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以资产的预期收益为基础进行融资的金融技术,该技术自诞生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如何构建调整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也同样倍受关注.本文就发达国家和地区资产证券化立法,尤其是允许资产自由转移、特殊目的机构设立运作的指导和监管、信息披露标准的调整等法律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配套环境建设,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立法基本框架和配套法律体系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已从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为保险风险证券化、整体业务证券化等,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从证券化的消极经营向积极和主动的管理转变、证券化产品的衍生性和证券化风险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证券化资产及市场主体的范围日益拓展.我国要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在演进中形成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及结构复杂的发展态势,并在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显示了风险积聚和释放的威力.运用马克思的经典经济学理论,阐释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本质是虚拟资本虚拟化.作为以信用为基础的虚拟资本的虚拟化过程和社会资本周转的加速机制,资产证券化并不是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但证券化本身所包含的风险不容忽视,必须通过适度监管,保障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稳定框架内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韩秋 《求是学刊》2003,30(4):62-65
资产证券化作为 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种金融创新 ,因其构思精妙、功能独特而在金融市场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优势。我国在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能否引入这一创新 ,以及如何引入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界定资产证券化的内涵着手 ,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引入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然后结合我国实际 ,探讨了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几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资产运营和广义资产证券化的角度来考察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包括 :一个核心原理———现金流分析 ,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 ,从这个理论出发 ,选择资产证券化突破模式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基础资产必须满足“资产重组原理”的要求 ;能为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示范效应和经验 ;在制度和环境方面只能是两个选择 ,一个是选择与现行制度和环境冲突最小的交易形式 ,一个是最有条件突破现有制度和环境约束的交易形式。依据这三个原则对现有的八大建议模式进行考察 ,可以得出中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有两个突破模式 :“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准表外模式” ;“基础设施收费模式” +“离岸模式”。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造成资产池中包含这种金融债权或其证券化产品的衍生金融工具出现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的累积源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风险传递机制.通过市价与决策的交互作用,标的资产与证券化产品之间相互传递风险与收益,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正是市价决策与市价变化的互动结果.因此,有必要对间接定价泛化过程中市价与决策的依赖关系施以必要的约束.  相似文献   

7.
程遥  孙海彬 《学术交流》2006,(4):107-110
借鉴率先进行资本自由化和不动产证券化的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不动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有债券模式、基金模式、股权模式、信托模式。在我国,资本市场化和不动产证券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提高投资者对不动产证券化的参与,采取尽快培养专门人才,放宽信托财产的投资标的,明确政府职责等措施,培育和完善不动产证券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论广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 :资产证券化的四大类业务———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 ;资产证券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东 《探求》2014,(2):113-118
林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资产证券化是针对具有稳定现金流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新型结构化融资技术,推出至今已被证明在盘活资产流动性以及融资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揭示了林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用、内外部条件和供求基础,提出了我国林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路径,论证了我国林业信贷与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好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10):94-97
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机制的PPP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茶展开。这种情况下,PPP模式的法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调整PPP模式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仍然以政策性规范为主,PPP法律性规范位阶低,法律规定不清晰,甚至不同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冲突,导致操作层面无所适从,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因此,本文剖析了我国PPP模式法治建设现状之不足,并尝试找到PPP模式法治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确保PPP模式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