西北)、绥(今陕西绥德县)、宥(今陕西靖边县东)地区的党项羌拓跋部政权,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夏王国的前身。与此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藏族的吐蕃、白族的大理以及蒙古、回鹘诸部和于阗、龟兹、高昌等西域小国。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中,辽先强大,与北宋对峙。金继起灭辽灭北宋,和南宋对峙。蒙古诸部在十三世纪初由铁木真统一,再过70多年,即公元1278年,中国大地上存在的所有对峙之国、酋豪领地,统统归入了蒙古族建立的大元帝国的版图。在这长达将近四个世纪的岁月里,其余少数民族建立的独立之国,割据领地只能蜷处于边僻一隅,不能于中原大地上的庞大王朝对垒角逐。而党项羌拓跋部却能够从陕北高原上崛起、扩张,建立起幅员二万里,立国近二百年,先与辽、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新标点本《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陆州(今广西东兴东北之防城西)下有云:“东至廉州(今广西合浦)界三百里,南至大海,北至思州(当作恩州,今广东恩平北)七百六十二里,东南际大海,西南至当州宁海二百四十里也。”(卷四一)此将“当州”解作州名,误。按唐之当州、属剑南道,在今四川松潘西南,距陆州约三千里。此外别无当州。则此“当州”绝非  相似文献   

8.
宋辽金时期,行政区划基本上是路、州(府)、县三级制。 北宋,甘肃境设三路、二十四州(府、军)、五十一县。(监、尉司)路置转运使,总民兵之事,州的县官称某某知事(简称知州),县的长官称知县。县除首都所治为赤县,首都之旁的县为畿县外,以户口多少和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志把县分为五等: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下。 永兴军路,治所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辖甘肃境的庆阳府、环州、宁州。庆阳府(宋徽宗宣和七年即公元一一一九年改庆州为府),统三县:安化(今庆阳县)、合水(宋神宗熙宁四年即一○七一年置,省华池、乐蟠二县为镇,今合水县)、彭原(原属宁州,宋神宗熙宁三年即公元一○七○年划归庆阳府,今宁县)。环州,(宋太宗淳化五年即公元九九四年改通远军为州),领通远(今环县)一县。宁州,统三县:定安(今宁县)、襄乐(故治在今宁县东北)、真宁(今正宁县)。  相似文献   

9.
隋唐五代时期,又回复到秦汉的郡、县两级制。 隋文帝为改变州、郡、县三级体制过于分散的状况,于开皇三年(公元五八三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裁并郡县,取消郡一级建制。炀帝大业三年(公元六○七年)又改州为郡,恢复郡统县的两级制。郡的长官仍称太守,另设司隶和刺史分部巡察,主掌监察。这一时期,甘肃境设十六郡、七十六县。 安定郡,治安定(故治在今泾川县北),统七县:安定、鹑觚(今灵台县)、阴盘(故治在今平凉市今东)、朝那(故治在今平凉市西北)、良原(故治在今灵台县西北)、临泾(今镇原县)、华亭(今华亭县)。 北地郡(北魏置豳州,西魏改宁州),统六县:定安(郡治,今宁县)、罗川(隋开皇初改阳周为罗川今正宁县)、彭原(故治在今镇原县东)、襄乐(故治在今宁县东北)、新平(今陕西省彬县)、三水(故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  相似文献   

10.
略论五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几点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代以降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转型”时期,贸易路线、贸易方式、贸易主体等内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灵州路的兴起是这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贸易路线的显著变化,与此相关的问题是位于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的夏州和宥州在维系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秦州路也并未因吐蕃的进逼而完全失效。在贸易主体方面的突出表现则是回鹘商人在陆上丝绸之路上“异军突起”,使得五代以降的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了一个“回鹘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 关于登州的设置,目前刊行辞书,皆以武周如意元年(692)置州为论。其实这并非指登州的最早设置。据新旧唐书及地方史志记载,登州最早设置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州治所为文登(今文登县城)。隋末农民战争,波及到胶东地区时,有黄县人淳于难、淳于朗兄弟二人聚众于文登,响应起义,武德四年,淳于难归附于李唐,唐政权遂于文登置登州,拜难为登州刺史,封难为晋国公,登州之名始此。《东岳论丛》1984年第六期的《隋末山东农民起义述略》一文中说:武德四年唐以淳于难为登州刺史,治所在今蓬莱县是不对的。登州之名,由文登县之名而来;文登县之名,由文登山之名而来。文登山,本地人称为文山,位于县城东一里处。据传,秦始皇东巡,至此山,召集文人登山论颂始皇功德,山遂以名之文山,意即“文人所登之山”。古代,山巅有建筑,名为“召文台”,早已堙  相似文献   

