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当事人品德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而在于规定着人们行为方式的那一系列体制。所谓腐败,可以有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利用“公权”若是谋公利,是理所应当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各国法治化的推动都以法制建设为物质前提,然而法制建设的根本则是在于公民的权利,也即公民法定的权利。公权的运行确是为保护私权,但是有学者认为,限制公权则是对私权的削弱,对于这一矛盾以及现实法制中对公权的限制孰好孰坏,笔者将在本文中从法理学的角度、从公权与私权的区别、辩证关系等方面聊以浅析。  相似文献   

3.
公权与私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刚 《决策探索》2005,(10):11-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自由意志支配的空间不断扩展,私权观念不断增强,同时,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也不断显现,需要公权进行协调和处理,再加上社会发展、城市扩建中公用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常导致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因此.如何挤词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有效地制约公权以打造法治政府,切实维护私权以实现公平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公权与私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陈敏  顾颖 《领导文萃》2006,(1):41-44
随着利益分化的加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渐趋激烈。正视博弈,建立一个充分包容博弈的弹性框架,对博弈进行有效规范,使博弈朝着兴利除弊的方向发展,在当下已是刻不容缓。江平:公权私权冲突是利益博弈的主题著名法学家江平把利益冲突分解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私权跟私权的冲突。第二个层面是公权跟公权的冲突。第三个层面是公权跟私权的冲突。他认为,私权跟私权的冲突不可怕,只要有一个公正的法院就足以解决。公权跟公权的冲突后果很严重,在一些国家甚至闹到民族分裂的地步。但在中国这种冲突也不可怕,因为有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只有最…  相似文献   

5.
公权与私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权与私权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在我国,现实情况是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冲突非常的普遍,并且当冲突出现的时候,这两种权利的能量的悬殊是极大的。加之,我国传统的公大于私思想的作祟,难免会出现私权栖身于公权的阴影之下的不平等现象。公权对私权侵犯的任意性和频繁性以及救济的不足性。  相似文献   

6.
新华 《决策探索》2005,(7):34-35
不知为何,近年来四川“特产”如雨后春笋;高官腐败成串,乡镇腐败成窝,今又抖出一串电力腐败,且数额惊人,高达10亿。惊讶之余,令人深思:是四川人保洁力度强,还是四川的土质有问题?是一个省的问题?还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若是前者也无伤大体,若是后者委实令国人甚忧!  相似文献   

