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来华外宾提供便利、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在用“文本类型理论”对中餐菜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餐菜名翻译的策略,并对常用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加坡能够在三十年间创造惊人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 ,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会极具现实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的商业、贸易、加工业管理就像她的热带气候一样,充满'热气'。而保持这种局面,就需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各类经营管理人才。这为中国高中和中职毕业生选择到新加坡留学就业提供了机会。由于新加坡在经营管理方面紧随国际水平,因此,如果有机会留学的话,中国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可以选择新加坡商学院。"这是新加坡商学院驻上海办事处的箫永强先生对本刊记者说的一番话。但人们在思考一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加强品牌的建设、强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和谐观念的宣传等方面来提高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以使中国饮食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其魅力。  相似文献   

5.
饮食是一个令众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的饮食博大精深,绵远悠长。满族因发展历史进程曲折,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满族先民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地域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满族在继承女真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上又融合了...  相似文献   

6.
饮食文化是每一个国家都必不可少的文化板块,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随着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饮食文化亦随之交融,推陈出新。而饮食作为一种文化展示,在近年来的各种展会上也是大放异彩。我们通过对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观察,得出了一系列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对比。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以往研究者较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本文拟以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海南老爸茶、海南咖啡、千层糕等饮食文化事项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一是饮食文化并非只是中国向东南亚的单向传播,也有东南亚向中国的传播,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二是某种饮食文化由中国传播到东南亚或者由东南亚传播到中国之后,被传播地并非全盘照搬、一点都不做变动,而是会因地制宜、落地生根,具有一定的本地生成性。因此,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不但在传播方面具有双向性,而且在生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饮食思想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如阴阳五行思想、伦理性与等级性思想、以和为本的观念、自养自尊与趋吉避害的心态等 ,都可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可以认为 ,对于饮食文化关键词的深入探索也是打开传统文化思想大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9.
山峡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保持着与之同步及滞后的阶段性发展 ,更是在三峡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之下 ,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来 ,从而需要对之进行文化与历史的考察 ,以有助于深化对三峡饮食文化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0.
金庸小说是一个文化长廊,具有民族特色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阴阳八卦,在小说的刀光剑影中熠熠生辉。而儒、道、释、墨、兵、法各家的精髓融会贯通于小说创作的始终。金庸武侠小说只能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仅就其中对中国酒文化、饮食文化,特别是江南饮食文化的描写,就让人赏心悦目,虽然在其15部小说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描写不多,但也足以让人们体会到金庸对中国美食的至高的修为和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笑傲江湖》中的论杯和在《射雕英雄传》中的各种美食的描写,充分让人们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食不厌精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需要知道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饮食文化礼俗。本文从古希腊古典作家、欧美近现代学者以及中国学者三方面的相关研究入手,对古典文献、古希腊社会生活史、经济史著作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而了解这种饮食文化礼俗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从中也可以发现其社会政治的价值与规律的轨迹。同时,一个时代各方面的变化,不管是气候的还是政治的,都会在当时的饮食文化礼俗中得到间接的反映。研究古希腊饮食文化中礼俗也是研究古希腊史的有益延伸与补充。  相似文献   

12.
西域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西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也是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种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多源发生、多维发展的中国地域文化。其特点是多元性与趋同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动态性相结合;通融性;并且宗教信仰饮食在西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域饮食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态文化。研究西域饮食文化可以促进对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的认识,有助于保护民俗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烹饪王国,饮食文化极为发达.除了饮食烹调技艺高超外,优越的生成机制是中国饮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以及儒家的意识形态等,构成了这一生成机制的主体成分.它们从各自的方面对古代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在2009年之前,新加坡一直奉行一种介于完全的制衡和追随之间的“对冲战略”,即新加坡在经济和外交上与中国保持深度接触,却在安全和战略上与中国保持距离,以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但在2009年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之后,新加坡对华“对冲战略”逐渐失衡,新加坡开始在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追随美国制衡中国,其外交中的“联美制华”的色彩日益浓厚。新加坡对华“对冲战略”失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崛起给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体系压力,引发新加坡对中国的忧虑,而新加坡自身的脆弱性又加深这一忧虑,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诱导下,“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领导人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偏离了原来的对华“对冲战略”。这种失衡的“对冲战略”,导致中新关系恶化和新加坡自身的战略空间被压缩,最终损害了新加坡自身的国家利益。 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7,(6)
在种种制度缺陷之下,对于刚刚迈入门槛的大多数中国“高收入阶层”来说,个税申报,不仅是一个“智力”活儿,也是一个“体力”活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 WTO对中国农业和农民来说是一个机遇 ,同时也是挑战。短期看 ,入世对中国农民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对农民就业和收入的不利影响 ,所以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 ,其应对政策的出台必须及时、有效 ,才能使这种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才能使中国农民有能力迎接长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姚伟钧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急剧变化、动荡的历史时期。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社会的演变而引起的饮食文化的变化加以论述。一、饮食文化总体特征一定的饮食文化发展水平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据《三国志》、《晋书》等文献记载,魏晋...  相似文献   

18.
鄂西地区土家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于提升民族文化旅游价值,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从长远来看,土家族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特色食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意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鄂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凌风 《今日南国》2006,(19):29-29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性的茶艺活动。中国的茶艺从唐代开始便逐渐传入东南亚各地,而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新加坡虽然是种族多元化的国家,但是在各自不同的传统习俗下,各民族很多都能彼此接纳对方的风土人情,所以在茶艺文化方面,也能够以生活化的推广方式,慢慢走进异族同胞的日常生活里,茶艺俱乐部也将积极地把喝茶的风气与情趣带入每一个家庭。提到新加坡的茶艺,总少不了在新加坡市民生活中所熟悉的“肉骨茶”,因为肉骨茶是新加坡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精英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目的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分流教育,也是一种差别化的可以体现教育公平的教育。新加坡通过采取精英教育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其独特的精英教育培养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新加坡精英教育体系是一种通过分流考试选拔精英并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精英教育培养体系。中国的国情和新加坡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仍然需要再实行精英教育,但是我们的精英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通过研究新加坡精英教育的培养体系,借鉴其成功之处可以给我们的精英教育带来启示,提高我国的教育实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