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其独特、生动、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步伐,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自1996年云南省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尽早实现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先进文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江明 《学术研究》2001,2(1):25-30
搞好民族文化建设,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的理论高度去审视民族文化,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文化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本身、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唐德彪 《云梦学刊》2004,25(2):48-50
由于过分地受到经济效益的驱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民族文化建设往往被忽视,因而严重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以确保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建设的纯洁性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中共云南省委结合云南的实际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本文论述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关系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过程,也是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将推动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哲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发展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影响重大问题的解决。民族文化的哲学研究重点是分析民族文化模式内的要素之间的关联状况,提出民族文化建设的理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地区受自身的地理条件的影响,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仍处于低层次水平,存在一些问题: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不足,社区职能的定位不准确;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投入资金不足;人员素质低,服务相对滞后。因此,加强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本文着眼于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现状,针对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创建新型的民族地区社区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化安全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文化安全的视域下重新省思民族传统文化,理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民族精神、身份认同、国家软实力和文化生态等视角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期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安全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维度如何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与各种文化表现形态共同构成民族文化体系。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各种文化表现形态起到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表现形态作为民族精神的表象世界,反映和体现了民族精神。在全球化形势之下,既要弘扬民族精神,又要加强文化建设,由此实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国作为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在语言推广的同时推广民族文化,不断增强其民族文化的辐射力。本文以韩国的语言文化推广策略为切入点,梳理了其在提升民族文化辐射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韩国的语言文化推广策略为我国语言文化推广工作提供的借鉴主要有:推广工作的持续高效发展需要法律保障;应注意推广对象的多元化与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要提高国民的语文修养和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国民的汉语言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公开与翔实。  相似文献   

10.
在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中,为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可行性的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其中定位准确是关键,动态地理解文化传统是基础,而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其寻找现实生长点则是当务之急。这需要我们把传统文化放到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地理空间中来把握,同时也要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因此,“发掘”、“重构”和“输出”的发展战略应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根本方略。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的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对于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推动国家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从对国学的提倡到"整理国故"运动的开展,即是面对西学的强势拥入所进行的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捍卫与自救,并由此呼应救亡图强的时代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国粹"及其与守旧、保守相关的因素被排斥,认为国学在西学的冲击下行将消亡的悲观论调被指责,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观点也未被认同,将"国故"视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或可以担当复兴中华文化"大业"的盲目情绪同样被否定,人们更愿意将"国故"或"国学"限定在学术研究范围内,以"学无中西"的视野,将"科学方法"与整理国故联系起来.时至今日,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形象与当初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若再倡国学,则不应失察于以往人们对国学的争论及结论,更应重视不同时代的不同语境.  相似文献   

13.
梅卓的写作因其独特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想象在藏文化热潮中卓然不群。她对藏文化的再现,有自己独特的想象路径,即:其一是在生死爱欲中反思历史,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集体主体性和对狭隘民族主义的超越;其二是通过话语转换,使藏文化传统融入城市写作、女性写作,在拯救失落的现代爱情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爱情的悲剧性。此外,梅卓小说渲染藏文化的神奇魅力,富有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14.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是 1939年 3月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的需要颁布的。这一《纲领》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 ,应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象征、民族之魂、民族生命之原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魂 ,是争取民族独立、战胜一切侵略者之奋斗精神 ,是实现民族团结统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之凝聚力 ,是建设现代化中国之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印少云 《学术论坛》2005,3(6):33-36
在近代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下生成的国民意识,是国民外交产生的前提,而国民外交反过来促进了国民意识的巩固和沉淀。  相似文献   

17.
民族英才人物是民族的杰出代表,可分为传说中的文化英雄和“现实中”的杰出人物。前者包括上古神话和后世“神化”的人物,后者主要指历代的王侯将相和政治家、被世代尊崇的圣贤以及来自民间的杰出代表,这些人都在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革命党的地位 ,把革命作为中心任务 ,争取、动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新中国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为争取、动员、团结全国各民族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 ,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进行了艰辛的创新。理性地探讨民主革命时期 ( 1 92 1— 1 95 6)党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 ,在新世纪里对党史及其民族政策的教学、研究和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创新的前奏 ( 1 92 2— 1 93 7) :党对民族“自   治”理论的认识及初步实践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和综合国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提高有赖于民族精神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先初 《船山学刊》2007,1(4):180-184
张君劢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首先是从对国人之民族意识善的考察入手的.他把民族意识的普遍缺乏视为国人思想上的最大缺陷,进而认定其为近代以来民族建国运动屡遭挫折的总根源.为此他提出了培养"中华新民族性"的命题,并在此一命题下提出了自己的具体构想,旨在通过国人的民族意识之培养,实现近代民族国家之建立.张的有关思考及其构想具有文化民族主义的特点,其民族国家的总体取向体现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要求,其缺陷在于,在民族主义名义下提倡对现存国家的忠诚,民族主义易向国家主义滑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