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枥木三樱椒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BA(6 苄基腺嘌呤 )和NAA(奈乙酸 )的几种配比对三樱椒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均具良好的作用。在NAA浓度一定 (2mg/L)的条件下 ,随BA浓度升高 ,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下降 ;激素组合NAA 2mg/L +BA 0 1mg/L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理想 ;NAA/BA的比值越大越有利于根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油松有性杂交,为种子园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及萌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无蔗糖培养基中仍具一定萌发能力,蔗糖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油松花粉管易形成分枝,蔗糖浓度与分枝花粉频率呈正相关;硼酸的添加在培养初期可有效加速花粉萌发,但过高浓度的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抑制作用;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Ca2+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温度的持续升高将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花粉管生长及分枝花粉管频率,油松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0%蔗糖+0.075%硼酸+0.005% Ca2+,26℃下光照培养,72 h时萌发率可达(96.10±0.47)%.  相似文献   

3.
蚕豆成熟花粉在含有20%蔗糖、100ppm硼酸的培养基中,在25℃下,40分钟后萌发率达60%左右,而脱去外壁时的花粉,在上述条件下不能萌发。若含2.0%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pH5.8),培养30分钟后萌发率可达7.4%,加入2,4—D2mg·L~(-1)时,萌发率达到9.8%左右。脱壁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花粉,表明花粉外壁的存在对花粉萌发有明显影响,2,4—D对萌发有促进作用。蚕豆胚珠在含4%果胶酶、1.5%半纤维素酶、1%葡聚糖硫酸钾、1%CaCl_2和10%甘露醇的培养液中(pH5.7),30℃下保温12小时胚囊得率约20.3%。先用脱壁剂振荡处理除去珠被角质层,再用上述培养基培养8小时可得胚囊37.8%。用染色法和酶法证明胚囊具有活性。表明除去角质层可缩短酶解时间,并提高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对水青树Tetarcention sinense Oliv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青树种子属典型的需光性种子,在黑暗条件和恒温中,新采集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在变温中也仅有9.75%~17.00%的萌发率,只有在萌发过程中给予1 000 lx光照强度和8 h光周期才能充分萌发,萌发率可高达64.75%~85.00%;种子的含水状况对光的效应有一定的影响,种子须浸种8 h,其含水量达饱和状态时,种子萌发快而整齐;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种子萌发时对光的需要,其适宜的质量分数为12×10-4;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光照下25℃恒温,其次是20℃恒温和25℃日/15℃夜、30℃日/15℃夜、30℃日/20℃夜变温.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既是气体,又是自由基,是生物体内一种作用广泛而性质独特的信号分子,它不仅对动物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过程,如种子萌发、下胚轴伸长、根生长、细胞凋亡以及植物抗逆反应等。本文就近年来NO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保持和培育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资源,采用室内无菌培养及常规繁殖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基质中孢子的萌发情况,同时观察其有性世代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C左右,适宜的培养基质为腐殖土+河沙(体积比1∶1),萌发率达92%以上.有性世代多为雌雄异株,有性生殖率达90%以上,且有性世代受温度、光照、湿度、pH等因素的制约.复壮幼孢苗的方法经济易行、效果明显,为繁殖、生产鹿角蕨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石楠(Photinia serrulate)和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的传粉生态学特性,我们定位观测了移栽到烟台的石楠和火棘的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和访花频率,对两种植物的花粉活力、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萌发率、柱头可授性、传粉效果和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石楠和火棘的花粉活力均在90%以上,石楠的花粉活力能够保持3 d,火棘的花粉活力能够保持4 d;不同温度之间的花粉萌发率差异较大,石楠的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20℃,火棘的花粉最适萌发温度为30℃;石楠和火棘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第二天达到最强;访花者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为主,石楠花序上的访花行为是"跳跃式",火棘花序上的访花行为是"连续性访花";传粉效果显示食蚜蝇科(Syrphidae)、叶甲科(Chrysomelidae)、蝇科(Muscidae)的昆虫访花行为能够提高石楠和火棘座果率;石楠种子的千粒重为9.90±2.16 g,火棘种子的千粒重为3.14±0.45 g.层积处理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以紫花鸢尾的花粉为试材,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萌发的作用,同时探讨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花鸢尾花粉在200 g/L蔗糖+300 mg/L H3BO3+ 200~300 mg/L CaCl2的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81.55%.(2)干燥条件有利于紫花鸢尾花粉的贮藏,且硅胶为适宜的干燥剂.(3)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紫花鸢尾花粉生活力下降,但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变缓,在-196℃下保存270天后的花粉萌发率为84.21%,与新鲜花粉生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根及其凋落叶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浸提液(12.5、25、50和100g/L)对假臭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窿缘桉根浸提液对假臭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无显著作用(P>0.05),其浓度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而用窿缘桉凋落叶浸提液对假臭草种子进行培养后则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中以100g/L浓度的凋落叶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其假臭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52.7%、91.5%和100%,在此浓度下,种子失去生长活力,无法萌发为幼苗.  相似文献   

