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孕育民间文学的丰厚土壤,民间文学又是村落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村落文化重要载体。而这两者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都受到了冲击,呈现出走向没落的趋势。村落文化的全面研究和村落生活空间的深入发掘成为必要,民间文学的现实存在状态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更乐民间轶事》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个案,它体现出村落文化与民间歌谣创作的密切关系,又呈现了当代民间歌谣创作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此为个案,为当下的村落文化传承与民间歌谣创作提供合理的评价立场。  相似文献   

2.
创建和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有利于完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体系,拓展学科研究的范围,使中国古代民间文学思想及理论获得其应有的学科地位.创建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体系可以从三个基本方面考量:一、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二、从古代民间文学批评的实际出发来建立民间文学批评史的概念和范畴体系;第三,确定基本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从研究民间文学思想史的角度来研究民间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3.
刀郎民间文学是维吾尔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体现与维吾尔民间文学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身个性特点.本文以麦盖提县为切入点,从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三个方面探讨维吾尔刀郎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4.
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是位重要人物,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思想层面.他对于民间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民间文学领域"整理和改编"、"民间文学和新文学"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与他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开始的特殊时段--延安时期以及他本人的文学优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民间文艺学思想对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能够真正贯彻执行的今天,民俗学的重建和发展已是无可置疑的了。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顾颉刚、钟敬文等前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民间文学》和其它一些杂志已开始刊载民俗学方面的文章和资料。一九八○年四月间召开的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开展民俗学研究和收集民俗文物资料的问题;九月间召开的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上,又提出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多处提及古代民间歌谣,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刘勰对民间歌谣的功能、本质、文体形式、艺术特征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说明他对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等问题也有所思考。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中,刘勰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能够真正贯彻执行的今天,民俗学的重建和发展已是无可置疑的了。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顾颉刚等前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民间文学》和其它一些杂志已开始刊载民俗学方面的文章和资料。一九八○年四月间召开的江苏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开展民俗学研究和收集民俗文物资料的问题;九月间召开的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上,又提出了举办民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具体活动、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刘半农先生对现代民间文艺学的贡献,分析了其意义及影响。认为他倡导新诗创作向歌谣学习的做法提高了歌谣在文学上地位,为歌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了准备;他首倡歌谣征集与研究,使民间文学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并为之在学术界争取了合法地位;他的民歌采集和研究方法,他对民间文学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中的多学科视角和民间立场,对我国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主席周扬同志曾对今后民间文学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提出要加强我国民族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工作。会上还分发了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坤、杨成志、罗致平、钟敬文等七位同志的《建立民俗学及其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指出“民俗学不但是我们必须建立的一种人文科学,而且我们也具备了建立它的一定条件。”(见《民间文学》1979年第12期)这些都说明了民俗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问题近年来日益凸显,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关注的热点。尽管发展中国家积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但是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认同,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体系尚未形成。本文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概念入手,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现状,进而提出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寻求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  相似文献   

11.
敦煌词中的方音释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曲子词从题材内容到艺术特征,都有许多和唐宋文人词不同的地方,因此可以称它为敦煌词,在从前的一些研究者中,有人也正是这样称呼的。敦煌词主要是民间词。民间词就必然有一般民间文学的特征,如内容题材上的地方色彩,语言的通俗易懂和方音、方言的运用等等,一般的民间文学有这些特征,敦煌词自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在研究敦煌词或其他敦煌民间文学作品时,假如忽视了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12.
防风氏神话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国性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这次普查成绩斐然,其中之一是在浙江省民间发现丰富的关于防风氏的口承资料。 北京出版的《民间文学》杂志1990年第1期发表浙江防风氏神话九则。《民间文学》编者为此写了题为《珍贵的发现》的按语,称浙江民间防风神话口承资料的发现,是中国近年来继中原的神话、云南岩画、纳西族祭天古歌之后,神话学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学是一座绚烂陆丽的文学宝库,它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充实、淳朴乐观、形式丰富多采的文学瑰宝,多少人曾在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面前惊叹不已! 研究民间文学,总结过去的经验,掌握它的艺术规律,批判地继承,以促进民间文学創作的进一步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民间文学事业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民间文艺学的根本任务。在深入地研究民间文学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哪些作品才算民间文学?所以,根据民间文学的特点,找出它和非民间文学的界线,给它划定一个科学的范围,是很必要的一件工作吧。民间文学本是有其历史范畴的。在原始社会  相似文献   

14.
哈代小说与民间文学有不解之缘,哈代汲取了民间文学的精髓,创造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艺术风格,在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对民间文学进行了超文戏仿,以民间故事或民谣的结构与情节为小说经纬、民谣式人物为灵魂、方言土语为材料共同编织了威塞克斯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5.
黎族民间叙事长诗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民间叙事长诗 ,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 ,有其重要的地位。民间叙事长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长篇韵文故事。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对各兄弟民族的民间叙事长诗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发掘、收搜、翻译、整理、出版 ,以及研究评介等。一批优秀作品 ,如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召树屯》、《娥并与桑洛》、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等民间叙事长诗 ,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珍品 ,而且还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已立于世界优秀民间文学艺术之林。在民族的民间文学中 ,民间叙事长诗也是一个闪光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WIPO 组织推动各国国内版权立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工作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立法仍在困惑中进行,是否需要对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进行版权法保护以及选择何种方式进行保护,是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问题。厘清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区别,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法手段与版权法私法手段的协调,是走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版权法保护困境的认识基础;采取版权法并入模式而非特别权利保护模式,是推动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版权法保护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简论民间谚语的局限性及现代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其特征具有全民性和较强的民间传承性,其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相传。民间谚语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就其对大众思想的影响力而言,民间谚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民间谚语发展呈现出具有两大现代特色的走向:其一是传播途径的拓展,除了传统的口口相传以外,还有书籍传播、新闻媒体传播、互联网传播和手机短信传播等;其二是民间谚语的三大融合,即体现了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化都市文明的融合、民间文学与精英文学的融合、中国民间谚语与世界民间谚语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历史小说与民间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二月河继承了古代民间说书和历史演义的民间叙事传统,运用民间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学的叙事策略,对"正史"资料进行大胆的艺术创造。二月河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使其"清帝"系列历史小说创作走向了大众化、通俗化,成为当代历史小说雅俗共赏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拜读完刘守华教授邮赠的新著《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获益不少。它首次以新眼光、新角度较充分且较全面地剖析了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的密切关系,达到了独创、新颖、深刻的境界,给中国道教与民间文学研究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本开拓性新著,值得向国际汉学界朋友推荐。我认为,此书的学术成就,至少具有下列特色。一、开拓新领域、建立新体系作者长期研究民间文学与道教文化,心得颇多,故能紧抓二者的基本理论问题,开拓新领域,建立新体系。全书由十一章组成,先以“民间道教信仰”章起.阐析其地区性、民族…  相似文献   

20.
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与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开放为中国在国际上展示自己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学提供了良好机遇,使得人类文化交流出现了新的格局。回族民间文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和背景下崭露头角,赢得世人的注目。回族民间文学在国外最早受到美国学术界的青睐。1988年,美国穆斯林基金会主席穆罕默德·萨吾德博士、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卡尔·W·路卡特教授来到中国,在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的介绍下,自此后与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长期进行合作,经过共同的努力,1994年6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笔者和路卡特合作主编的《中国回族神话与民间故事》(译者为余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