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佛都金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南京的地位举足轻重。东汉末年佛教初传,金陵建初寺成为江南首寺。南朝时,佛教成为国教,建康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在中国成立的大小乘各宗派,包括三论、天台、华严等,无不和南京有关。明朝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塔,被西方人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先后十次供奉佛舍利的悠久历史,使得南京成为中国瘗藏圣物最早、最多的城市。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南京总是以复苏与振兴佛教文化的形象出现,更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复兴、研究、传播中心。可以说,南京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佛教之都。  相似文献   

2.
王士性《广志绎》说:南京“大报恩寺塔以藏唐僧所取舍利”(中华书局本第23页)。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册引用《广志绎》这条材料,亦作“唐僧”(齐鲁书社本第58页)。为了减少引用上的错误,在此略作辨正。大报恩寺的前身是建初寺,建初寺是江南有佛寺之始,建于三国吴赤乌间。取舍利者是三国时僧人康僧会,而不是唐僧,两者时间相距甚远。道宣《释迦方志》卷下《通志篇第六》:“《吴书》曰:赤乌四年(241年),有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者,行妖道也。初达吴地,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孙)权曰:‘若得舍利,当为起塔。’经三七日,遂获舍利,五色曜天,剖之逾坚,烧之不然,光明出火,作大莲花,照曜宫殿。吴主叹异,信心乃发,为造建初寺,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拉卜楞地区宁玛派洒乙昂尼姑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从尼僧的出家、修行、现状以及与男性僧众的生活对比等方面,对藏传佛教尼僧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 尼山,位于今曲阜市东南约三十公里处,相传为孔子的诞生地。山的东麓有一规模颇大的建筑群,这便是著名的尼山孔庙与尼山书院。史载,尼山孔庙始设于后周显德年间,而扩建于宋庆历三年,其后屡毁屡建,至明永乐十五年大体形成初具规模的宫殿式建筑群。又经清代的多次重修,益臻完美:殿堂、亭榭六十九间,五进院落;进正门“棂星门”向东是“观川亭”,据说是孔子观看五川汇流而发出  相似文献   

5.
尼合迈德·蒙加尼与哈萨克族历史研究贾合甫·米尔扎汗著(哈萨克族)佟中明译尼合迈德·蒙加尼(1922-1993年)是我国哈萨克族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哈萨克历史、民族、世系、宗教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尤其是《哈萨克族简史》这一学术著作在国...  相似文献   

6.
“尼壤”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进行了近十年的尼雅遗址的考古学调查和发掘工作中提出的“尼壤”地望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记载有关“尼壤”的 卢文和汉文史料,从“尼壤”和“尼壤城”的时代入手,将讨论引向深入。通过对与之相关的考古学资料显示出的规律进行比较,尝试对1996年“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新发现的一座古城遗址的时代进行了假设性的推测,并提示了它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谁放逐了索尔任尼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索尔任尼琴在苏联当局者的眼里不仅是个叛逆 ,而且是个地道的反苏分子。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一直密切监视着索尔任尼琴的言行。1980~1990年间 ,根据当时的国家档案委员会领导的指示 ,总量达105卷“克格勃”的索尔任尼琴档案被付之一炬。所以 ,世传有关索尔任尼琴事件的全部秘密也在大火中烧掉了。因此 ,许多书籍在谈到索尔任尼琴的被放逐时 ,大都是以索尔任尼琴本人的情感波折和遭遇为主线的 ,从没有谈及这放逐的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也就是它在最高层是怎么决策的。然而 ,“克格勃”的索尔任尼…  相似文献   

8.
说“尼”     
所联所尼"一语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其全文为:"共工之臣,名曰相德,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统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想,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初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晋·郭噗注云:"邹,呕,犹喷阿;尼,止也。"又《尔雅注})中云:"尼者,止也,止亦定。"郭氏认为"尼"是"止"的意思,与"定"是同义词。这一解释来自《尔雅,释估》,以后的字典、辞书,皆把此义作为"尼"的常用义收录。对《山海经》中'尼"字的解释,历代各家皆祖《…  相似文献   

9.
略论罗马查士丁尼立法王明锁,王建华罗马法是世界近现代各国民法之滥筋。而在我国,历来被轻视甚至予以否定。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罗马查士了厄立法进行重新研究,并希望它能对促进和完善我国的民事立法有所研益。一、查土了尼立法概况罗马自公元前753年建城,中经王政、...  相似文献   

10.
试论石城文化及其开发和利用周久发严中(南京曹雪芹纪念馆筹备处南京210029)(一)南京最早形成的文化乃是石城文化,它最先是以“边塞文化”出现,后来逐渐变化为“名士文化”。然而,这一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还未引起人们重视,以至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接引寺位于金堂坪对面的山上,是银厂沟风景区内从事佛事活动的地方,内有:舍利塔、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药王殿……居士住宿区等。接引寺在彭州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引寺是济麈师祖当初最早修建的寺庙之一,当初依九像被风水宝穴而建,登寺可见九峰相连。地震后位于半山的接引寺受损严重,唐代三尊玉佛毁坏,建筑除塔子以外全部垮塌。接引寺主持广和法师在地震中死亡,  相似文献   

