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郭沫若同志从上海到广州,应聘到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任文科(即文学院)学长职务。一个月之后,郭沫若同志撰写了《我来广东的志望》一文,高度评价了当时正在勃兴的国民革命,叙述了他在国民革命中应抱的宏图大志。该文充分反映了郭沫若同志在“广大”的实践,是接受中共广东区委的影响和帮助,在思想上发生转变,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但迄今在关于郭沫若同志的著述目录、著作年表中却对该文的记载均未提及,或仍为空白。郭沫若同志本人也许由于北伐战争中戎马倥偬,和大革命失败后被迫潜踪日本的流亡生涯,使他淡忘了这编短文,以致后来既未收入文集,也未在回忆中提及,实为莫大憾事。我们在中国博物馆收藏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在共产党人瞿秋白的推荐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骋请郭沫若同志当了文科院长。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郭沫若与郁达夫、王独清一道离开了上海,于二十三日早晨到了大革命的根据地——广州。因事前安排,他到随后遂去了林祖涵(伯渠)同志家。在林祖涵的书房里,与毛泽  相似文献   

3.
我这次到广东来,本是抱着两个小小的志望来的。第一个我是想在国民革命的工作上实际贡献一些棉薄。我们国民革命的工作是很长远的工作,而且也是很普遍的工作。只要我们是抱着革命思想的人,当然是随时随地都应该从事于这项工作的。不过在我们中国四处受着军阀和帝国主义两重压迫的环境内,在我们现在随时受着军阀和帝国主义的两种压迫的时期,我们要从事革命,却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在中国这个时代,这个环境里面,能够担当国民革命这个工作的,只有我们  相似文献   

4.
1992年11月16日,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卓越的革命活动家郭沫若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郭沫若百周年诞辰,缅怀他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化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于1992年11月28日到30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了题为“鲁迅、郭沫若与‘五四’新文化”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5.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一大”,决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叶挺,与文士郭沫若在广州由结识至相交.1926年6月,郭沫若出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与叶挺一文一武共同参战于北伐战争中. 1927年,南昌起义军东征失败后,郭沫若去日本避难,叶挺则与张太雷等人发动广州起义,成立广州革命公社,不久失败.叶挺去欧洲考察.  相似文献   

6.
一郭沫若是1926年4月在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任文学系教授时认识周恩来的。当时,周恩来任中共两广区委书记,因瞿秋白曾向周恩来举荐和转达郭沫若有参加北伐军之意,引起周恩来重视,于是亲自约郭沫若谈话。两人谈得很投机,均有相见恨晚之感。后由周恩来举荐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他没有辜负周恩来的期望,3个月后即升为政治部副主任,并一度代理政治部主任。北伐时,蒋介石见郭沫若是个难得的人才,便百般拉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郭沫若寻找借口摆脱了蒋的控制,又写出《请看今日蒋介石》的讨蒋檄文。“八一”南昌起义时,郭沫若和…  相似文献   

7.
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在清理资料过程中,发现一九二三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陆海军大元帅时的手令墨迹佚文十九件。它的发现,对研究当时广东革命政府的经济状况和其他活动,有一定价值。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四日,滇桂联军进入广州,陈炯明率部逃往惠州。二月二十一日,孙中山从上海返抵广州,当天在东郊设立大元帅府,旋迁河南士敏土厂,提出刷新广东政治,宜从裁兵、禁赌、改良吏治、和平统一、化兵为工等着手。但孙中山在广州并无可靠的部队,滇桂军不仅据有铁路沿线,而且他们在广州市区也形同割据,帅府财  相似文献   

