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实相生”是中国文艺美学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比较而显示的最重要特色之一。在艺术意境创造中,它既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也是最基本的艺术方法。虚实相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的哲学与文化心理之中,因而也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造实践。无论是建筑,是画,是书,是舞,是乐,还是诗,都离不开这一美学法则。“虚实相生”的美学法则具体运用于艺术创作之中,构成了意境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构成了它的“不尽之意”,构成了它的全部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美学理论,“虚实”说根植于老子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技巧,“虚实”说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非常讲究“虚”与“实”的妙用,以实写虚,虚出灵韵;化虚为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境界全出,这是中国古代诗人所追求的虚实结合的三种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3.
艺术上的“虚”、“实”统一,包括“以虚代实”、“以实写虚”、“虚实相生”等整套表现体系,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优秀传统之一。它来源于古老的“有无相生”的老子哲学,构成我国文艺的含蓄蕴藉、简练深沉表现形态的基础。在古人长期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中,证实“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虚境可以造成艺术空间,调动观赏者的无限想象力,进行能动的再创造,从而获得言不尽象、象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魅力。“虚实”论的丰富内涵渗透于我国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研究它,不仅对美学本身、也对新文学的发展和对西方世界探寻东方美学的“诗境”和“秘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考察了中国艺术史上诗画结合的过程之后,依据中国诗画结合的艺术实践,论述了中国诗画艺术原理的共通性:都是表现艺术,都讲究“虚实相生”,以及他们之间物质媒介不同的差异性与追求互补的吸引力,从而以此为中国诗画融合的美学依据。进而阐述了中国诗画融合艺术传统形成的“土壤”和“气候”。  相似文献   

5.
虚实相生是中国文艺美学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比较而显示的最重要特色之一。在艺术意境创造中,它既是最基本的指导原则,也是最基本的艺术方法。虚实相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的哲学与文化心理之中,因而也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造实践。无论是建筑,是画,是书,是舞,是乐,还是诗,都离不开这一美学法则。虚实相生的美学法则具体运用于艺术创作之中,构成了意境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构成了它的不尽之意,构成了它的全部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的爱情诗多方面地展示了它的艺术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异彩纷呈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虚实相生的运思美”、“细腻委婉的含蓄美”和“灵活多样的修辞美”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中多次运用“境界”这一术语品评戏曲作品。“境界”具有不同的内涵,或指情节或事件,或指戏曲作品所达到的某种艺术境地,或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同时,祁彪佳还赋予“境界”说现代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8.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贯串于我国各门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之中,而不同门类的艺术对此又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表现。中国古典艺术门类繁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论及,本文拟从诗歌、戏剧、书法、绘画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一、诗之虚实(一)“化景物为情思” 范晞文说:诗“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对床夜语》) 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性,就在于融虚实于一体,化景物为情思。  相似文献   

