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4.
5.
6.
临床动物生理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性专业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动物生理生物化学实验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技术已呈现出自动化、模块化、电脑化的现代化模式。临床动物生理生物化学大实验是学生综合运用兽医知识的平台,并使其在不断发展建设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7.
顾宪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9-52
从儒家动物生态伦理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方面简述了动物伦理的基本思想,并讨论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动物克隆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等引发的伦理问题,介绍了动物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实现动物福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才能促使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3)
长期剧烈的运动训练会引起运动性贫血的发生,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极其复杂,涉及运动引起血浆容量的改变、红细胞的破坏增加、血红蛋白量的改变及激素代谢、微量元素缺乏等方面。在运动训练中加强运动员饮食中蛋白质、铁、维生素的医务监督,合理补充铁制剂和中草药等对防治运动性贫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动物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5):114-117
动物权利论或者动物主体论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保护动物是否意味着要赋予动物权利或者将动物上升为法律主体?动物权利论或动物主体论在理论和实践中是否站得住脚?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动物权利论和动物主体论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无法克服的障碍,动物在法律上仍应当作为特殊物、特殊的权利客体来看待,并提出我国的立法中动物法律地位的应有定位。 相似文献
10.
张桂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76
欧美国家动物保护立法实践源远流长,他们为动物的立法详细而周到,为动物立法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现代法学研究中,对动物权利争议的焦点在于动物能否成为权利主体。把动物作为权利主体的观点,是对传统法学研究范式的挑战;而且,世界范围内的动物保护立法实践,已经证明了动物享有权利的可能性。从学理上讲,对动物权利的保护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之法学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纪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7):6-8
本文在主客二元法律结构和由该结构所维护的法律秩序之下,从法理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在法学上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论是法学上应采用“动物福利”而非“动物权利”。最后本文对法学上的“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学、动物伦理学上的“动物权利”之间的学科转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继日本海豚湾事件、中国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残害动物的行为表面上销声匿迹,实则愈演愈烈.出于伦理学角度的思考,文章从实验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三个层次揭示了当前动物遭遇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5.
林红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100-103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园林动物的具体形象以寓意的形式表达某一特定意义是中国园林动物独特而传统的写意手法。园林动物象征性是在中国古代得天独厚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长期作用下,吸收各民族动物文化之精华形成的。主要表达手法是采取自然动物和文化动物与其他园林要素融合,点题寓意,寄托品德情操,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研究园林动物象征性不仅可以丰富园林文化艺术,而且对增强爱国理念,正教化、兴人伦,移风易俗,培育和谐人文环境等有重要的史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是语言的动物,更是修辞的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学纯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5):18-22
哲学家说“人是语言的动物” ,是相对于非语言动物的一种界定。我们说“人是语言的动物 ,更是修辞的动物” ,是针对人如何更有效地通过语言证明自己、走近他人的一种描述。应该承认 ,在很多情况下 ,人际交流并不是把存在着的世界转化为抽象表述 ,而是把真实世界转换为似真、甚至失真的修辞世界。这意味着 ,在更多的情况下 ,主体以修辞的方式在场 ,或者说 ,修辞对主体之在场的影响 ,比不假修饰的语言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论复杂性组织系统的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8-21
本文认为,复杂性组织系统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了复杂性.在发展的基础上,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与适应性关系问题,两者具有统一性.并根据复杂性理论建立了组织进化的框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这为复杂性组织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臻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0-74
动物有特殊的精神价值、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从精神价值看,保护动物即保护人的精神利益,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特定的物是有限的,故对动物遭受侵害时所有人的精神赔偿应不囿于法条的局限。从生态价值看,野生动物保护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关系重大,而我国《物权法》没有将对野生动物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法定化,故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野生动物资源使用权的具体范畴。从伦理价值看,良好的伦理基础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而我国从关爱动物角度关注人与动物关系的立法尚处于空白状态,故我国在修订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在考虑社会伦理因素的基础上增设关照动物或反虐待动物的条款。以人类本位主义为基础,完善我国立法、合理保护动物的特殊价值对于重新界定动物的法律地位和推进社会进步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蒋劲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48
从动物伦理学的发展潮流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正在从把动物作为资源来利用,向把动物作为感知痛苦的生命来保护,甚至把动物当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来保护转变。以提供大量肉食为市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型的现代畜牧业,在日益高涨的健康意识、动保运动、环保运动的三重压力下,面临着严重困境,必须彻底转型。畜牧业应该逐步从主要饲养动物以生产肉食、皮革、羊毛等方式来为人类服务,转变为开发观光畜牧业,通过让人们体验与动物的交流来获得经济回报,从而实现实现畜牧业的慈悲、健康、环保转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