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5,4(8):61-64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恩格斯哲学、列宁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它们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改革理论体系、关注时代性问题、加强“文本”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但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路,我们就能实现“返本”与“开新”的统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实践转向"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就是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马克思开创的这种哲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批判的本性后来被我们一些研究者遗忘了,这才有了今天的"再转向"。推进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不仅是引导现实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需要。理论的发展必须在实践的发展中推进。对于马克思主义包括它的哲学,坚持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不坚持,谈不上发展;不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坚持。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能离开现实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长点只能存在于我们时代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特别是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关系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由此,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著作中关于未来社会公有制的论述,则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公有制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就…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向:一种解释学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学术主张或观点、口号,如"回到马克思"、"让马克思走入当代"、"马克思仍然是我们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化"等等。对这些提法、主张,用现代解释学理论作一番审视和评析,有助于弄清楚它们各自的致思路向,从而使我们在众多的不同提法面前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一把钥匙。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形态说是对18世纪以来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人学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总体上来看,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说经历了萌芽、创建和成熟三个基本阶段。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深刻地诠释了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规律,实践是人实现自我解放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6.
130年前,马克思就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很多理论至今仍是我们的研习对象.马克思毕生致力于思考西方所谓的理论和实践(Praxis)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哲学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状态走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的理论不会自动实现,它的实现将取决于人们对其感兴趣的程度.各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对马克思理论的某种阐释,这构成了试图通过恰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马克思的立场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进步思想界对马克思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精神、方法和特性三个阶段.最初,强调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希望国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推动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而后认识到系统而完整地阅读马克思文本的重要性,对阅读马克思文本的方法有一些积极的思考.最后,呼吁基于中国现实的革命实践,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线索的梳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历史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是马克思确立新世界观的标志。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是以革命实践为基础的,是在研究具体的历史生活的基础上实现的。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同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研究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问题时,首先...  相似文献   

9.
今天提出"重新解读并接受马克思"的命题,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我们不能舍弃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首先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原生态的存在意义。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然涉及对原生态的选择,这就是一种构建。不论时代怎样变化,马克思主义原生态中的价值观永远是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解读并接受的。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生态进行选择的重点是:马克思对异化和物欲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向往,马克思关于解放全人类的思想,等等。  相似文献   

10.
杨耕  孙璟涛 《学术界》2002,(4):7-11
1、从创立者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脱离了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可是 ,我们又不能把马克思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所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 ,同样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 ,即一种教条主义。按照这种标准 ,就连列宁主义都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 ,因为列宁的确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突破了马克思的观点 ,并用一些新的观点代替了某些原有的观点。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 ,马克思、恩格斯就以其远见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