10.
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制备和光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考查了WO3-TiO2复合粉末和的构参数及其表面形貌;对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考察了不同条件时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甲基橙光降解率先随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投入量升高,但有一最佳值;改变光照时间,甲基橙光降解率先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升高,也存在最佳值;最佳量掺杂WO3制备下的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光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对甲基橙溶液光降解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11.
通过NaCl溶液培养和海水浇灌处理,研究了盐胁迫对三角滨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三角滨藜种子萌发有下降趋势,但低于140 mmol/L NaCl溶液对三角滨藜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盐胁迫对三角滨藜的幼苗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低浓度盐胁迫(低于100 mmol/L NaCl溶液培养或25%海水浇灌)则能促进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硼含量以及Sr/Ba、Sr/Ca 作为指标,计算了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各个沉积时期的古盐度值,盐度垂向上由下到上总体上变小,即湖侵初期盐度较高,湖侵后期盐度变低;平面上东部较高,北部较低,盐度分布受到古水深的控制。古盐度对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具有控制作用,碳酸盐岩所要求的古盐度范围为10.0 ‰ 35.0 ‰,其中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古盐度大于15.0 ‰的区域,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古盐度小于20.0 ‰的区域。水体的高盐度为白云岩的形成及成岩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介质条件,在古盐度较高的区域以白云岩沉积为主,或者将已经形成的石灰岩白云岩化;在古盐度较低的区域以石灰岩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13.
以白皮松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白皮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水浸种、机械损伤、混沙埋藏、浓度适宜的过氧化氢、赤霉素和聚乙二醇均能提高白皮松种子的发芽率。其中过氧化氢处理以0.6%浓度效果最佳,发芽率为76.0%。赤霉素及聚乙二醇的最佳浸种浓度为1000mg/L和20%,发芽率分别为86.7%和83.3%。  相似文献   

14.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247个水样分析化验测试数据表明,须二、须四地层水垂向分异不明显,具盐水—卤水特点,水型为CaCl2。95.2%的地层水化学组分为Cl-、Na+、Ca2+,Cl-和Na+与TDS相关关系明显。除Mg2+、SO2-4外,主要阴阳离子含量均大大超过海水,地层水为典型的深度变质作用的沉积水,其形成是经浓缩盐化、正向变质作用的结果。同沉积地层水研究表明,须二为海相砂泥岩互层沉积盐水,须四为海陆混合水。NaCl和CaCl2是地层水体的主要组成形式,地层水整体表现为Na+相对海水亏损,而Ca2+相对海水富集,方解石化作用明显,盐岩溶解和海水—盐岩蒸发作用较弱。斜长石、钠长石化是最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Na+和Ca2+离子遵守2∶ 1交换原则。研究区脱硫酸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枝条节位、介质及生长调节剂对切花菊插技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 ,梢段的生根能力高于基段 ,但生根率差异不明显 ;较优的扦插介质是河沙 :腐叶土 :园土 =2 :2 :1的混合介质 ;生根类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促进插枝生根 ,其中以 IBA或 IBA NA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浙江缙云骨洞坑大型萤石矿床位于华夏古板块北东端,紧邻钦杭结合带。矿床产出于下白垩统馆头组与燕山晚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中,矿体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在系统的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其微量和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缙云骨洞坑萤石矿轻稀土相对弱富集,重稀土相对弱亏损,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以及较弱的Ce负异常,配分曲线表现出典型的“V”字特征。La/Ho-Y/Ho图解表明,不同位置萤石样品表现出重结晶方向演化的趋势。Tb/Ca-Tb/La成因图解表明骨洞坑萤石矿属于热液成因类型矿床。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成矿均一温度主要在150~190℃,盐度主要在0.3%~1.5% NaCleqv,密度平均值为0.86 g/m3,成矿流体应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结合地质特征认为,缙云骨洞坑萤石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光在海水中的吸收效应和散射效应;并通过使用半解析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蓝绿激光在海水中的传输过程,获得前向散射光斑截面光子数随散射角平均余弦值、衰减系数、海水单次散射反照率和距离等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即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前向散射光斑截面光子数增大,达到一定距离后,增加趋于平缓;光子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呈类指数下降的趋势;相同传输距离、不同水质参数,光子数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对水下激光目标探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金花梨试管苗叶片为试验材料,每叶片横切三刀,培养在NN69培养基上,先暗培养三周再转自光下,实验表明:NN69 细胞分裂素5.0 mg/l(BA2.5 KT1.25 ZT1.25) IBA0.3mg/l为诱导叶片产生不定梢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9.
以4个品种绿豆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 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进行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探究干旱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PEG 浓度的增加,4种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胚根长呈下降趋势。当 PEG 浓度为5-1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小幅上升趋势;当 PEG 浓度为15%时,各酶活性急剧上升到最高值,且各酶活力的升高幅度有所不同;当 PEG 浓度为20%时,各酶活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