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养老或称"居家养老",应当说,是我们民族的养老方式.拿北京来说吧,老辈儿就有"四世同堂"的传统.好几代人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小辈儿共同照顾长辈,可谓"一方有事,八方支援"啊.四合院,门挨着门,很自然形成一条胡同.胡同有胡同自己的文化,谁不孝敬老人,在胡同里走路都抬不起头来,掐指算来,也许是好几十年前的往事了.  相似文献   

2.
《北京纪事》在1997年连续三期刊登了王伟新先生写的"京城胡同抢拍记"系列--"三进椿树林"三上过街楼"三过状元府"。胡同、四合院是古都北京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一些看似很平常的胡同和四合院没准就是某位名人曾经的居所,光椿树林地区就聚集着许多京剧名角的故居--尚小云故居在椿树二条、余叔岩故居在椿树小头条、荀慧生故居在离椿树胡同不远的山西街……7年的时间过去了,上面提到的三个地方,现如今还有没有那些名人的遗迹或受社会关注的古迹了呢?2004年春天,我带着这些问题重新走访了这三个地方。  相似文献   

3.
北京前门外的施家胡同里有座"袖珍小学"--施家胡同小学.在那小小的两进四合院里,满装着我们的童年梦想,它就像一条漂洋过海的小船,曾经载着我们走过很远.  相似文献   

4.
Wendy 《北京纪事》2014,(11):68-71
豆角胡同是北京的一条老胡同,离南锣鼓巷不远。南锣鼓巷火了,知道豆角胡同的人却不多。穿过一条条弯曲的胡同,有不少人打听豆角胡同是去找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那是刘芳的家,也是她和丈夫开的一家啤酒屋。刘芳和卡尔是北京城里最早开始做手工鲜酿啤酒的,刚开始他们没有想过要开店,完全是凭着对鲜酿啤酒的喜爱自己做着玩的。  相似文献   

5.
黄邦寨 《社区》2005,(14):59-59
我已经完全失去了曾经生活过的北京记忆,这是一件很心痛的事。我来讲一个故事陈述这个痛。我参与保护过一处四合院,是西城区梦端胡同45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四合院。之所以没有成为大杂院,是因为有高干家属住在里面,得以幸存。我本来不知道这个四合院,有一天,高干家属七转八弯找到我求救,说这个四合院要被拆了。漂亮的四合院里长有一株不知年代的丁香树,树身粗壮枝繁叶茂。这树生长极慢的,长到这么粗壮需要几百年。长了这么多年的丁香树都要毁掉,怎不心痛!我给市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领导能够干预这件事情。领导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金融街开发…  相似文献   

6.
北京东城区有条前厂胡同,位于东四和灯市东口之间,和周围一些又宽又直的胡同相比,前厂胡同很不起眼,路面狭窄,汽车无法通行,从东口走进胡同,要拐两个弯,路面才打直。胡同里有个5号院,是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一进院门,是个细长的小过院,也叫外院,三间南房;由外院过一道中门进入主院,主院里有北房(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都有  相似文献   

7.
鲁忠民 《社区》2001,(3):62-63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于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8.
江菲 《社区》2004,(5):46-48
“一个人得了小病就把他杀了吗”华新民逛院子,特别要看看厨房和卫生间,还要拍下来。她要让那些攻击四合院的人看到:四合院不是又脏又乱,而是安静又舒适的。人们为什么不去想四合院变成大杂院的根源?她不停地问我:如果四合院依然像以前是一家一户的,怎么会有私搭乱建?如果人住多了,有关部门重新安置,又有谁会愿意一家几代挤在小窝棚里?老人们回忆,解放前,胡同里是没有公共厕所的。院门一关,四合而居,家家有一口上水井,一口渗水井,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有的老宅院的澡盆和厕所已用了近百年。“文革”中大批人口迁入这些老院子,房子不够住,于是…  相似文献   

9.
傍晚时分,我在千竿胡同5号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里见到了画家陈溪峋,他身着中式对襟白衫,身材魁梧,神色淡定,给人一种亲切、可靠之感.  相似文献   

10.
若说北京的胡同,哪条流淌的洋腔洋调最多,我的答案是位于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钟鼓湾胡同。不是忽悠,我敢说在这里游历的人,二三十人中,准保有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白皮肤、蓝眼珠的外国人。我问在钟鼓湾胡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位老大爷为什么?老大爷没有回答,只是告诉我自改革开放以后,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外国人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一是喜欢钟楼鼓楼这两座古建筑,二是喜欢胡同里的四合院,三便是喜欢胡同里的京味餐饮了。  相似文献   

