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境游客消费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感知是入境游客消费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4年的旅游市场调查资料,以北京入境游客研究为例,从旅游目的地环境感知因素对旅游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入手,对诸因素的重要性及入境游客对其评价的差异性选择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并对旅游市场的拓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禹杭 《社科纵横》2023,(1):150-154
旅游供给侧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研究的话语转向业已出现,然而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外,且缺乏对形象建构具体话语策略的深究。以隐喻这种话语实践中常见的形象建构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旅游大省陕西在对外宣传中介绍旅游目的地时的隐喻使用情况以及通过隐喻建构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发现:陕西政府外宣网站在旅游目的地介绍中常用人体隐喻、珠宝隐喻、植物隐喻、建筑隐喻和食物隐喻,它们共同作用,突显了陕西旅游的历史文化特色,最终建构起了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优势独特的陕西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海外旅游者对陕西旅游的兴趣点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北京入境游客第一手市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从旅游目的地客观要素及整体形象两个方面分析北京入境游客的体验质量。研究揭示:北京现阶段入境游客体验质量评价具有明显的区域相似性特征、常住地间距离的差异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游客体验质量的不同,并就此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郑向敏 《创新》2010,4(2):23-28
旅游目的地有众多类型,目的地旅游安全关系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巨大。分析旅游目的地旅游安全的发生规律、安全事故类型与表现形态,并对都市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等典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5.
张滢 《社科纵横》2013,(2):49-52
本文以吐鲁番为例,用偏爱指数计算了日本游客对该地区旅游景区(点)的偏爱程度,分析了日本游客热衷于部分景点的原因,并针对吐鲁番开发日本游客市场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兰州市是黄河上游重要旅游目的地和西北旅游枢纽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研究面向游客体验的兰州市旅游发展战略对推动该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景区、景点可持续发展、旅游体验、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兰州市旅游现状进行构建由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及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共同组成的兰州市旅游发展战略矩阵分析研究,并形成栅格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旅游发展处于外延增长阶段,尚没有形成内涵式发展的体验活动体系,游客对兰州文化接受多属于被动性的;兰州市的旅游发展还具有旅游商品单一、雷同性大、同质性强、产品老化、旅游产业链短、旅游资源产权权属关系界定不清、旅游管理和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兰州市旅游产品提升策略和发展战略,以期助推兰州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付业勤  雷春 《社科纵横》2014,(3):102-105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对旅游危机管理以及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背景出发,介绍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危机和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等概念,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的内涵与传播内容进行阐述;全面介绍了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媒介;基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周期,提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苏云  庞剑文 《社科纵横》2023,(1):141-149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才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品牌形象论、品牌个性论发掘出甘肃各个城市独特的“卖点”;其次引入CIS理论分别从理念、行为和视觉三个方面对甘肃旅游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并在原有的甘肃旅游形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整理出甘肃各城市的旅游形象宣传语、标识以及吉祥物;最后针对短视频等新媒体及时、多向传播的特点,提出一些甘肃旅游形象在网络上传播的建议。通过对甘肃旅游形象的塑造探究,不仅可以深化CIS理论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应用,丰富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理论,而且可以促进甘肃旅游形象的完善,以提高甘肃旅游业在中国旅游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导游服务标准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游服务是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和形象支撑,加强对导游服务的管理和质量提升,必须加紧建设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导游服务标准化运作机制,并以导游服务标准为依据,以游客感知服务质量为主,建立导游服务质量的公正评价体系.这样,导游服务标准必将能成为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村集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文化性、民俗性、朴素性、地域差异性等特征.开发乡村集市旅游关键在于客源市场的开发.由于我国乡村集市具有举行时间周期性等特点,集市客源市场的开发难度相对较高.结合乡村集市旅游资源的特点,目前我国乡村集市旅游客源应主要定位于集市周边城市的居民、周边景区的游客、重点旅游线路过往的游客以及有特别爱好的散客.在集市旅游客源的组织过程中,当地政府应是组织主体,承担着制定客源组织方案、组织其他主体拓展客源、构建必备的支撑条件等主要工作,并借助网络和电视媒体、举办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与周边著名景区联动开发、加强与旅行社合作以及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形式,多渠道组织旅游客源.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无形资产评价在无形资产评价研究和管理中鲜为人知.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知识、市场、资源、人力四个维度对景区无形资产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是:人力资产和市场资产指标在景区无形资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占居重要地位;建立有效的经营体制机制,构建畅通的营销渠道,提升员工素质,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游客满意度以及发挥商标权作用等是提高旅游景区无形资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五月,青岛地区已进入暮春时节,空气中好像已经有夏天的味道。看够了传统旅游景区的人头攒动,换个地方散散心,呼吸新鲜空气,到莱西过几天安逸、闲适的慢生活,是个不错的选择。莱西——这个获得"亚洲金旅奖·首批十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称号的宜居小城生活闲适,景色优美、果蔬可口。作为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举办地,莱西吸引了世界各地喜爱休闲生活的游客。  相似文献   

