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山文化聚落的层次化演变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星德  金仁安 《理论界》2006,(1):172-174
红山文化聚落有关资料的发现与研究表明,红山文化聚落群中已出现了中心聚落和远离聚落的祭祀中心,出现了统一聚落群之上的权力。渔猎经济的发展,居民活动的范围的扩大与群体间的接触更加频繁。经济基础的发展使社会特殊阶层的出现成为可能,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更高一级社会组织形式就率先在这里出现。  相似文献   

2.
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认同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标就是关注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之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解决途径,使社会科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的”。社会认同理论发展出了社会分类、社会认同、社会比较和心理群体的独特性等四个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3.
魏坚  冯宝 《西域研究》2020,(4):79-93+168
本文选取内蒙古中部、辽西和新疆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归纳考古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碳十四测年和DNA检测数据,以更为广阔的蒙古高原和欧亚草原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北方农牧交融和畜牧业起源,认为:从早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大型聚落,到采集和狩猎存在下的农业聚落的繁荣,再到农耕的衰退和畜牧业经济的最后形成,这一发展进程是生态环境变迁、文化适应和古代族群的迁徙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确立、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众化是这一过程的核心和归宿,但大众并不是一个自明的范畴,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型塑、需要外部力量予以规约的集群;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形塑政治、文化、革命主体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知识分子逐渐被改造、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文化的大众化走向群众化是同步的。探索大众作为主体的生成逻辑以及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推进大众化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近代社会主题演进的互动关系,深刻了解近代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的辩证逻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洲化是在多种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混合型化,这种化结构的形成是同美洲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在美洲化形成的过程中,欧洲化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欧洲化模式是美洲多元混合型化结构的主体框架,但决不是欧洲化的翻板。它是以欧洲化为主体,以印第安化和非洲黑人化为次要成份的混合化结构。因此,这既不同于母体的欧洲化,又不同于土化,而是一种崭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化,它表现了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和兼收并蓄、多姿多彩的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丛书的起源、发展及其目录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慧 《江淮论坛》2003,(4):96-101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含义、起源和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出现的丛书代表作。讨论了中国丛书在其发展过程中,目录学地位的演变和确立。指出丛书目录学地位的提高,是靠丛书自身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影响的增强。其中明代的祁承和晚清的张之洞、杨守敬等,都表现出非同凡响的见识,在丛书的目录学史上,是功不可没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论赣傩的起源与发展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萍  章军华 《东岳论丛》2006,27(1):127-129
江西境内现今仍保留有演傩的地市主要是抚州、萍乡、上饶、宜春、赣州等区域,就此五地市的傩俗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的田园调查情况而言,各地市关于演傩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赣傩的传说起源最早在西汉,最晚在清代。就现存资料与赣傩演制观照中国傩的起源与发展流程等来看,赣傩最早的源头只能推算到南宋末年的抚州市南丰县刘镗作的《观傩》诗。从赣傩起源与演变历程可以看出,赣傩的发展轨迹,正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戏剧起源与异化的发展史。从宋末元初的赣傩祭戏,可以看出中国戏剧从傩向戏过渡的痕迹,以及傩祭戏已经成为宋元戏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明清至近现代的傩的发展,恰巧又注释了傩向戏剧慢慢演化的过程细节,并出现傩痕迹在逐步淡化、戏剧成份正逐步加重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李丽娜 《理论界》2007,(10):220-220,24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在关注着原本看似离人们生活很遥远的交响乐。这种现象从各地歌剧院的兴建。各类大型交响乐演出的火热程度上可见分晓。本文旨在介绍交响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交响乐。  相似文献   

9.
青海坐唱曲艺平弦历史悠久,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从坐唱曲艺搬上舞台后发展却非常缓慢,至今未能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本文对青海坐唱曲艺平弦的发展过程及新形势下平弦戏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创新、推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浙江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国际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处于竞争弱势。本文在对浙江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发展服务业和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童年的历史,它孕育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心系民众的责任意识、改造世界的自强性格、不畏艰难的担当品质、不屈不挠的追求禀性、勇于牺牲的无私情怀、和合同心的共进品格"的精神内涵滋养下,团结奋进、执着进取、牺牲奉献,不断发展壮大、由富到强,并一步步迈进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最早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藏族法律是由具有地方性军事奴隶制性质的吐蕃王朝政权所制定的法律。吐蕃法律初创之际,充分吸收了藏族先民的伦理文化。借助吐蕃伦理文化广泛的群众基础,吐蕃法律得以制定、实施而逐渐完善,反过来又不断强化着吐蕃的伦理文化,不难发现丰富的伦理文化底蕴是吐蕃法律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村落园林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江淮论坛》2010,(4):189-192
徽州古村落整体呈现出园林化意境的独特魅力,在众多地域性古村落中独树一帜。本文对徽州古村落园林化产生的基础、村落布局、环境完善、构建园林化村落整体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新农村建设、都市住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任务将由上海和上海周边地区共同承担 ;沪浙经济关系并非单纯的中心与边缘、“吸纳”与“扩散”的关系 ,而首先是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关系。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接轨上海主要涉及市场规则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与产业政策协调等三大议题。接轨上海应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接轨上海与接轨国际、“中心”与外围等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与区域经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干迹象表明,浙江经济已经进入平稳的高速增长阶段。大多数学者认为浙江经济已经进入新旧转换的发展阶段,有的学者认为浙江经济已经形成内生增长的机制。研究这一经济体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发展特征,探索发展新阶段的背景、原因、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已是学者及官员们当前关注的焦点问题。由此,本刊于2002年10月下旬就上述问题召开了一次小型研讨会,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此处刊发部分研讨文章,以供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的"自珍"意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但"自珍"意识一旦建立后,又必须防止"自毁"现象的发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契机,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指出市场营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建议我国经济工作者、企业营销人员,密切结合本国、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学习借鉴西方市场营销理论,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者所提出的酋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中国前国家社会即夏以前的社会状况可以用酋邦理论加以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同国际学术界接轨。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也可以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的古代统治与奴役关系产生的总体论述,结合酋邦理论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透过《说文解字》的字义体系,可以探究中国古 代先民具有文身、蓄发、祈育、试子、加冠、弃尸等风俗礼仪。  相似文献   

20.
礼渊源于俗,而又高远于俗。俗具有全民性、民主性,而礼则带有阶级性、等级性。本文所说的礼,指的是礼典,即比较系统、比较成熟的礼制。礼乐制度的形成,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一项标志,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乐文化。在古文献中,有所谓伏牺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的记载。来源于民族学的材料与证据表明,此说渊源有自,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是,伏牺制礼之说目前尚难证实。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记载表明,在尧、舜所处的五帝时期就应当已经形成了礼乐制度。来源于考古学的证据显示,早在陶寺类型龙山文化时期,古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礼,就应当已经形成了礼乐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