9.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中国古代文论中虽未明确提出过“空白”这一概念,但诸多有关文学创作、批评的言论的确都言中了空白的无限蕴藉。艺术空白使艺术画面具有丰富的启发性、暗示性,从而为欣赏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词这种特殊的抒情诗体为例,阐述虚实相生在空白空间的重要作用,讨论词境中“空白”的创造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虚实相生形构的张力是《蛙》叙事艺术的核心质素,它包括以下三个向度:跨文体联用的虚实张力、平实叙述与魔幻铺排V置的现实主义式虚实以及文史互现式虚实。三者共同营造的叙事场不仅推动着故事的时序进展,而且演绎出了生命和历史诠释的多样性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虚实相生。尽管虚与实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但追根溯源,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虚实论主要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因此,犹若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艺术具有一种古典的主体间性,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性质。其深刻的文化意涵表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审美崇尚,意境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心理之中,并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状态而随时可能渗透于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电影求其神似,求其意境,追求影片内涵的抒情写意性和镜头画面的诗化意境。我们知道,意境的形成是从“情景交融”开始,通过“虚实相生”接通有限与无限的,所以,意境具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象外之象”等三方面审美特质,它们相互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本质和内涵。意境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里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无论是哪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追求意象和意境的审美体现,注重通过意象的组合,感物兴情,情与物融,营造出浑合无垠以至两忘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在语言的空白艺术方面已经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通过语义的多元、模糊、悖谬及反常组合,巧借修辞,动作描写的虚实相生,形象刻画的丰富意蕴,环境烘托的潜在信息,标点符号的标识等艺术手法,以实化虚,创置再创造的想象空间,在“空白”中寓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进而增强了作品的召唤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以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种“具体描绘”是相对于诗歌、戏剧等艺术体裁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它仍需要“虚”的处理和“空白”的设置,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事件等生活真实的限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小说的创作与审美也讲求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含而不露,虚实相生的空白艺术手法的运用.小说中所谓的“无墨之墨,“无笔之笔”,正如电影中的“空镜头”;戏剧中的“静场”;乐章中的“歇拍”,并不是完全的空泛、贫乏,而是一种“计白当黑”“化白为黑”的空白艺术运用.从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上看,小说的源头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这样,在血缘上,小说多少就被赋予了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的艺术特性:虚构、模糊、夸张、幻想等;从艺术创作方面讲,作为文艺创作中的小说创作与审美,应当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小中见大”“言此意彼”“含蓄朦胧”“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艺术手法都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与审美;从社会文化学方面思考,古代的朴素的哲学辩证法和传统的宗教思想,也直接影响着小说的创作与审美.形成于我国商周时代的《易经  相似文献   

15.
小说的艺术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毛宗岗肯定《三国演义》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塑造了一系列“奇才”.小说情节的审美魅力,既在于犯而能避,“同树异枝”、“同花异果”,又在于变化莫测,“星移斗转”、“雨覆风翻”.尽管《三国演义》“叙帝王之事真而可考”,但并不排斥它在描述其他人物、事件时存在艺术虚构.在历史小说艺术真实的问题上,毛宗岗坚持“虚实相生之法”,分析《三国》写人叙事,“文之变者出人意外,未尝不在人意中”.毛宗岗还通过与《史记》《西游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诸“才子之书”的比较,肯定《三国演义》为古代“第一才子书”,表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6.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指的是国画中对空白部分的留取。中国画利用“留白”来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同样,现代平面设计也可以利用“留白”的手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色彩留白”及“构图留白”两种设计方式,使设计作品获得更好的版面视觉效果。同时,“留白”中的传统艺术精神,还能够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增加平面设计作品的意境。通过将“留白”运用于平面设计中,对于创作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作品大多“若隐而味深”,含意隽永,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无不体现出他的独具匠心,显示着蕴蓄美的风采。这种蕴蓄美主要体现在“空白”设置上。空白,本是指绘画中有意用空旷的形式来蕴涵一定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这里指鲁迅诈品中根据已写而着意不写或写了却又留下许多令人联想和想象的地方,是为表达某种感情,不便或不必直说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段。它如绘画中的“虚实相生,无菌处皆成妙境”。又都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而产生景外有景,弦外有音,言外有意”的艺术表达效果,具有耐人咀嚼,意味无穷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道家象征诗论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象罔"说贯穿着"虚实相生"的思想,精确地表明了中国象征诗论是一个通过提炼精当的"言",创造生动的"象",暗示深微的"意",从而构成的"言"、"象"、"意"隐秀相成、虚实相生的象征系统。它与"易象"说、"比德"说在旨趣和价值方面各有特色,对中国象征艺术超越简单的类比,向意象妙合无垠的方向发展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有着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本文将从作品独特的艺术原则,创作方法以及艺术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再次审视这个荒诞离奇、扑朔迷离的世界当中丰富的、虚实相生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虚实相生,是艺术创作的精妙技法。在小说创作中,“虚”的重要形式之一便是“留白”。“留白”意指在运笔中出于艺术需要而有意将某一人物、场景省略或弱化,造成一定的“空白”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沈从文在《边城》中恰到妙处地运用了“留白”笔法,从而使小说产生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受。《边城》的每一节可以说就是一幅风情人物画,“留白”既是每一幅画面中的独具匠心之笔,又是画面与画面之间的无形之墨。沈从文的“留白”笔法吸取了中国绘画、书法的美学意趣,同时也得益于外国文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