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诚然,收容遣送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救助性,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关系、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人口流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建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制,规划了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领会《救助管理办法》的精髓,对我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着力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延伸服务工作,保障需要紧急救治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相似文献   

3.
根据笔者的调查,流浪少年儿童流浪期间生活没有保障,有65%的流浪少年儿童曾经受到过欺负,有30.1%的流浪少年儿童曾经被人诱劝加入组织。所以,必须对流浪少年儿童实施主动救助。郑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将外展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于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与保护,大力开展街头巡回救助,同时吸收已经接受救助的流浪少年儿童参与进来,协助外展社会工作者发现和帮助还在街头流浪的少年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救助管理机构中的社会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社会福利》2010,(1):37-38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上述文件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6,(6):F0003-F0003
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无家可归的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和教育工作,负责全省流入外省的流浪乞讨少年儿童回省后的临时安置和保护工作。自2003年底成立以来,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先后接收救助和安置流浪少儿550名,其中382名通过亲人认领或由该中心护送回归了家庭,就业安置5名。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06,(8):31-3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施三年来,吉林省将救助管理工作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谋划,确立了参与发展、稳定社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大救助思想”,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打开了新局面,有效地维护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截止到2006年6月底,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1050名。  相似文献   

7.
原文速读:河南省为了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令《河南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对需要帮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给予了有效救助,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朱龙英 《社会福利》2007,(11):14-15
《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民政部的指导下,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救助,突出服务,务实创新,全面提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水平.至2007年8月底,全省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3527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7963人次,占12.5%.但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寻找良策,破解难题,是广大救助工作者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晶 《社会福利》2010,(8):9-10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将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全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新建未保中心32所,改造未保中心19所,新增床位2000张,每年能够为1万多名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服务,提升了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 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以来,流浪乞讨现象和救助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人员明显增多。以  相似文献   

12.
王斯纲 《社会福利》2011,(12):43-44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救助管理行业员工坚持人性化、专业化、社工化救助服务理念,勇于实践、勤于创新,在践行现代民政核心价值观中开创了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为传统民政救助向现代民政救助转型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启动制约流浪儿童救助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青 《社会福利》2004,(2):32-37
制约救助瓶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 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  相似文献   

14.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根据流浪方式可以分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生活有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前者是指完全符合<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四个条件的单纯流浪者.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06,(8):22-23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1号) 2003年6月18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经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6月20日,温家宝总理签发,8月1日起正式施行。《救助管理办法》明确了救助管理的原则、对象、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12,(1):65-F0003
辽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多年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救助、保护、关爱流浪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对全市特困未成年人、流浪儿童、孤儿、残疾家庭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分布、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开展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及特困儿童工作,以“全纳式”儿童救助理念,开创了救助流浪、困境儿童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平 《社会福利》2009,(1):58-59
江苏省徐州市坚持“先救治后救助、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充分发挥民政资源优势,救治、救助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较好地破解了流浪乞讨病人医疗救治难问题,切实保障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18.
救助原则 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各地民政部门要本着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态度,全面实行关爱型救助服务。要根据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救助。对流浪未成年人要实行保护性救助,对流浪精神病人、危重病人要及时救治,对无自理能力的流浪乞讨老年人、残疾人要加强生活照料。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根据民政部的部署,安徽省及时对全省原收容遣送站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拆除铁栅栏、铁门窗,清除“监所”模式。对1982年以来颁布的各类收容遣送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并召开了全省救助管理业务科长及站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04,(12):33-36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一年多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领广东省救助工作的改革和开展,并将救助管理工作列入广东省实施的"十项民心工程"内容之中。广东省民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