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泽拥 《中国藏学》2007,(3):91-100
同英国一样,19世纪的法国也同中国藏族地区有相当的历史交往,藏族文化通过传教士、冒险家、旅行者、外交官、藏族文化研究者等不同职业的人得以在法国传递。到世界局势动荡的20世纪初,法国出现了一些与藏族文化相关的文学创作,自此藏族文化以象征性的形式进入到法国人的意识中,这是长期以来法国接受藏族文化的一个结果,同时也反映出法国人对藏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勾勒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在中国藏族地区活动情况的基础上,以法国早期关于藏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参照,探讨了法国传教士在进行文化传递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法国与中国藏族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过程中,法国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恕  曾向红 《世界民族》2006,84(4):13-21
2005年法国发生了一场因外来移民不幸触电身亡而引发的席卷全国甚至波及到邻国的骚乱。文章认为,这场骚乱并不是穆斯林移民与法国本土居民之间的种族冲突,而是外来移民文化与主流的法兰西文化间出现的隔阂,尤其是阿拉伯移民所带来的伊斯兰文化与法国政府奉行的以同化移民为主要目标的“共和模式”理念之间产生的矛盾及其后果的显现;只有明确在一个国家内部各种文化所拥有权利的合理限度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流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互调适、磨合,使非主流文化融合到主流文化中,才能消弭这种移民文化与移民所在国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进而维持国家的统一认同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文化生活的映射,木版年画不是单纯的作为民俗艺术的存在,而是雕版技术、文化认同、造纸术等多种因素的“复合整体”,既有民俗文化自身发展的时代诉求因素,又有社会变革对意识形态推动的因素。木版年画一直到北宋中后期才开始凸起和普及并在市井阶层广为流行,这与雕版技术变革有着深刻联系。但这种技术转变的背后所折射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改进和变革,而是与里坊制度的崩溃、城市文明的兴起有关,这让木版年画的受众从城市引入乡村。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载体,木版年画的兴起与变革本质上反映的是民俗艺术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技术与制度的融合,其变革背后折射着种种世变因素,是我们窥探传统文化变迁以及人与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社会图像。  相似文献   

5.
11世纪70年代编定的《突厥语辞典》中文化语言学研究对社会文化变革有较大影响、分化人文地理对语言和方言、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诗歌谚语的哲学观念方面也是如此。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种族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史都是从产生,变化,发展,消亡到再发展变化这样一种过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和观念不断变化和飞跃之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纵观我们藏民族的文化发展轨迹也不外乎是以上几个内容和规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藏族社会制度文化变革问题是当前我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者面临和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从全方位分析、评价和总结藏族传统文化,对于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藏族文化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有好处。当前,全国上下都积极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统一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以及基本类似的社会结构,对各民族文化的接近有直接的影响。但在文化领域,犹如在心理上一样,民族特点要比在物质生产领域保留得长久一些。在社会迅速变革和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时代,有关民族文化命运的问题使许多人感兴趣。例如,在现代条件下,传统是怎样改变的?职业的和民间的形式、民族独特性和全苏、全人类的共性在文化上是怎样结合的?当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化时所使用的这一术语,不是评价它的意义,也不是从广义上把它  相似文献   

8.
引言公元8世纪初,伊斯兰教已活跃于欧洲,持续了8个世纪的穆斯林向伊比利亚半岛的早期移居,以及一直延续到19世纪的穆斯林在巴尔干各国和地中海周边地区的盛衰沉浮及政治上的开拓发展对于学习历史文化的学生们来说都是很熟悉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于穆斯林在像法国、英国那样的欧洲国家内的出现情况也并非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云南回民的经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自元代入滇后 ,由于原先经济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和各种原因 ,形成了一个与当地经济类型很不相同的经济特征。这个特征就是 ,云南回民在十五六世纪就完成了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社会分工 ;回民的经济特征既独特又富于魅力 ,它反映了社会在经济变革时期的进步因素。云南回民经济特征所表现的积极意义在 19世纪中、后期又获得了全新的诠释 ,一个由回民制定的、凝聚了回民理想和价值取向的经济政策使云南的大理地区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赴此区域进行影像人类学研究。在建国初期所拍摄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16部影片中,有9部聚焦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影像素材。而对这些影像素材的分析,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影像叙事所建构的"边疆想象"的文化本质,以及文本内部结构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梳理历史资料和作者在门、珞地区的多次实地调查材料,对门巴族、珞巴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联系的扩大,以及西藏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门巴族和珞巴族的社会和文化变化很大。近年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殊政策的实施,使门巴族和珞巴族社会变化尤为剧烈,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婚姻制度与家庭关系、宗教信仰、思想文化观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是西藏历史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充满活力的岁月.这一切是以推翻阻滞社会发展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条件的.本文以墨竹工卡县甲玛乡为个案,从社会制度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人民社会地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金融的变迁,农村社会管理的变化,以及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等多方面展示了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近半个世纪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葛兰言(MarcelGranet,1884~1940),法国著名汉学家与现代社会学派重要学者,他的中文名字几可“以假乱真”,但今天的中国文化界还是感到比较陌生。假如我们深入了解他的研究,可以预见,将会启发我们从更深入的层面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并反思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研究。民族学前辈杨堃  相似文献   

14.
<正>钟敬文先生是我和在座很多朋友的业师,他以百岁高龄告别人生,跨越了两个世纪,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如今,又是11年过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人格魅力,仍然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钟敬文先生是人民的学者。"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次最大的变革。从封建集权的帝制,到建设一个民主的国家,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爱国先觉的知识分  相似文献   

15.
魏秀春 《世界民族》2007,18(5):9-17
自20世纪60年代北非穆斯林大规模移民到法国以来,法国政府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促使穆斯林移民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然而,由于经常与穆斯林移民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习俗"纠缠不休","共和模式"成为穆斯林移民融入法国社会的"瓶颈";与此同时,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移民及其后代的歧视与偏见,使得"共和模式"面临破产的境地。在新的形势下,法国的"共和模式"和穆斯林移民政策应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类学中的实体论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类学在当代已成为理解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枢纽和核心领域。 2 0世纪中叶 ,卡尔·波拉尼以一种新的视野、新的理论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 ,使社会与文化人类学中的经济分析终于跨越了作为附属分支的经济民族史的描述 ,给经济人类学带来了根本性的思想变革。本文通过对波拉尼和实体论派理论方法的形成和演变、实体论派的队伍构成及其主要理论范畴的介绍 ,阐释了其对当代中国民族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赴此区域进行影像人类学研究。在建国初期所拍摄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16部影片中,有9部聚焦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影像素材。而对这些影像素材的分析,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影像叙事所建构的“边疆想象”的文化本质,以及文本内部结构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不仅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密切,同时也导致了文化交流及变革的加深。特别是随着对世贸规则的逐步全面、严格和彻底的履行,我国的国门必然越开越大,西方大量文化产品的涌入,势必会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这既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现代化文明成果,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西方的文化垃圾。在这样的背景下,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全球化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后果也是极其…  相似文献   

19.
彭曲 《民族论坛》2012,(16):98-101
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形态的土家族民间舞,处身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变革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生态的衰落与蜕变形的生发,便构成土家族民间舞艺术随社会文化变革而呈现的两种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20年邦达列江被谋杀的著名悬案为起点,讨论20世纪初拉萨转型期西藏精英阶层的财富、地位、地方认同与权力斗争问题。本文关注的是历史的事实与意义、记忆的作用和历史的阐释机制,以及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社会与政治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