12.
论查士丁尼     
当现代文明社会享受着法律制度带来的种种好处时,历史似乎遗忘了一个对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政治家,他就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在位)。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法典是古代法的典范,对世界各国的立法有着深远影响。他重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至今仍巍然屹立,使后人对拜占庭建筑的辉煌成就惊异称绝,叹为观止。他在位时期是拜占庭艺术的黄金时代,给拜占庭和中世纪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我国史学界传统的看法一直认为,查士丁尼是试图恢复罗马帝国没落的奴隶制的政治代表,并强调由于他的倒行逆施和残暴统治才引起了尼卡起义。这一将查士丁尼看作是奴隶制的卫道者的看法,并不符合实际。对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如何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笔者不揣谫陋,略抒管见,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撒尼人     
居住在云南省路南石林周围的20多万彝族撒尼人,和他们的故乡石林一样,同样闻名遐尔:  相似文献   

14.
黄前明 《理论界》2008,(9):196-198
赛义德·贾迈勒丁·阿富汗尼是伊斯兰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泛伊斯兰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也是伊斯兰现代政治改革运动的创始人,在伊斯兰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阿富汗尼的泛伊斯兰主义运动产生于近代伊斯兰世界面临存亡危机之时,他的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应是广义的,他倡导的伊斯兰改革是在内部配合他的泛伊斯兰运动,二者紧密联系,所以很有必要把他的伊斯兰改革和复兴思想囊括在内。此外,泛伊斯兰主义运动实践原则,以及它对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斯兰复兴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后续影响,都是研究阿富汗尼不该忽视的地方。当然在评价阿富汗尼的泛伊斯兰主义运动时也要客观公正,要注意它的实际面和乌托邦面。  相似文献   

15.
突厥如尼文字起源的讨论发端于这一文字被发现后不久。解读文字后 ,讨论更加热烈。先以“阿拉美文变种”说立论 ,继以“阿拉美—‘旧粟特文’”佐证 ,几经论证渐趋定论。本文将突厥如尼文字与腓尼基文、希腊文和阿拉美文进行比较 ,指出它们之间存在借制关系 ,进而对突厥如尼文字的起源及其象形—表意符号等提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林立 《西域研究》2023,(1):132-141+172
布达拉宫藏一尊波罗朝铜宝冠佛像上有梵文和汉字铭文,据造像风格和梵文字体可确定其年代为10世纪。根据汉字铭文,这尊造像是10世纪高昌回鹘时期安西开元寺汉僧惠超在那烂陀寺所造,证实了唐代和高昌回鹘时期安西开元寺的存在。“惠超”的名字题刻曾见于库木吐喇石窟10世纪高昌回鹘时期的76窟和GK7窟,有可能和铭文中的惠超是同一僧人。10世纪时,惠超法师从安西至天竺那烂陀寺可走“西域—葱岭—西北印度”的传统丝绸之路与“于阗—吐谷浑旧地—吐蕃—尼婆罗道”两条路线。  相似文献   

17.
政党外交在推动构建中尼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尼泊尔政党外交已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局面。在实践中,对尼政党外交积累了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政党外交方式增进尊重和认同,把握政党外交的双重属性以及深化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左翼进步力量的友谊与合作等宝贵经验。未来对尼政党外交仍需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互学互鉴的原则,着力打造中尼政党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尼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罗燚英 《学术研究》2023,(10):118-126
通过集中讨论唐代恒山慧炬寺所立四通石刻,追溯慧炬寺立寺前北岳地方社会与佛教发展情况,聚焦慧炬寺肇创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可以看出,慧炬寺虽创立于唐,但其创建佛寺的信众基础和宗教土壤却是植根于汉末以来河北佛教的历史发展。慧炬寺肇创是北岳地方社会中上层善信推动的结果,该寺在建立伊始就确定农稼立寺。不过,揆之碑刻可以看出,在慧炬寺的发展中,其信众中周边方镇军管手工行业中属于武职身份的管理官员,尤其是中下层管理者,特别引人瞩目,这一群体构成了慧炬寺延存的重要外缘。  相似文献   

19.
寺院种类     
平常谈到寺院名称,都简称某某寺、某某院。其实凡是寺院,都有它的宗属,并且全称往往是四个字。上海的“静安古寺”,据我看,这个“古”字是后人改的。南京的“灵谷寺”,原来应该为“灵谷禅寺”(据《金陵胜迹志》),于右任书写寺额时,漏掉  相似文献   

20.
“尼礼”,即按尼姑的丧礼殡葬,在正史中仅见于北朝出家皇后的葬礼。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墓志中反映的尼姑丧礼进行分析,可发现尼姑的丧礼因人而隆杀不同,具体仪式与常人无别。尼礼异于世俗丧礼的地方,在于生前为尼,死后葬在尼姑聚葬之地。北朝尼礼的出现同佛教在北朝的流行密不可分,也与北朝丧礼等级的不断细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