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中国统计》不求最好,但一定越办越好。谢谢您对《中国统计》寄予的美好希望。套用您的一句话:我们的编辑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最大限度地去追求这种优秀,并将之投入到《中国统计》的每一期中。我们将应您的要求,努力去组织几篇这样的稿子,请等待一些时日。编辑:您好。我是一名基层统计工作者。记得刚开始,有人问我是做何工作,我说做统计,大都作不解状,那份尴尬,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大多数人,知道会计是怎么回事,对统计却几乎一无所知。在城市如是,在乡村则有过之。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我在…  相似文献   

2.
去迎接那一片辉煌刘接红编者按:刘接红同志既是本刊的热心读者,又是一位积极投稿的作者.在《江苏统计》创刊十周年之际,她寄来了一封充满着热情和希望的信,信中既肯定了《江苏统计》的成绩,又诚恳地指出刊物的不足之处.本刊现将此信发表.望大家一读.我们热切地希...  相似文献   

3.
情牵数字     
为一名统计工作者,也许是出自职业习惯,日常生活中,我十分留意与数字有关的轶文典故、诗词佳句,细细琢磨,有些竟也十分的有趣,虽然未必与统计工作有什么关系,但对于我们这些对数字情有独钟的人来说,倒也平添了许多亲切感。如相传有一首描写春天生气勃勃的数字风景诗曾这样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应该说,这首数字诗上连用了10个数字,将江南水乡的一片美景写得跃然纸上,看后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统计工作者来说,则更将其丰富和深化了。据说有两位爱好对联的统计工作者相约去看戏,当听…  相似文献   

4.
读者朋友们 ,作者朋友们 ,捧在您手上的这期《统计与信息论坛》是我们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她承载着大家对统计科学研究事业的一片真情 ,记录着我国统计科学研究的坚实步伐 ,也记载着她自己的成长历程。苦苦思索 ,滴滴汗水 ,都凝聚在这既轻飘飘又沉甸甸的一本期刊之中。老朋友们会惊奇地发现 ,噢 ,《统计与信息论坛》今年变了新面孔 ,打开内页 ,同时您也会发现变化的远不止封面设计与开本大小 ,更主要的是内容上的专业化 ,正是完完全全的新瓶装新酒。新朋友们如果过去未曾阅读 ,那么就请您给她关照 ,给她关爱 ,极有可能她与您携手会走进一个…  相似文献   

5.
《科学推断》(ScientificInference)是英国学者杰弗里(Sir.HaroldJeffeys,1891—1989)众多专著中的一本,它和作者的另一本著作《概率论》一道,被认为是新一代统计工作者及任何有志于研究科学推理的人士不可不读的好书。学术界现在一般认为,杰弗里对近几十年来贝叶斯学派的重新兴起贡献很大。本文旨在对该书作一评介,希望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珍惜机遇努力耕耘——新春寄语本刊编辑部时光如水,稍纵即逝,在紧张的工作中,一九九七已从我们身边走过;在这寒意还未褪尽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一九九八。值此新春来临之际,我们首先向您,向长期以来热忱关心和支持《统计研究》的读者和作者,向统计界...  相似文献   

7.
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饰了这么漂亮的题目,可能只是这一、二年来自己心中的牢骚,或许也可将之视为统计人的心灵改革。促成此题目最大的动机是希望能提振统计的风气,因为无论是政府或公务单位,有许多同仁私下与我聊天时,皆认为时下统计的气氛日益低迷,甚至在学校也经常面临学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编辑去语     
《中国统计》一段时间以来,陆续刊登了有关统计改革方面的文章,得到了广泛的好评。7月中,我们会同四川省统计局,召开一个统计改革专题研讨会,也非常成功。可以看出,这个话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项工作,也从来没像今天一样引起重视;广大统计人的愿望,也从未如此强烈。因为如此,《中国统计》愿意提供一个牢固、公平的平台,为更多致力于统计改革研究、探索的有识之士展现聪明才智,也为中国统计改革事业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我们的责任。希望读者继续支持、鼓励我们,并把你们的愿望、声音传递给我们。编辑去语@张玉妹!本期执行编辑…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读者来言期盼不再困惑——读《思路决定出路》等文章有感个人认为,《中国统计》2004年第10期是一期精品刊,原因在于在这一期上同时刊登了《思路决定出路》、《统计体制非改不可》和《一个统计工作者的困惑》等三篇很有阅读价值的文章,且三篇文章的题目都被列在当期杂志的封面上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解码(四)生命进化知识解码(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论证据 进化论的科学及统计上的证据,主要有下列几项。 第一、遗传与突变:遗传学告诉我们生物的基因是固定的,可历代相传,经过无数次的细胞分裂而不改变。但这固定却不是完全绝对的,偶然间某些基因会突然发生改变,成为与原来不同的新基因,因而产生与亲代略异的个体,并将它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化称为突变,不但在自然界中可以发生,在实验室也可经由刺激(光、紫外线、或其他化学物品的作用)引发,此为进化论最重要的证据。近来遗传学的研究日新月异,探究的理论有族群遗传学、基因流变、重组、适应性及变异性等,统计在遗传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中等统计专业和本科统计专业电视函授学习,我们开辟了这片小小的园地,陆续向您提供各科学习的轴导材料和复习题.希望她能帮助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我们和海关总署统计司的有关领导和同行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我们发现《海关统计工作与研究》办得很有特色,特别是每期目录页的“统计精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经了解,许多句子都摘自《中国统计》,为把他们的阅读所得与读者朋友分享,现予选载。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把您的阅读所获、所思及时反馈给我们。(联系方式见《中国统计》目录页。)关于数字、信息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主题就是统计数据。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信息是市场经济的主角。看似枯燥的统计数字,实则是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它们渲染着企业的辉煌旋律,演绎出行业的高远意境。“洁净”的数据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统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统计信息的表达应浅显易懂,友善,容易亲近,让一些非统计人也很容易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应该拥有上、中、下游。上游收集背景资料以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中游利用统计方法来解读、推敲答案;下游给统计结果以生命,提供有意义的结论以方便领导决策。  相似文献   

