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歇后语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语言本体方面,从语义学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以人物歇后语作为研究对象的论文论著更是少见。本文就从语义学角度入手,来解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构成。并根据人物歇后语的复杂来源,发掘出人物歇后语歇面部分的认知域里面负载着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内涵。从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形象、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性格、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品质、人物歇后语的歇底部分凸显着人物发生过的事件这四方面入手,去解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构成。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歇后语,论述了其定义、产生、类型、特征与走向,得出以下结论:(1)网络歇后语的类型可从“谜面”、“谜底”等角度来划分,除了喻意歇后语、谐音歇后语以外,还有更能体现网络歇后语特点的类型;(2)网络歇后语具有互动性、语境性、娱乐性、时效性等特征;(3)“绿豆涨价——豆(逗)你玩”等网络歇后语较之“豆你玩”等所谓新词语更能让人接受;(4)网络歇后语的生成路径为网络资讯+传统歇后语(“谜面”+“谜底”)一网络资讯(浓缩为“谜面”)+传统歇后语的“谜底”;(5)应注意规避网络歇后语创作的粗俗化倾向,使之走上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如隐喻、转喻等炙手可热。歇后语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现象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在"内涵外延传承"这一新兴认知理论框架指导下,将汉语歇后语分为隐喻式歇后语和转喻式歇后语,通过分析这两种不同种类的歇后语,对汉语歇后语的内在机制和认知过程进行研究,试图为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法角度分析了一类别具特色的新兴歇后语——影视片名歇后语的结构特点,并且从歇后语的本质属性出发论证了它作为歇后语的合理性,还从修辞角度揭示了它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歇后语是汉语独有的、有较强语境标记的修辞格。对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读者来说,歇后语属于他性的语言形式。因此,如何翻译歇后语极具挑战性。本文拟通过对《红楼梦》两全译本中歇后语的翻译进行对比,探寻两组译者在处理这种带有较强语境标记的成分时所采取策略和方法的异同,并探讨影响歇后语译文品相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歇后语分为两类,一类为俗语性表述,一类为用典.传统歇后语的理解一般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徐盛桓提出的"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理论模型为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了认知语言学的新视角,从而可以探讨影响人们理解歇后语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川方言歇后语的隐喻认知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而其中各方言区的歇后语尤为引人注目。长期以来,对方言歇后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语言修辞层面,而文中拟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对川方言歇后语进行解读并着重指出其认知功能和语言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短语。客家歇后语数量多,内容丰富,大部分客家歇后语是与本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具有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具体表现在客家歇后语有农业特色;体现客家方言特点;反映客家的饮食文化;映射客家风俗文化;看出客家人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顺应论对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不断进行译语选择的过程,译者应根据歇后语的不同类别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其译文顺应源语和目的语语境的各个方面,以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尝试对闽南文化特有的歇后语进行语义认知阐释。文章首先梳理了闽南方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视角,指出当前在闽南歇后语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则从先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入手,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整合网络,选取九条闽南语特有的歇后语,对其认知动因及意义建构进行深入解析。研究发现,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闽南歇后语前后两部分进行整合网络构建,对闽南歇后语的语义认知提供较强的阐释力,同时为闽南歇后语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是一种熟语,从性质上说,它是从隐语演化而来。在汉语里,歇后语由于它形象,诙谐和活泼,表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色彩,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用。歇后语的形象性是建立在巧妙的修辞手法和严谨的句法结构基础之上的,所以,研究歇后语离不开修辞和语法分析。一、歇后语的修辞歇后语有两类,一类是“截后语’域“缩脚语”,一类是“俏皮话”。所谓“截后语”是歇后语的早期形态,保留着隐语的痕迹。这类歇后语是利用成语的构造,只说出一个成语前面的部分,隐去后面要说的部分,例如,《尚书》里有“惟孝友干兄弟”的活,陶源…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对它的兴趣。歇后语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对歇后语的界定、分类和主要特征作了说明,论述了前人对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探讨了歇后语理解中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为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四。认为,复杂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策略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以作为ERP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汉语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体,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提高对歇后语的翻译能力,必须认真研究歇后语的翻译标准.文化"传真"作为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歇后语翻译,只是翻译实践中要注意对文化"传真"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从微观角度对歇后语的语面和语底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考察 ,探讨二者之间语义关联方式的多样性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词义关联和句义关联二类 ,其中又包含多个细节情形。试图通过揭示歇后语的微观语义关系 ,找寻歇后语语义生成的普遍原理 ,并通过这个原理从侧面解释歇后语趣味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歇后语是汉民族独具特色的一种词汇现象。民族性是歇后语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使用上,就是运用大量具有民族特点的语言材料来构成歇后语。其中,有不少歇后  相似文献   

16.
歇后语释义过程中所使用的连接被解释条目和释文的语言学术语———释义用语的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歇后语词典的整体价值。然而,目前歇后语词典释义用语的使用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现象,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比喻”“指”的泛用和混用;“比喻”“形容”的混用。为准确运用释义用语并实现它应有的价值,需要真正了解歇后语的认知语境,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歇后语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之间最佳关联点的关联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句节俗歇后语。重五日即温州四季八节中端午节的习称,因是日恰逢农历五月初五,二个五相重,故名。旧时,温州重五之日的活动十分丰富多彩,有赛龙舟、划台阁、系长命线、吃粽、吃  相似文献   

18.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3,(12):101-103
“外甥打灯——照旧(劳)”“狗挑门帘儿一嘴巧”……歇后语在北京由来已久,并深受北京人的喜爱,挺至曾出现过以北京歇后语为题的相声段子。一前一后,音调押韵,意思照应,义夹杂着北京人生活中特有的幽默,言语中不时露出一两句歇后语,既形象又体现了说话人的机智,短短的歇后语承载了太多北京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中有一种类似汉语歇后语、能表达双关和幽默的语言形式:Tom Swifties。它的语义建构机制与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采用谐音法、语义双关法、拆字法以及典故法等基本语义建构模式。由于它和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以将其翻译为"英式歇后语"。对Tom Swifties语义建构机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这种幽默手法。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作为汉民族语言中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构成文章和演说“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重要语言因素。随着语言学研究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展开,歇后语这个蕴藏丰富的宝藏正在被大量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我们民族的语言。因而,探讨歇后语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就成了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歇后语的特点——集体性、变易性、稳固性、形象性和通俗性1.创作的集体性经常听见有人问:歇后语有没有作者?这个问题似乎幼稚,但问得好。他问的正是歇后语的一个特色,这就是歇后语创作过程的集体性。劳动人民诚恳朴实,开朗乐观,幽默风趣。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彼此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