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学术交流》2003,(9):121-12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余源培 《浙江学刊》2001,20(2):40-4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内在联系.在新的世纪特别需要"返本开新"."返本"主要是坚持和深化对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研究,"创新"在中国主要是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主题.苏联模式的不成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从两个不同方面说明了这个道理.要创造性地用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解决好中国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11):1-5
现代化进程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指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使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它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世界强国的时代,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也是世界现代化新格局基本形成时代和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开创时代。"新时代"缘起于21世纪初中国模式的形成,发端于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明晰于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的中国突出表现,基本确定于2012年中国梦的提出,强化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1.引言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中国带入 21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地位屹立于国际社会,取决于党的基本路线的长期坚持,归根到底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我国高校的老教师已为新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他们毕竟年事已高,为保证 21世纪教育科技事业的兴旺发达,必须抓紧时机,大力造就大批青年教师。近年来高校为解决教师队伍“新老交替”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人类历史跨进又一个新纪元。 21世纪必将是中国人民又一个伟大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江泽民同志面向新世纪豪迈地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   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在新世纪里,我们义不容辞地要为“红日的高高升起来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的历史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做好理论服…  相似文献   

6.
俞海  宁晓巍  姜现 《阅江学刊》2023,(4):59-66+17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突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建设过程中在生态文明领域探索实践的具象化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更多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自觉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重大部署,从根本指引、重大逻辑、奋斗目标、战略要求、路径策略等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王忠武 《浙江学刊》2005,(1):201-204
社会科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决定性作用,它能否做到持续繁荣发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但社会科学对社会环境具有高度依赖性,要实现其真正和持续的繁荣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功能认识,建构良好适宜的人力、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社会化系列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科学以来,已经走过了140多年的里程.在这将近一个半世纪里,它从学说变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改革浪潮,是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次飞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实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9.
中国要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巩固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要增强综合国力,要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要维护世界和平,都要靠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验已经证明,1992年以来,中国在很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1世纪初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条件是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某些优势,已经积累的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可以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和国际和平环境.  相似文献   

10.
赵雅琳 《社科纵横》2006,(11):32-3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完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观点有:新三步走战略;战略措施上坚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战略基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战略重点;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战略方向。这是我党探索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化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对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挑战机遇战略--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背景下,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面临着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挑战和风险,也赶上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创新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努力开创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以全面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切实贯彻这一战略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根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的使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伟 《浙江学刊》2004,7(1):99-1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目标,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统一.从21世纪的战略视野出发,现阶段应当加强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把政治发展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其中,民主相对于法治又具有目标上的逻辑优先性.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中国政治学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国家-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等"体制外"问题不同,政治学直接触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这一民主化的"体制内"层面."体制内"与"体制外"是一种互补和互动的关系,但又有各自的发展逻辑.政治学所研究的国家、政府和政党及其制度,对于民主政治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政治学的重要任务应当是建构中国21世纪的政治发展理论,探索中国的体制内民主化道路,特别是把党内民主提升到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于历史性和现实性中构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环。作为形态逻辑的演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为世界谋大同相结合产生了理论切中现实的基本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其出场具有革命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探索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政党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驾驭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等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在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属于中国,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立场凸显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较量中取得胜利的压倒性优势。  相似文献   

15.
梁惠霞 《探求》2001,(Z1):23-24
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一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21世纪我们党成为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而且对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确立,赋予当代中国政治以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成为研究中国政治及其未来演进的基本依据.正是在现代化的推进中,形成了中国政治现时的四大命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当前的最大政治;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结合--中国政治的必然选择;现代化与改革开放并行--新时期中国政治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政治的未来与希望.  相似文献   

17.
世纪的坎坷和伟业:社会主义的法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法治产生的原因、动力以及现实社会主义缺少法治的历史根源 ,探讨了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制约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坎坷历程 ,论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法制建设上的三大举措 ,提出了 2 1世纪社会主义法治的四个进程。文章认为 ,依法治国是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根本性的经验教训 ,也必将成为 2 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腾飞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本文从分析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入手,概括出直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要保持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必须认识和处理好的十种矛盾。作者对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全文密切联系国际形势,有的放矢,层层展开,有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吸收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实践的成功经验,又着眼于本国实际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中、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中.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上,从而使人们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艺设的战略目标现代化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在人们的眼中,现代化几乎是工业化的代名词,人们把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好了,其它所有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