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政府的准确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城市)的创新绩效,以政府为主导的"南京模式"展现了地方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城市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其他城市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定位地方政府的职能,并以"南京模式"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8个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城市间的比较分析,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园区党建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加强园区党建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园区发展特点,并以南京为例,对新时期园区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对进一步推进园区党建工作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949年全国解放后,各大城市在被接管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通过制定灵活性的政策,开展多元化的举措,最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南京作为当时的典型个案,是窥见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党在接管城市后如何成功领导解决民生问题的"橱窗"。南京解放后,存在着生产基本停滞、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秩序混乱、失业现象严重、基础设施破败、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等系列民生问题。为此,南京市军管会、南京市委和市政府,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民生观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基于保障南京人民的基本生存,稳定南京局势和在曾经的国统区站住脚的现实考虑,开展了民生建设的一系列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作为针对新近事实发表言论、阐述观点的新闻节目,依赖于节目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解释.以巴黎枪击爆炸事件为例,将央视《环球视线》、凤凰卫视《凤凰全球连线》以及东方卫视《环球交叉点》关于该事件的报道置于阐释学视域中.发现对于三档节目的评论者而言,作为阐释对象的巴黎枪击爆炸事件是历史实在和历史理解的实在的统一体.且传播者理解的“前结构”要求他们在理解巴黎枪击爆炸事件时,必须把事件纳入自己的概念框架中,达成与事件视域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意义与理解也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本文结合南京近几年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认为必须更新政府管理理念,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打造高效政府,为南京创业发展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头戏,也成为现代旅游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重点开发的对象.一些地方和单位把解决贫困问题寄托于民俗旅游的开发之中,因而造成盲目开发甚至破坏性的开发.近几年来民俗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文化问题,同样存在于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之中.本文结合湘西民俗旅游的实例,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明清时代,官绅阶层是支撑中国地方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万历后期曾任职南京多个衙署的著名士绅丁宾,在二十余年的行政工作中,对留都南京以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社会基层管理、南京江防整顿、水陆交通维护、灾变应对与社会控制等许多重要时刻,丁宾以其个人的力量,以及与朝廷至地方各类官绅们的积极联系、频繁互动,无形中已营建起广泛的社会政治网络,使整个帝国最为繁荣的江南得以平稳发展,留都南京的社会控制颇见成效。江南士绅力量及其影响在其间无疑也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相似文献   

9.
为挽救"收视率"危机,<新闻联播>在人才选拔、尊重规律与评估体系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中国政府近年来也面临着"信任度"降低的困境,为此政府进行了多次政治改革.由于政府提升"信任度"与<新闻联播>提高"收视率"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因此,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政府所进行的政治改革与<新闻联播>的变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剖析,认为<新闻联播>在提高收视率的渐进过程中所采取的变革措施可以为中国政府提高"信任度"而进行的政治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一个行业协会为何能够在地方社会中获得影响力并承载地方社会的再生产。从组织网络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组织的行业协会,其组织活力来源于对市场、行政和社会等多种地方性网络的整合与联通,行会组织因此是在市场网络、行政网络与社会网络交错中产生的“果实”。从理念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介入基层治理所依赖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目标,在提供公共品、介入市场治理和市场政策倡导等具体领域,组织的核心理念都是对于“实质公道”的遵循,而非以个体权利为核心的诉求。本文的贡献在于:(1)在组织网络的层面,展现了组织与网络的复杂交融关系;(2)在组织理念的层面,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关系。尽管行业协会要处理利益冲突和危机管理的情境越来越现代,但是它的核心精神却仍然带有相当程度的传统色彩。  相似文献   

11.
对待传统文化资源应该从主体的角度进行现代建构,它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文化南京"的成功实践表明了传统文化资源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方制度的多样化趋势、县级政府管理的特点及其创新的困境,使得上级政府的权力下放成为县级政府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而县级政府将其权力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地归还给社会,以建构服务型政府的方式实现县级政府外部功能的最优化,则是县级政府管理创新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13.
市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突出的特点就是社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以及社会地位获得模式的转变。本文的研究探讨了南京市社会流动及社会地位获得的自致性与先赋性因素。发现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各阶层当前的职业地位受父亲职业地位和自身教育程度的显著影响,但是父亲的单位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当前群体间收入高低正是受职业与教育的影响。社会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不同职位、不同单位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差别,经过一个代际流动的过程,最终在下一代身上以收入差别的形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财富集中与中国经济改革--对"郎顾"之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素有"民企杀手"之称的郎成平教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举证,公开地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进而指出在中国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必要停止目前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以此为起点,一场关于产权改革的大讨论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本文认为,"郎顾"之争不仅仅是对中国国企改革负面效应的思考,也不仅仅是对自由主义学派"杀贫济富"改革理念的抨击,更是对中国26年改革历程的重新反思.  相似文献   

15.
移民是客家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泰宁县开善上保为例,具体探讨当地早期“历史”的创造,以及先来后到的宗族如何在民间社会的环境下共同构建地方文化。文章指出,对于民间社会的早期历史来说,族谱和口头传说实际上具有相同的意义。各姓宗族对于文化资源的创造和运用,目的都在于获得更多的权力资本以提升社会地位。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国家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地方法治的可能性--以"法治浙江"战略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江苏”和“法治浙江”等战略的提出,使得地方法治日益成为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对“法治浙江”战略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论证了地方法治的可能性问题,认为:法治的渐进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必要性;法治的具体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必然性;地方的能动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现实性。本文同时认为,尽管实现地方法治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其实现进程又在总体上受制于国家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沿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必须对沿江开发战略进行深刻的认识,才能把握住其内涵和要义,以更好地贯彻落实.沿江开发对于南京未来的发展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沿江开发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国地方经济广播近年来已不是当年"珠江模式"的风光无限,在央广"经济之声"不断蚕食地方经济广播节目市场的同时,如何改革经济广播是各地方台不断探索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陕西经济广播于2010年开始的"圆盘式"经济资讯节目为切入点,较全面地介绍了陕西经济广播的改革经验,同时也分析了地方经济类型化广播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东涛  郎友兴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40-45,60,160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对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或理论框架作了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存在一些问题,或解释力不足,或逻辑上一致性的困难。本文以"杭州经验"为案例,提出从"地方治理精英"的角度来解释地方制度创新的发生,认为"地方治理精英"的视角可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生及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推广性的一系列问题。就"杭州经验"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杭州市之所以开启"开放式决策"与杭州的政治精英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精英(治理精英)的发动是最直接和基本的因素。杭州的经验在中国有其普遍性,它展示出的是中国地方治理转型的基本路径及其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在1945年,部分城市的二战记忆迄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被改写,其延宕的历史记忆争夺仍在不断上演。广岛,是作为近代日本军都的“廣島”,是第一个遭受原子弹爆炸之地“ヒロシマ”,也是战后构建的日本国际和平城市“Hiroshima”。南京,是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史忆之所,经历了二战后被遗忘与再记忆的过程。2017年南京成功入选为“国际和平城市”。鉴于此,二战的加害者与受害者均申报了“国际和平城市”,但“和平”实旨有所背离与伪饰,呈现出当代二战历史记忆的杂糅与矛盾。与此同时,在影像传播和历史口述等领域也展开新一轮记忆竞合。只有把单个国家的二战记忆上升为世界共同记忆,从“跨入战争”的反省到“跨出战争”的实践,才能真正以城市新生促进战争和解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