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唱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的传布,悄然渗透入青海藏族民歌之中,不仅成为民歌的重要内容,还影响着民歌的叙事方式,强化其社会道德规劝的功能.但,青海藏族民歌并不是被动的承受者,也反作用于藏传佛教,起到了促进藏传佛教民间化、大众化的作用,更成为藏传佛教自身道德建设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世俗化是宗教发展的历史趋势,它意味着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淡化,宗教活动领域缩小,宗教的社会影响减弱,宗教的价值观念失落,以及宗教意识趋于科学和理性.藏传佛教的世俗化由来已久,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技术文明、市场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入文主义思潮的渐入,其进程不断加快.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必将带来藏族传统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及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藏传佛教思想对藏族婚俗有着很大的影响。甘孜县藏族的婚礼程序中随处可见藏传佛教的影子,从说婚到完婚,礼物中不可缺少的哈达;祭坛时藏传佛教的“三白”牛奶、酥油、酸奶;认为结亲之日若大雪纷飞是幸福美满的吉兆;新娘到门口象征性地喝一口牛奶;用系有白羊毛的松树枝蘸着掺有牛奶的水向上中下弹三次祭祀诸神等。这一切郜表示新婚夫妇幸福甜美、万事顺愿、喜庆有余。这些婚俗文化反映了当地纯朴的民风民情,并以其独有的风格展现了甘孜县独有的婚礼程序以及在这些程序中根深蒂固的藏传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量的情歌材料证明:藏传佛教影响到藏族“拉伊”的思想内涵、歌词结构、局部特色、创作过程,影响到“拉伊”创造者的世俗行为和心理活动。藏族人民酷爱宗教与追求爱情并不矛盾,当代藏族歌曲创作应该从藏传佛教入手,探究藏族人民真正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了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的现状。近年来,区内藏传佛教复兴的趋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对宗教的需要程度明显更高。在世俗化趋势下,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主要集中在生老病死等人生事务上,民俗信仰的成分很大。它能解决的不是社会发展,而主要是通过补偿、整合和世俗干预等机制来解决个体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劳作等形成的。对藏族的民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藏族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解。在对藏族民歌的特点了解基础上,对藏族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何进行藏族民歌传承的建议,以此来达到促使藏族民歌更广泛流传,让人们所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煨桑作为藏族文化习俗,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云南藏区在煨桑材料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多样性,煨桑仪式差异明显,并不断演化.藏民对煨桑材料的选用,以其功用为原则,同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煨桑植物的采集还遵循了生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寺院教育与藏族文化及藏区现代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寺院教育作为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不仅在藏族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也将对藏族现代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文章简略论述了寺院教育在藏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并就寺院教育对藏族现代教育的影响问题作了探讨。旨在批判地吸收寺院教育中的合理成份 ,为发展藏族现代教育 ,促进藏区社会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于藏族情歌所蕴含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信仰习俗、审美观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认为藏族情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它进行广泛、细致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对藏族民俗民风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自元代以来不断传入内地。到了近代,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宁玛派同时在上海流传,开始在上海产生影响。本文即是探讨藏传佛教格鲁源、宁玛派在近代上海流传、发展的情况,以及藏传佛教在上海文化教育方面的行迹。 相似文献
13.
14.
西夏的藏传佛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乃至整个西夏文化影响很大 ,而西夏对于藏传佛教的东传又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夏接受并发展藏传佛教有其民族渊源和历史基础 ,受到西夏和吐蕃两个民族政治关系的影响。西夏的藏族僧人数量较多。现有各种资料表明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发展大抵以河西走廊为重点 ,并逐渐向西夏腹地延伸 ;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 ,主要是在西夏中后期。设立帝师是西夏僧官制度的重要特点。新发现的文献表明 ,早在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八思巴为帝师 (1 2 6 9年 )一百年前 ,西夏就开始封设帝师了。西夏时期的文献出土、发现很多 ,其中不乏藏传佛教经典。西夏故地 ,还发现了大量藏传佛教的绘画和雕塑。藏传佛教对西夏的佛教建筑也有显而易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门巴族同藏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佛教在门隅的传播有近千年的历史,因而藏传佛教对门巴族社会发展和宗教信仰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原西藏地方政府是以政教合一的形式统辖和治理门隅地区。由于门巴族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也使门隅的藏传佛教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后出现了迥异的女性观,其关于男女两性的基本观点虽然趋于两极化倾向,但是,女性包括出家的尼僧在藏传佛教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耕民俗的起源与农业文明同步,诞生于原始信仰基础之上。这种古老的信仰乃是西藏农耕民俗发展的主流。西藏农耕民俗的产生与农耕季节联系非常密切,它主要发生在开耕播种与开镰收获的两个阶段,往往以民间节日的形式出现,在集体记忆和集体活动中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