7.
李生明 《领导科学》2005,(21):10-11
干部“带病提拔”是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个非常突出、屡禁不止、影响十分恶劣、后果十分严重的问题。造成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个别握有用人决策权、用人操作权的领导干部及参与用人选人工作的组织人事部门中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工作人员。他们以权谋私、有令不行、有法(《干部任用条例》)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专找对策,玩公权于貌似公正的操作之中,谋私利于合法程序之内。在一些明知故犯者手中,《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程序,委实变成了他们搞腐败的道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靠过去搞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8.
民行检察权是检察权中诉讼监督权的一部分,体现的是检察权对审判权的监督,是一种公权对另一种公权的制约。但是民事权利又是一种私权,当事人意思自治为核心,在办理民行申诉案件中,如何把握协调民行检察监督中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即民行检察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所谓灰色权力是指领导干部借助公权力的影响力,自己或者通过子女、配偶、亲戚、朋友等在市场中或暗地里经过权力运作,获取、倒卖稀缺资源,进行不平等交易,获得巨额利益的权力行为.灰色权力及其所带来的灰色利益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殊产物,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剧了分配不公,激化了干群矛盾.客观地说,造成灰色权力产生和扩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现行体制、机制安排的问题,有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也有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但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他们头脑中普遍存在的“官本位”思想直接导致了灰色权力观的产生和公权私用行为的发生,从而致使各种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各色腐败官员“前腐后继”.因此,找到“官本位”思想这个灰色权力产生的思想根源,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防止灰色权力的产生和蔓延,对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官本位”思想的本质 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受传统观念和政治文化的影响,“官本位”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官员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了官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就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和需要去支配一切.从权力运行的角度看,官本位思想的本质就是权本位,其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涵: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的权力来源于上级,下级必须对上级绝对服从;三是官越大权力越大,可掌控的利益也越大;四是官员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受监督和约束的.在这种错误思想观念的诱导下,本应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权力常常变成了官员炫耀的资本和谋取私利的工具,公权从本质上变成了一种私权,进而给百姓带来伤害,给国家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来魅力/变革型领导理论一直是最活跃的领导研究领域之一,理论界有美化魅力/变革型领导的倾向,将其作为"有效领导"的代名词。事实却是,魅力领导存在阴暗面,可能会对组织和下属的长远发展构成危害。尽管有国外少数几位知名领导学家呼吁对公/私权魅力领导的区分,但仍然没有引起重视。本研究在区分魅力领导的"公权"、"私权"动机之框架基础上,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探索了组织中公权和私权魅力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388名领导和下属的配对样本,研究发现公权魅力领导能够促进下属的内部动机,而私权魅力领导削弱了下属的内部动机,下属内部动机分别中介了公权魅力领导和私权魅力领导与下属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工作自主性加强了公权魅力领导与下属内部动机之间的关系,工作自主性越高,公权魅力领导与下属内部动机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一个"外来物",其性质的界定可分为私权和公权。认为知识产权在性质上属于私权,为大多数学者和专家所认可,是主流观点。WTO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前言中开宗明义指出,“知识产权是私权”,并且被WTO的150多个成员国所认可,可以说是知识产权领域的基本共识。在WTO的官方网站上,对知识产权的描述是从一种间接指引的角度出发的,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做过调查,当前人们关心的最大问题就是腐败问题,而腐败中最核心的就是用人上的腐败。因此,干部提拔机会均等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然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问题颇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治理政事,总离不开进谏纳谏,而多少悲剧喜剧,就由此而产生。 为什么进谏难,纳谏难? 人们总是归咎于当政者的道德。若是忠臣,便应能“冒死直谏”;若是贤君,则当能“从谏如流”。此说当然也有道理,但是,假如两个以上忠臣同时对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 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讲话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都是“腐败文化”滋长蔓延的可怕信号。集团性腐败。集团性腐败或集体腐败,是指掌握…  相似文献   

16.
近年,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加快,权利冲突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中隐私权与知情权就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隐私权是一种消极的民事权利,知情权是一种积极的兼具公权与私权双重性质的权利,如此相对消极被动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两者冲突的立法近在眉睫,如何解决两者的冲突就成为本文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河之洲     
《独立宣言》的“缺憾之美”思想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主要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而言。直到今日,人们似乎还不甚明白“思想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个道理,原因在于教条主义思维和垄断、控制思想的陈腐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怪。从目前的报纸杂志上看到,除了专业性的学术文章外,凡涉及到一般社会思想、理论探讨包括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内,虽洋洋大文不少,但大抵只限于对于一些决议、讲话和文件中提出的问题的褒扬与阐述,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也是陈言套语居多,学风文风依旧,有好为人师的傲气,而无独立开…  相似文献   

18.
袁刚 《领导文萃》2012,(8):23-26
2011年"两会"最后一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例行的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总理明确点明腐败是当今社会最大危险,同时也隐隐点到制度、体制是营造"腐败的土壤",亟待改革。干部官僚腐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不仅法理难容,就是其自身也怕见阳光深自潜藏。然也有  相似文献   

19.
肖来青 《领导科学》2004,(19):20-22
这是一个十分沉重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政策违法”讳莫如深,似乎一提及它,就有“对政策执行不坚决”甚至“政治不坚定”之嫌。实际工作部门对“政策违法”问题视而不见,理论界不敢鲜明地开展批评,最强烈的表达也就是“要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政策与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内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警世之言。本文主要列数当前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重要问题。文章侧重实证分析,较少理论剖析。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在于引起人们对我们前进道路上种种险阻的关注。腐败现在已经是“过街老鼠”。腐败未除,时下又多了一害,这就是势头愈演愈烈的奢靡之风。奢靡是寄生性、腐朽性的表现。腐朽和腐败是一对孪生子,仅一字之差,岂可熟视无睹。“消费社会”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害,它不仅直接危及经济与生态平衡,而且威胁现代人类文明和进步。现在它正像传染病一样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和扩散。回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