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去年,中国成功举办’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这一期间,国人聆听到几百全球经济巨子亲口讲述对世界,特别是中国未来50年经济的感知与预言,感受到中国未来50年美好前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中国经济及其未来走向,了解中国企业界精英的经营业绩,管理方法,高新科技等方面内容,本刊从2000年起开办《管理财富龙虎榜》栏目。  相似文献   

2.
去年,中国成功举办’99财富论坛上海年会。这一期间,国人聆听到几百全球经济巨子亲口讲述对世界,特别是中国未来50年经济的感知与预言,感受到中国未来50年美好前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中国经济及其未来走向,了解中国企业界精英的经营业绩,管理方法,高新科技等方面内容,本刊从2000年起开办《管理财富龙虎榜》栏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GDP保持着10%的稳定增长率。总的来说,在这样一个相对乐观的增长数据中,不难发现我国个人财富正呈现出一个急剧增长的趋势。因此,怎样正确合理的管理好这些财富,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了民众日趋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借助于逐一分析我国财富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目的在于为民众在财富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主的智力资源将替代传统自然资源而成为主要生产要素,资本的含义将发生质的变化;财富的创造与增长将取决于对知识的拥有,对知识资本的认识、开发和管理;知识资本家是未来经济的脊梁,是未来真正的富翁。 《知识掀起财富潮》一文为我们阐释了知识的巨大价值及其做为推动经济发展内核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展示了知识价值转换中财富运动神奇美妙的变化轨迹。而《视美乐神奇故事》则鲜活生动地演绎了一个以知识智慧决胜于高科技领域和风险资本市场的财富神话,让我们惊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加入WTO后的中国将…  相似文献   

5.
管理中国化二十五年最宝贵的不是有形财富而是思想。二十五年来,我们在管理科学振兴企业和推动管理教育方面取得了许多新业绩,创造了不少有价值的物质成果,但是我们取得最宝贵的财富还是管理中国化思想。管理中国化思想它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企业的创造。一句话,管理中国化源于历史,但它又决定和推动中国管理未来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陈泓屹 《经理人》2013,(9):92-93
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及中国经济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高风险高回报类产品并不适合,当宏观经济形势无从判断时,更应倾向保守选择。赵若冰认为,固定收益类理财,未来将大行其道,寻求“复利效应”,如果每年能有12%固定收益,六年后,你的财富必然翻倍。  相似文献   

7.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6,(12):24-24
“2006年中国财富管理高峰会”胜利落幕由经理人杂志社和中大君融联合主办的“《富人理财蓝皮书》、财富管理指数发布暨2006年中国财富管理高峰会”于11月2日在上海隆重举行,300多名来自企业界的高级经理人和金融从业人士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办。由香港御峰理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茂峰先生等金融界高管参加,毛  相似文献   

8.
财富主要集中于政府之手将导致高风险的低效与危险的寻租机会。但是,分发外储与国有股票,不是建立公平市场经济的良方,而是从国家经济转向彻底的权贵经济。任何一个希望中国完成百年现代化梦想的人,都不会认为历史上一再出现的权贵经济是中国未来路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年来的历史,正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在世纪之交、新中国50周年诞辰之际,回顾百年历史,总结50年实践,展望50年未来,对于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百年启迪: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全面实现中国现代化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即以工业化为基础,同时使工业文明及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规范体系和价值准则确立的过程。它以…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0年和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英语能力对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生存型消费支出、享受型消费支出和发展型消费支出的影响效果依次增加,表明英语能力提升有利于扩大中国内需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此外,对于不同出生年份的人来说,英语能力对1978年以后出生人群消费支出的影响效果更大.基于现代消费理论,研究还证实英语能力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渠道不仅是通过财富效应,也体现在提高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方面,表现为英语能力提升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对未来状况的乐观预期,改变居民的储蓄行为以及推动“花明天钱,圆今日梦”的超前消费观念形成.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考察中国外语学习政策的经济效应贡献了新的证据,也为新时代下中国扩大内需以实现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易宪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资本化运动不仅让财富涌流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把过去、现在、未来的财富转化为增加财富的工具。比如说企业上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政府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政府土地转化为按揭产品等。这些财富的增长是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在未来的30年,这种资本化运动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12.
《经营管理者》2013,(11):96-97
瑞士信贷集团10月公布2013年全球财富报告。报告称,全球财富飞速增长,中国财富耀眼。在过去一年,美国、中国和德国是全球财富的三大增长来源,中国家庭的财富总值在世界上排第三;2016年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富裕国。但事实上,我们真有那么富吗?  相似文献   

13.
6月,以"中国的新未来"为主题的财富全球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成都成为中国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第四个举办财富全球论坛的城市,全球第十二个举办财富论坛的城市. 这样的安排,让财富全球论坛首次落户中国中西部腹地.人们不禁发问:为什么选择了四川? "《财富》认为中国的新未来在中国的西部."财富全球论坛公关顾问公司安可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孙玉红回答.  相似文献   

14.
<正>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国际上各金融机构争相发展的新兴业务,也是未来金融机构盈利的重大支柱。财富管理起源于欧洲,发展在美国,对金融机构而言,财富管理是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对客户而言,财富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11,(19):92-95
移民,以及走向国际市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高净值人士的财富及人生的管理手段。子女教育、财富安全保障以及未来养老医疗条件都成为富豪们进行投资移民时着重考虑的三大人文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得以空前发展,客观地说,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现在财富分配的现实可以推断:未来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和严正的《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做大》两篇专论从宏观理论的分析到具体实际的把握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出谋献策。 本期财富纪实:《农民办网吧致富中关村》财富新秀:《童渊:身价过亿的男人》、创业英才:《感受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月亮     
自古以来,中国的月亮应该与外国的月亮一样的圆、一样的可爱,珍视自己文化的民族才有深厚的底气去建设未来。长期以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古代缺乏经济 思想,仰仗几百年市场经济的繁荣,贬低自然经济出身的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经济现状,更成为他们鼓吹西方经济思想的力证。于是谦虚内敛的中国人忘记了先秦的诸子百家,忘记了盛唐时期的富庶太平,潜心捧读西方经济学,虔诚模仿欧美风格,一味咀嚼西方之牙秽,孰不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蕴藏着经典朴素的经济思想,这里面也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求之不得的财富。 哲学讲究…  相似文献   

18.
财富中国     
<正>10月30日,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上升到2006年底的31万,跃居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报告援引BCG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说,这些"新贵家庭"数量仅占中国家庭总量的千分之一,但是却掌控全国41.4%左右的财富。受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中国百万资产家庭总数有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3,(23):20-23
2013年6月6日,第12届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召开。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财经会议之一,财富全球论坛被称为"把握世界经济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自1995年创办以来,财富全球论坛已三次登陆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10年。如今,继上海、香港、北京之后,成都成为财富全球论坛选址中国的第四座城市,也是该论坛首次落户中国中西部城市。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为读者解开《财富》为何选择成都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最近发布的有关报告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GDP平均9.83%的高速增长以及接近40%的积累率决定了中国财富的快速积累。物质财富和金融财富的快速积累,直接导致近5年来中国财富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