13.
曲静 《社科纵横》2007,22(2):8-9
随旅游竞争的加剧,目的地旅游形象已成为开拓市场和竞争的重要工具。只有旅游形象的定位清晰、明确,形成一个统一、鲜明、有招揽性的甘肃旅游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才能使甘肃省将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促使甘肃省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讯     
《今日辽宁》2014,(3):6-7
<正>鞍山春节旅游市场进账1 5.41亿元春节长假期间,鞍山市累计接待游客226.62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27%。千山和玉佛山两大旅游景区推出形式多样的新年祈福、庙会、民俗展演等活动。共接待游客18.65万人次,其中千山风景区7.7万人次、  相似文献   

15.
明代浙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呈现出以下鲜明特色: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已渐成自觉;宗教圣地统领旅游吸引物的地域分布;旅游著述大行其道,纪物、纪事双线并行。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成熟的造园理论为景区开发提供的技术支持;二是朝廷扶植佛道的政策对景区开发与游客兴味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三是阳明心学纵欲理论重塑了明代人的享乐价值观,并以非常隐蔽的方式共同促成了明代浙江旅游的繁兴。  相似文献   

16.
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卿 《浙江学刊》2006,(4):217-220
运用旅游空间理论对浙江省海洋旅游目的地各种区位因子进行考察评价,说明浙江海洋旅游目的地存在着资源储量、品质与旅游发展水平不对称,客源市场发育不完全,目的地内外交通联结度不高、空间感知效应不平衡等状况;揭示出浙江省海洋旅游业总体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扩散效应小于极化效应的现实。提出重构“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的海洋旅游空间新格局及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1):51-54
电影凝视实际上是图像凝视的一个分支,它符合图像凝视理论的大部分原则。用图像凝视理论抽象出它对于凝视主体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凝视主体如何运用图像凝视得出意义并生成符号,从而构建认知和印象,进而指导主体脱离日常环境进入旅游模式时,切换到游客视角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凝视"构建。此论文从电影凝视入手,探讨如何构建积极的影像/图像认知,对过渡到游客凝视的旅游者进入甘肃旅游时产生良好的影响,令其调动脑海中已经构建好的关于甘肃的影像/图像符号的合集和宏观印象,再一次积极地投射到旅游目的地的凝视中,完成一次畅快的旅行体验,进而推动甘肃旅游体验的整体愉悦感,提升甘肃旅游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陶卫宁 《唐都学刊》2010,26(5):88-92
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表象,是刺激旅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旅游目的地社会表象形成过程中,影视传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视传媒区别于其它媒体的特点、议程设置功能、受众文化心理结构等特点以及大众传媒背景等都会影响旅游目的地影视社会表象的形成。影视社会表象的"社会共享性"与"行为说明性"决定了影视旅游是一种必然的大众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   

19.
宁思明  范松宾 《创新》2009,3(3):88-91
南宁市重视通过“民歌绿城”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示旅游城市形象。为真正把南宁变成常规性旅游目的地,南宁市需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形象,合理建设精品景点和组织精品线路等,实现大南宁旅游带和南宁市旅游业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带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当前,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旅游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影响了知名度和吸引力等。因此,对于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发展潜力,并提出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