1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初夏,美丽的蓉城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来了中国统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海峡两岸及香港统计科学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这是全体统计人都为之欢呼雀跃的大喜事.四川省统计局有幸承办这次盛会,我们感到十分光荣.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四川省统计局向不远千里来蓉的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统计学会的各位领导,向来自台湾的韦端先生、来自香港的何永煊先生以及其他各位先生,向各地、各部门统计学(分)会和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以及全体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教育统计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粟琴 《中国统计》2005,(3):33-34
许多读者反映,希望能刊登一些反映行业统计方面的文章,这也是我们的希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只有百业兴旺发达,整个国民经济才能生机勃勃 。从统计来看,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行业统计已经大体上被削弱殆尽,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统计行业建设尚在艰难中前行。为了推动行业统计的改革和建设,我们特别增设了“来自行业”栏目,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这个栏目,踊跃参加,提出观点和建议,发表高见和经验,谈谈体会和感受。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栏目办好,并且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5.
宇宙有什么 宇宙如何形成与发展?自然界物质基本性质为何?人类在无垠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许多人心中的好奇与疑问,为解此困惑,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以科学方法及哲学解释来寻求答案,其中伽利略、喀刻卜勒和牛顿成功地运用数学来强化他们对宇宙现象之解释.伽利略曾说过一段话,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数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崇高威信:"要了解‘自然'这本书,须先学习理解书中所用的语言,并逐字阅读;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的文字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图形,没有数学,人类是无法领悟任何一个字汇的;没有数学,人类将徘徊在漆黑的迷阵中".数学离不开数字,而数字又是统计的生命,透过统计数字来解码宇宙万物与物质基本性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我们和海关总署统计司的有关领导和同行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我们发现《海关统计工作与研究》办得很有特色,特别是每期目录页的“统计精句”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经了解,许多句子都摘自《中国统计》,为把他们的阅读所得与读者朋友分享,现予选载。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把您的阅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张玉妹老师:您好! 很高兴认识您,虽然我们未曾谋面,只是从电话里,从文字中结识,但这实在是一种缘份。 那天接到您的电话,很为您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拜读了您下基层采写的文章、给读者的回信,又深为您的精彩文笔、灵气和率真所折服。 张老师,我想,您的生活一定紧张又充实。每天游弋在稿件之中,与来自四面八方的作者笔谈,然后编辑成文。这些文章或博大精深、或妙趣横生、或信手拈来、或深思熟虑,当您们用苦心和才力,打造出一期又一期杂志时,那份快乐自是不言而喻的。而作为读者的我,总是盼望新一期杂志早日到手,感受…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基层乡镇统计工作人员,《中国统计》是我最喜爱读的杂志之一。通过细心阅读,我发现每一期的《中国统计》都有新的进步,不论杂志版面栏目设置、还是稿件质量、装帧设计,都是一流的。她的实用性、指导性,对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大有裨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贵刊架通了一座沟通读者的桥梁——《编读往来》,为广大读者开辟了一块畅所欲言、吹毛求疵的评刊园地,我对贵刊开门纳谏的做法击掌叫好!我发现,在每一期的“编读往来”栏目中,都有编辑老师写的“编辑去语”,读起来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9.
说句心里话     
在阅读<四川统计>的记忆中,大致可分为走马观花,随意浏览乃至潜心阅读三个阶段.对反映地方经济增减的文章走走看看,评论经济增长势头和发展趋势的文章潜心阅读有时还为主人助威呐喊.其实我更渴望在万变不离数字的统计文章中感受一回为数字舞蹈的佳人--语言艺术的风采.语言本可为统计数字描绘一幅田园风景,也可为统计数字梳妆打扮,成为最美的音符去奏响明天的节日与盛典.不觉衣衫不整的我,匆匆赶到统计的人群中寻找失落已久的那朵云.  相似文献   

20.
由《山西统计》编辑部与山西经济出版社财贸编辑室合办的这个小栏目,今天与读者见面了,它旨在传播新书快讯、出版逸事、编辑杂记、专家评介、读者回声、购书指南,希望它能成为您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