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民法通则》的颁布,成为我国民事立法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民事立法还很不完善,民事关系中的许多方面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调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日渐确立,现行民事立法中的缺陷已逐渐暴露出来,其无论在体例、结构还是基本内容上都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以往民事立法一贯奉行的立法指导思想相关。目前,人们要求完善民事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证人证言立法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俭 《东岳论丛》2001,22(4):116-119
各国的民事诉讼立法或民事证据法 ,都把证人证言作为证据的一种。由于我国立法的不完善 ,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种证据取得、质证、认定各方面存在操作的难度 ,以致基本不予采信 ,以致证人证言这种重要的证据种类未能在民事诉讼中发挥出其本应有的作用。针对我国现有立法存在的问题 ,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证人一律是自然人 ,取消单位作证人主体 ;二、在证人作证制度中 ,我国也应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拒绝作证制度 ;三、完善关于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规范 ;四、明确证人的保护和保障问题 ;五、规范证人证言的质证程序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立法工作重心已经逐步由过去的"数量型立法"转向"质量型立法",从强调立法的制定转向强调立法的评估、修改与废止,在此过程中,对行政立法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当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行政立法评估制度;行政立法评估主体单一;评估周期缺乏常态化,对象选取存在随意性;评估内容缺乏标准。因而,我国应以法律形式确立统一的行政立法评估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模式;建立行政立法评估的期限常态化和对象选择标准化;健全行政立法评估体系;建立评估结果与行政立法的改和度的衔接制度,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4.
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举证时限上实行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严重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公正和效益.在以公正和效益为司法改革主旋律的今天,建立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大限度发挥司法社会效益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趋于发展和完善的前提保障,更符合国际民事诉讼立法的潮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虽然设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但因最高人民法院仅能对现行法律作操作解释的职能局限和实施的效力问题,特别是有些规定严格来说与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存在冲突,终究不能最终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应尽快制订民事证据法或修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以用法律的形式确立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相似文献   

5.
与平等权在人权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相适应,平等权利条款居于法律文本的总则或者权利规定的首要位置,并形成了特殊的表达模式。但在我国立法中也存在规范性不足的现象,表现为:平等权利内容规定混乱",不合理的差别"标准不统一;语言文字使用不当;条款本身缺乏可操作性,男女平等的理念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平等权利条款需要进行规范化修正:统一平等权利内容;合理设置差别标准;修正法律文本中的语法错误;从法律关系角度进行立法,切实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强立法中男女平等权的真正贯彻。  相似文献   

6.
顾博 《兰州学刊》2013,(7):195-200
民事补偿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各国的民事立法实践中都没有被归入民事救济制度的范畴,而民事补偿也确实存在着与各种民事救济方式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民事补偿制度将在民事救济制度无法涉足的领域中发挥其调整民事主体间失衡的利益关系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于权利的实现而言,救济是不可或缺的。长久以来,对于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权利纠纷,通常都会依据民事法律的有关内容,对权利受到侵害的民事主体予以救济,在民事法律领域内解决纠纷。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的确存在对民事主体的权利救济缺失的状况。与我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的德国,通过建立联邦宪法法院和宪法诉愿的制度,充分发挥基本权利在民事权利救济中的作用,有效填补了在民事权利的保障与救济方面可能存在的立法缺陷和救济缺失,这对我国未来的立法及司法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已由传统的民事民间借贷向商事民间借贷转变,商事民间借贷的营利性特征要求不同于民法的特殊规范体系予以法律保障。通过对国外民间借贷立法经验的借鉴,我国商事民间借贷应采取统一立法的模式,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并重、金融自由与国家适当管制结合和金融公平公正的理念下,从借贷主体准入制度、借贷运行制度、借贷监管制度和借贷主体退出制度四个方面构建其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法定必备条款作为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宣言书",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关于劳动合同法定必备条款的规定,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将劳动合同缔约双方的基本信息归入法定必备条款,是对法定必备条款性质的误读;另外,现行劳动立法也未对法定必备条款缺失时的法律效力作出明确规定,这导致实务中无法有效地保护劳方的正当利益。本文认为,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的根本特征,任何社会中"强资本、弱劳力"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尚不完善,劳动者异议权也并未明确,劳动者无论从身份地位和经济能力方面,均无法与用人单位相抗衡。为此,当劳动合同缺失法定必备条款时,应当坚持倾斜性原则、平衡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的统一,让和谐劳资关系不再是一句口头空话。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法》新增的有关举证时限的内容与《证据若干规定》和《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中的相关内容存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即确定举证时限期间主体的范围相冲突,举证时限期间的长短不一致,举证时限适用的程序范围不协调,证据失权的适用标准宽严不统一.鉴于此,以《民事诉讼法》中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目的作为根本的评判标准,以《民事诉讼法》中举证时限的规定作为基本依据,以《证据若干规定》和《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中的规定作为主要内容,从解释论的角度对它们做出梳理与评析,认为确定举证时限期间的主体应当是人民法院,举证时限的期间应当以三十日作为标准,举证时限适用于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严格适用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形成,但市场分割在一定范围内仍比较严重。学界对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历程及演进特征存在不同认识。我国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尚未统一,针对当前要素市场机制落后、市场行政性分割、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等问题,加紧建立大市场框架、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微观市场主体活力是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应以价格机制为主导,以规范化、法治化和长期化制度为保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财务改革、会计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而财务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对财务改革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1.总体改革的深层化需要深化财务改革和强化财务管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需要进行建立并完善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计划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新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要求,改革财务体制和加强财务管理,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之际,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以存在的条件及其价值规律所处的地位,从而为新秩序的建立提供基本的依据。 一、不能把私人劳动与私有制等同起来 凡商品经济的存在,都根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也不例外。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历史上,长期地没有正视这个问题,因而不能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内容上肯定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商品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异己力量”。加以驱赶或消灭;后来,即使承认商品经济存在,也认为它是旧社会的遗留物,只能暂时保留,必须加以限制。在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4.
加强民族法律清理促进民族立法和谐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清理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保证法律体系自身科学、统一、和谐,如期实现立法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法律清理工作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民族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为完善民族立法,应加强民族法律清理工作,建立科学的民族法律清理制度,及时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不同法律授权的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应条款彼此协调,保证民族自治立法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行政公开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行政程序中的主要制度之一。行政公开是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也是廉政建设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行政公开制度发展的困境主要是立法的不统一和内容的狭窄。制定完整的法律体系、完善行政公开的救济制度是促进我国廉政建设、保障公民权利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我国民事回避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回避制度的立法存有相当的缺陷 ,应当扩大申请回避的主体 ;适当增加回避人员的范围 ;并应对回避情形和回避内容作具体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7.
葛扬 《广东社会科学》2023,(3):24-32+289-290
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探索、走向更加完善的过程。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是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必然选择,也是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的重要内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有助于消除制约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而且有助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为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其贡献及参与分配创造条件,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实践中,还存在着立法工作落后,社会保障立法尤其是基本立法不足,现有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层次低、内容不完备,社会保障法律责任制度欠缺等问题。为此,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建立起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安全法>基本上已经建立起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强化民事责任等多项法律制度,但是该法民事责任部分存在着条款少、不系统、不科学等问题.要完善<食品安全法>民事责任条款,应当保留综合立法模式、增加民事责任专章,并针对民事连带责任、虚假广告责任、惩罚性赔偿等具体内容完善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但要有独立的主体、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而且必须要有健全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这已成为大多数人们的共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