8.
陈炯明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辛亥革命的面貌,也约略显示出一位搏击于辛亥革命激流中的某种缓进派形象。它体现在陈炯明从企求立宪改革到致力于民主革命的渐进过程、他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的表现、在裁撤民军问题上、以及广东二次革命之所以迅速失败上。但总的来看,陈炯明对广东辛亥革命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1926年是中国革命振奋人心的一年。当时革命力量是空前壮大,北伐战争已经开始,中国的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展开了大决战。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并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在革命队伍寻找他们的代理人。而隐藏在革命内部的反动势力,正集聚在蒋介石的周围,蠢蠢欲动,随时准备背叛革命,把屠刀砍向革命力量。正是在这样历史形势下,郭沫若经瞿秋白同志的推荐,从上海来到广州,担任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前身)的文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七年三月一日,中山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在会上作了演说。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上写着:“午中山大学行开学典礼,演说十分钟,下午照相。”同年三月出版的《国立中山大学开学纪念册》,也刊有鲁迅这次演说的记录稿,题为《本校教务主任周树人(鲁迅)演讲辞》。同年七月,钟敬文所编《鲁迅在广东》一书出版,收进了鲁迅这一演说词,题目换成了《读书与革命》,并加副题“中山大学开学演说词”,注明为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妙对萧三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简称"两院"),地处海南省儋县,是我国热带作物研究基地。1961年3月1日,著名诗人萧三同志来此参观。那时,"两院"刚从广州搬来不久,师生们  相似文献   

12.
中山大学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重视对中大学生运动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中大学生运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抗战爆发到广州失守;二是从1938年10月迁云南至1940年10月搬回广东;三是在坪石的四年多时间。本文所写的是第三阶段,前两阶段另文撰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科研水平、开展学术交流,辽宁大学历史系王荣堂教授和中山大学历史系端木正教授,从三月五日至十二日应邀来我院历史系讲学。 王荣堂教授讲学的题目是:《卢梭及其人民主权学说》、《启蒙运动与法国革命》、《论雅各宾派革命民主专政》、《拿破仑的雾月十八日政变》。端木正教授讲学的题目是:《巴贝夫与平等派运动》、《关于评价拿破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11月16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当代学术大师郭沫若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刊特请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郭沫若研究专家黄侯兴等同志写了纪念文章,在本期发表。 侯外庐同志作为郭沫若同志多年的好友,在这篇情深意挚的纪念文章中,着重回顾和高度评价了郭沫若革命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治学态度,殷切嘱望我们一代学术新人能够继承和发扬郭沫若的优良学风,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事业中,不畏险阻,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15.
由共青团广东省委组织,省青年读书活动办公室与《广州青年报》共同举办的“广东青年最喜爱的书”评选活动”结果于1992年1月21日揭晓。共15种书籍被评为“广东青年最喜爱的书”。其中,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三种,占总数的1/5,它们是:《雷锋在我们当中》、《好书献给您——<人生的路标>丛书导读》、《写作大要》。《雷锋在我们当中》是中山大学出版社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27周年而出版的重点书,它及时配合了1990年3月群众性学雷锋的活动。该书前半部“雷锋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表现雷锋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6.
《源流》2012,(21):34-39,2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广东省军区党委原第一书记林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0月7日20时1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林若同志1924年10月出生,广东潮安人。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期间,孜孜追求革命真理,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在校学习期间,团结、引导进步青年跟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系英语专业七三级师生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教导,于去年9月18日到10月18日去淄博美术陶瓷厂和淄博美术琉璃厂进行开门办学。一个月来,在厂领导和工人师傅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提高了师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增强了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外语教学改革,实践使我们对外语系如何开门办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把转变学生思想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8.
外语系革命师生,遵照毛主席“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伟大教导,于八月廿九日来到大庆办学。 在系党支部的领导下,师生认真落实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实行开门办学,受到了大庆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大庆领导和广大工人同志把我们实行开门办学,进行教育革命看成是培养革命接班  相似文献   

19.
柳亚子是我国近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史学家和革命家。茅盾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中说:“柳亚子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后这一长时间期内在旧体诗词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柳亚子的诗词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长时期的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如果称它为史诗,我以为是名符其实的。”郭沫若在《柳亚子诗词选·序》中称他是一位“不断革命的诗人”。郭老以前还特意写了一篇《今屈原》的文章,把柳亚子比拟屈原,赞美画家尹瘦石以柳亚子为模型画的一幅《屈原像》。亚子对它很喜欢,并且题诗歌咏。世上竟有这样凑巧:柳亚子这位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革命老诗人于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北京不幸逝世,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相似文献   

20.
中山大学和台湾中原大学于1999年5月10日至11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海峡两岸跨世纪大学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部分大学校长及有关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副校长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小曼教授、暨南大学副校长蒋述卓教授和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教授、台北科技大学校长张天津教授以及参会的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就“大学与社会发展、大学教育理念与现代化、通识教育与人的素质提高”等问题发表了专题演讲和述评。大会围绕着大学教育的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