12.
北宋初年,西北边疆频频受到西夏军队的掠抢.为抵御西夏,北宋王朝应种世衡要求在故宽州旧地延州(今陕西延安)东北200里处建起青涧城.在种世衡率领下,在较短时间内西北边疆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青涧城历经种氏父子的经营,在西北边陲与夏交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龙镇考     
唐龙镇,本为五代府州旧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来隶麟州新秦县,景祜中(1034—1037年)没入西夏,重熙十八年(1049年)为辽夺占。置宁边州。金灭辽后因之,元至元二年(1336年)省并入东胜、武州。该镇位于丰州以东方向、府州东北150里、东胜州西南300里处,其辖境西北至柳拨川(今陕西神木县西北),北至故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东北隔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与府州子河汉混波川(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的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相邻,正东隔黄河与辽静寇镇(内蒙古土默特左、右旗境)相依,东南隔晋黄河与火山军久良津(今山西河曲县东北)相望,南与河滨堡以北卢子寨白家津(今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北60里以北处)相邻,其地域总体形状呈自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斜坡。唐龙镇镇治位于黄河西岸,可能为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哈岱高勒乡城坡村城坡古城;宁边州州城位于黄河东岸,即内蒙古清水河县窑沟乡城湾之下城湾古城。  相似文献   

14.
啰豓强     
啰兀,汉文史籍中又称罗瓦、罗兀、娄。城址在今陕西榆林县南镇川堡七里榆溪河西石崖地上。《宋史·地理志》载:“嗣武寨,旧啰??属延州,元丰四年置,寻废。崇宁三年修复,赐名。东至清边寨二十里,西至镇边寨二十里,南至米脂寨三十里,北至龙泉寨二十里。”从地理位置上看,啰?俏挥谒斡胛飨木路纸缦吆嵘?当时亦称“山界”)的东路,绥州(今陕西绥德)与银州(今陕西米脂西北)之间。横山地区对宋、夏都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北宋历任边防将帅都把经营横山作为  相似文献   

15.
唐代行交州海门镇所在方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由于南诏攻陷交阯(今越南河内),唐王朝遂于同年六月,废安南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一月后,“复置安南都护府于行交州(海门镇)。”(《新唐书》卷222中南诏传与此同)直到咸通六年,安南都护高骈治兵海门,收复交阯,长达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乱才至此平息。对于唐王朝咸通四年设置行交州于海门镇的所在方位,历来治史者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北,二说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三说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等。清代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博白县条云:“海门镇:(博白)县东南  相似文献   

16.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赵煦亲政,起用新党,斥逐元祐党人。苏轼远逐岭表,复谪海南。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在所难免,以其所修《神宗实录》被新党末流章惇、蔡卞诬为不实,于绍圣二年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到元符元年(1098年)以避亲嫌迁戎州(今四川宜宾)止,黄庭坚在黔州贬所凡四年,给我们留下了三十余首诗。  相似文献   

17.
向达先生说:“唐与云南关系,高宗时始见于记载。”盖以唐高宗永徽三年(652)赵孝祖征白水蛮及大小勃弄为唐与云南关系的最早记录。这就把唐武德和贞观三十余年间,唐与云南关系的一些重要史料遗漏或否定了。这些史料是:唐高祖即位的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宏达为昆州刺史,这一年在云南设置南宁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嶲州治中吉  相似文献   

18.
~~把利氏族一 ,与吐蕃姻缘 ,赞普悉王之 ,因此扰边凡十年。”唐朝最初设置羁縻州性质的行庆州和静边、芳池、相与王州都督、长史等官职以及更小的永平、旭定、清宁、宁保、忠顺、静塞、万吉等 7州羁縻都督府对他们进行安置。“于是破丑、野利、把利三部及思乐州刺史拓跋乞梅皆入朝 ,宜定州刺史折磨布落、芳池州野利部并徙绥、延州。”上元年间 ,唐政府迁其至银夏地区 ,“其后子仪以党项、吐谷浑部落散处盐、庆等州 ,其地与吐蕃滨近 ,易相协 ,即表徙静边都督、夏州、乐容等六府党项于银州之北、夏州之东 ,宁朔州吐谷浑住夏西 ,以离沮之……居…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地区一般是指今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全部、巴彦淖尔盟的后套及宁夏、陕北的一部分地区。秦汉时称河南地、新秦中,明代后又称河套。十五世纪中叶,蒙古阿罗出、毛里孩等部入居河套。接着,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鄂尔多斯部也驻牧于河套地区。以后则称这一地区为鄂尔多斯,或以地形冠名为鄂尔多斯高原。公元八世纪以后,党项族来到了鄂尔多斯南部地区,以夏州(今伊克昭盟乌审旗南、陕西靖边县北)为根据地,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终于建立了雄据于西北地区的强大的西夏王朝。作为最早根据地的鄂尔多斯地区,在西夏的历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安西置有乌垒州,但没有说明其具体位置,至于乌垒州治及其有关的问题则更无明确记载。现一般认为其地望在今轮台县东境策大雅附近。但是建国以来该地区的考古调查资料的积累表明:上述地区似乎没有存在唐安西乌垒州城的可能性。笔者就平日读史所见史料和亲身的考古调查材料,就唐安西乌垒州治所及其有关问题略述己见,不妥之处,期待识者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