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7年返本开新阶段;1957-1978迂回曲折阶段;1978以来否极泰来阶段。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要搞清楚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主题,因为社会发展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要根据不同社会发展主题选择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形成一种自我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197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时限已经确定为1840-1949,现代化史成为与革命史同样重要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上发展出时期史、阶段史和年代史,研究方法上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正迎来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际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国际传播的起步阶段(1949-1978);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阶段(1978-2008);中国国际传播的开放阶段(2008年至今)。其传播观念正在由对外宣传向国际传播转变。中国的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正在持续地扩大其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改变着中国国际传播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信仰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建国后 ,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整个过程只有 5 0多年 ,其中还包括 2 0年的停滞、甚至是倒退阶段。我国法制建设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即 1949— 1978年、1979— 1992年和 1992年—现在。本文试对这三阶段民众法律信仰状况进行剖析 ,提出这三个阶段的法律信仰状况是由“相信人治排斥法治”到“盲目崇拜法制到持怀疑态度” ,再演进为“信仰法理社会”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邬国勋 《云梦学刊》2008,(6):132-132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解放人,就是解放生产力。中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今,共90年。它可以分为三个三十年,刚好是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19年至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至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则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按客观规律谋事、办事,社会就和谐,就健康发展,人民就满意。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历史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观和体制模式的互动经历了五个阶段,即1949-1952年间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1953-1978年间的重工业优先发展观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1979-1991年间的全面发展观和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经济体制、1992-2001年间的综合协调发展观与初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至今的科学发展观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借鉴发展观与体制模式在历史互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三个阶段回顾和总结了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学术界翻译出版国外重要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论著的情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翻译出版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外文研究成果不是太多,且主要以批判为主。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98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沉寂已久的学术研究活动开始复苏,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的译介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的不断成长,译介工作走向繁荣,翻译出版的国外研究论著越来越多。此一时期的中国学术界,在进一步吸收和学习国外学者研究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观点给予更加深入的思考。中国学者对海外学者的观点所抱的态度已趋于理性,不再盲目地批判或接受,而是在结合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后提出商榷或驳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顾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1978年以及197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为时代性、实践性与人民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根"和"源",把中国国情作为根本依据,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根本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9.
从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两千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停滞时期(1949年前)、起飞时期(1949~1978年)和持续增长时期(1978年至今),不同阶段经济增长与人口转型均呈现鲜明的特征,其中人力资本在经济转型中起了重要作用。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人口超速转型,带来了中国人口“质与量”的转变,这种超速转型虽然使中国经济提前获得了“人口红利”,但也放大了人口老龄化对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新时期应对人口转型挑战的基本思路在于,放松一胎化政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0.
刘文知 《理论界》2004,(5):133-134
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文明的表现。本文就锦州市人口城市化的现状及发展作以初步的探讨。一、锦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概况建国以来,在社会经济制约下,锦州市人口城市化以1978年为界,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人口城市化进程波动大、发展缓慢时期(1949年—1978年)。这一时期可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60年,这11年时间,锦州市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比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由12.9%提高到24.9%,增长了12个百分点。1960年至1978年,这18年时间中由于“左”的路线和自然灾害的原因,人口城市化水…  相似文献   

11.
自1900年辛亥革命以来100余年的中国新闻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五个时代":1.从1900年到1949年为"呐喊时代";2.从1949年到1965年是"热情时代";3.从1965年到1978年是"口号时代";4.从1978年到1990年是"描述时代";5.1990年至今,中国新闻发展进入到了一个以知识为内涵的充满智慧的"策划时代"。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我国政府传播力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政府传播力的变化,我国政府传播力的发展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新闻改革失败的政府传播:较强传播力;1957年反右开始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政府传播:强传播力;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政府传播:有限传播力;20世纪末以来,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政府传播力逐步弱化.政府传播力发展演变的逻辑为:政治逻辑贯穿始终,但逐步弱化,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学术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曙光 《云梦学刊》2008,29(4):17-19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学术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从1949年至1978年;第二个三十年从1978年至今.①总体说来,前三十年是曲折发展,后三十年则是成效卓著.后一个三十年同前一个三十年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研究阶段三个角度对2001-2005年刊登在中国行政管理学4个重要刊物上的研究论文的内部结构所进行的分析发现,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主题上,行政职能、决策、改革、哲学、法治、人事、基层政权为主流研究领域;行政职能、行政决策、行政改革、国外行政研究和行政哲学等为一级主题的研究热点;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政府信用、服务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为二级主题的研究热点.在研究方式上,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存在着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调问题,但经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研究阶段上,所调查的研究论文多处于问题描述、问题诊断和对策分析阶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经过了"文革"之前(1949年~1966年)、"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新时期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四个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重社会需要,轻视个体需要;重政治需要,轻视生活与心理需要;缺乏与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衔接;重眼前利益,缺乏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照.  相似文献   

16.
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创作时间的阶段性、创作主题的集中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20世纪初到1949年前,是现代自传文学勃兴时期;1949年到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传文学创作停滞时期;1979年至今,是当代自传文学创作喧闹时期。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我们应在自传的理论批评、出版发行与翻译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以使自传文学真正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争议问题指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问题日益突出.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应以1949年为界,1840-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1949年以后为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40-1911年为第一阶段,1912-1949年为第二阶段;中国现代史的下限应当定在2006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争议问题,广泛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伦理学从萌生、形成到发展、繁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1900年至五四运动前为第一阶段,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为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为第三阶段,1978年至19四年为第四阶段.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问题涉及伦理学科的各个方面,但就其大者而言,主要围绕伦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道德的本质和类型、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以及道德建设中的古今中外之争而展开.总结研究20世纪中国伦理学于我们有许多历史的启示,对于新时代的伦理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明清时期、清末至1949年、1949年至今三个阶段。不同的研究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研究向度和视域:明清时期,研究形式主要是序跋、笔记、评点一类,表现出较零散自发的状态;清末至1949年间,小说频繁出现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编辑、专科目录及文学史小说史中,呈现一种较系统自觉的状态;1949年至今,相关研究逐渐多元化,呈现系统性、专题性的特点,在小说研究的角度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关于《东周列国志》的研究与其声名极不相称,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五十多年改革周期中政策变化的研究有多种角度,从财政视角进行的研究很好地揭示了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规律。1949-1978年、1978-2001年是中国政府的财政压力波动周期,在整个过程中,公共政策的演变影响到契约的完全性,财政危机引发政府短期政策操作并产生累积效用,收入分化引致制度僵滞,集体行动中权威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