11.
德国人米夏自称自己就是个北京的"胡同串子"。他渴望穿越时空的隧道,感觉仿佛前世就来过北京的胡同。他每来一次北京,总有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和哀伤,看到一条条胡同和一个个四合院的消失,他说:"我曾经在废墟前流过眼泪。中国人愿意选择更舒适和现代的生活,这无可指摘,只是希望这座城市的古老文明不要消失得太快。"米夏只是一个中年白领,他将收入中相当一部分都用来收藏中国文物,随着时间积淀的增值,这些文物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价格了,但他从来都是只买进不卖出。他那100多平米的住所已经摆满中国各种文物,但他一张画一片纸都没有卖过。  相似文献   

12.
走进"羊肉胡同七号" 一进门正对服务台,其实就是收款台.左右手两堂饭厅,左手饭厅偏大,能容纳20来桌. 我们早早电话预约了位置--羊肉胡同七号.每个座席都标着胡同门牌,比如大羊坊三号、羊市口五号、羊坊店九号等等.  相似文献   

13.
<正>舒了先生出生在宣武区龙爪槐,是个地道的老北京。1951年,舒了考入北京铁路部门,1991年,由北京铁路西山疗养院退休。这期间,酷爱文史的他,自学了《中国历史》等文史课程。学习中,他认识到祖国悠久历史的灿烂辉煌,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1966年的一天,舒了上班路过宣武门,看到宣武门城楼正在被拆除,他意识到,北京的胡同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他想到,北京的城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胡同、四合院没有了,那将是北京历史文化一个不可挽回  相似文献   

14.
正地图刚刚完成不到一年,可怎么看,它们都像是年代久远的"古董"。这30份卷成筒状、裹着报纸的地图,每张足有一开大。抽出一份摊开,泛黄的纸面上,黑色墨水的笔迹,密麻麻地画着北京二环内,曾经的胡同区、老字号、四合院原址,甚至颇为写意地标出了现存  相似文献   

15.
范范 《今日南国》2008,(2):70-71
范·霍亨德普·米拉娘家在荷兰.杨大爷叫杨宝禄,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在两人牵手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老胡同见证了这位荷兰贵族小姐到北京平民媳妇的独特经历,见证了一段从一见钟情到白头偕老的爱情故事.而两位老人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如今也成为胡同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用杨大爷的话来说:"早已老头老太,依旧青梅竹马."  相似文献   

16.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它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正规的胡同,集中在皇宫附近的东西两侧,沿街道由南向北整齐地排列,其中居民多为皇亲贵族。简陋的胡同,大多在离皇宫较远的南北两个方向,其中居民多为商贾平民。 胡同中的主要建筑,几乎全是四合院。这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对称形式围在一起构成的封闭式建筑。根据其中居民社会地位的高低贵  相似文献   

17.
汉文 《北京纪事》2015,(11):37-41
在北京前门一条胡同里,一处四合院中建了好多低矮的平房,顺着曲里拐弯的小巷,走过四五户人家,在最里面的两间房中,记者见到了98岁的王先明。  相似文献   

18.
提起四合院。30多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以为然,不就是北京胡同里那些低矮破烂的平房大杂院么,有啥好的,不拆留着干啥?其实北京四合院可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朵奇葩,历经元、明、清、民国时期,曾有过经久不衰的辉煌历史。只是从50年代以来,新式建筑的大规模兴起,四合院才走向了衰落。然而住过四合院,特别是居住过60年代初期以前四合院的人,提起四合院,无不为之感叹,离开的会常常思念,一种怀旧思绪油然而生。 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民宅,它是由东西南北四面形成一个口字形状的庭院。标准的四合院有着严格的布局,门楼、影壁、外院、内院、垂花门、正房、厢房、廊子等,井然有序。北京四合院强烈地体现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尊卑有序的理念,讲究对称、自成天地。这不仅表现在院落的大小、房屋的高低、门楼的型制等等外部设施上,而且表现在内部的功能和使用上。 北京的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分。大四合院以王府、高官和富豪私宅为代  相似文献   

19.
1949年2月,董必武率领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华北人民政府从石家庄进驻北平,他全家随即搬进了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的一座四合院。董老和家人住在北院,警卫员柳志清等一些工作人员住在南院。  相似文献   

20.
胡成 《社区》2012,(11):32-33
北总布胡同24号,旧时门牌三号的。是一宅两进的四合院。庭院里种着一株合欢树,北京人称之为马缨花树。初夏时分,真如马缨般丝丝缕缕的合欢花,团簇着粉红脂白。随树冠探向庭院之外,若有若无的.随风淡淡清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