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行文理科互渗互补,是新世纪人才造就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其基本理论根据是:在人才目标上,要品德与才能兼备;在文化精神上,要科学与人文齐举;在才能开发上,要知识与智力相长;在生理机制上,要左脑与右脑并用;在社会需要上,要专家与通才互补。我们在对文科学生开设《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初步实践中,亦证明文理科互渗互补可行且必要。  相似文献   

2.
现当代文学文体互渗与述史模式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大体裁为结构框架,这一文学史模式不仅看低了作品的语体和风格特点,而且四大体裁之外的作品或被误读,或遭盲视。罗振亚揭示了"文体互渗"中的悖论现象,认为创作和阐释者们潜心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学建设,在各个文体领域内构筑日臻成熟的文体审美规范和理论体系,但新文学的每一种文体又并不按预设的理论模式生长和发展,而是经常以逸出、偏离乃至对抗的"姿态"给相对稳定的理论规范制造尴尬与麻烦。高旭东认为,中国从先秦开始有了文体意识,但是这种意识的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方更强调分析与明晰的文体意识相比,中国的文体意识具有中国文化的中和特征,更注重文体之间的和合,也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讲求文体之间的互渗。  相似文献   

3.
悖论与焦虑:新文学中的“文体互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大体裁为结构框架,这一文学史模式不仅看低了作品的语体和风格特点,而且四大体裁之外的作品或被误读,或遭盲视。罗振亚揭示了"文体互渗"中的悖论现象,认为创作和阐释者们潜心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学建设,在各个文体领域内构筑日臻成熟的文体审美规范和理论体系,但新文学的每一种文体又并不按预设的理论模式生长和发展,而是经常以逸出、偏离乃至对抗的"姿态"给相对稳定的理论规范制造尴尬与麻烦。高旭东认为,中国从先秦开始有了文体意识,但是这种意识的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方更强调分析与明晰的文体意识相比,中国的文体意识具有中国文化的中和特征,更注重文体之间的和合,也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讲求文体之间的互渗。  相似文献   

4.
从宋代文字禅出发对诗禅关系作番考察,文字禅的形成可看作诗歌艺术对禅宗渗透影响的结果,禅宗内部亦形成了独特的禅家诗论。由此立论,诗禅关系并非时人所论为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而是一种双向渗透,这种互渗有其本体论、自然观及表现论方面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音乐与文学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联系紧密。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创作素材,而音乐可以利用比语言表现力更丰富的声音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6.
相当长时期以来 ,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以“主客二分”为代表的西方思维模式一直在进行互相间的影响和渗透。这种哲学现象体现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的文化转型 ,它对于正在经历现代化洗礼的中国文化来说 ,可以起到激励与警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君特·格拉斯刻意追求文体的互渗性 ,他的《但泽三部曲》在话语语体、文本、文体三个方面都存在着鲜明的互渗现象。格拉斯在这方面的大胆尝试使艺术形式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自由 ,也为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时论杂文与新闻报道在文体特点、思维方式和创作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共通与互渗,认为这种关系体现了时代与文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对新形势下的文体革新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泰国民间故事与民俗的互渗相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民间故事和风俗习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渗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在研究泰国民间故事时要结合民俗而进行分析,研究泰国民俗也同样离不开对民间文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论述台港澳文学在20世纪对大陆文学的互补价值,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中华文学史的时空构架,探讨了建构民族的、国家的宏观新文学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们关注文学与科技之间差异和对立的惯常做法 ,本文提出 ,文学与科技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发生学意义上 ,文学与科学具有共生性和互通性 ;从文化史的角度 ,文学与科学技术互相促进 ,特别是科技对文学有较大的冲击和推动作用 ;在当代 ,文学与科技存在种种复杂情况 ,文学在向高科技致敬的同时也有担忧和反思。研究和把握文学与科技的关系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文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的哲学美学观对中国音乐审美观念和风格的形式发展有重大影响,儒家音乐思想是入世的,道家音乐思想是出世又入世的,儒家主张"乐以载道"、"乐与政通",道家所长"大音希声"、"通神养生";儒家追求"中和、善美",道家追求"自然、希声",儒道互补的音乐美学思想构成了中国绵延不绝的民族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3.
鉴于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资源等方面的互通性,构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渗机制。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探索全新的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历来关注原始思维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女神》中代表作"鼓舞调"与"回环调"两类诗体结构是在原始诗歌"反复体"与"叠句体"基础上的扩充互渗而成.《女神》中的两大基本意象大海与太阳,其内在结构也是互渗的,并且与诗歌形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互渗导致了郭沫若个性的极度扩张的同时,更导致了对个性的消融.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理论的引入彰显了文学文本的非自足性。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样显示出了文本互涉、参照牵连的网状脉络。文本互渗和文体互渗是其最基本的两种外化形态。它们的采纳无疑深化了报告文学作为文学的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16.
《沉沦》中有很多诗歌,包括译诗和自创诗。诗歌和小说两种文体互相渗透,在情感笼罩下,各放异彩,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文学互补:故事传说与小说的递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像民间文学是文学的鼻祖一样,故事传说是中国小说的鼻祖.故事传说是小说创作的源头和初级阶段,小说创作乃是故事传说的提升、完善和高级阶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得益彰的文学互补、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概念作为重要的文本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方法论。本文从文本批评的角度 ,把互文性理论放在文学翻译中阅读和书写的框架下 ,通过梳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讨论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影响和界定。本文认为这种讨论有益于对文学翻译中的许多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从互文性观点对朱生豪译莎士比亚选段进行个案分析 ,以探讨译者的决定是否受到互文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与散文的区别不在于能否虚构。如果说小说是对角色主体行为与精神活动的叙述 ,那么散文则是表现作家主体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小说与散文虽界限分明 ,但又存在着一定的互渗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区间数互反和互补判断矩阵的集结排序方法。在区间数互反和互补判断矩阵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区间数互反和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定义。根据一致性的定义,提出了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区间数互反和互补判断矩阵集结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