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教育理念的涵义,提出大学必然有着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并认为好的教育理念应该是追求卓越.本文兼议"尊重的教育""尊重的德育"的教育理念,指出在我国实施"尊重的教育"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尊重的德育"的意蕴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教育理念的涵义,提出大学必然有着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并认为好的教育理念应该是追求卓越。本文兼议“尊重的教育”“尊重的德育”的教育理念。指出在我国实施“尊重的教育”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尊重的德育”的意蕴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文军 《东岳论丛》2002,23(2):121-123
集中体现中国教育传统理念的儒家教育 ,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与从西方引入的现代教育不相融的落后教育形态。其实 ,孔子创立私学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西方现代学校的产生 ,它不仅扩大了普通大众的教育机会 ,促进了文化知识向民间下移 ,还与现代教育一样具有抑神道而崇人道的人本主义教育特征。但是 ,由于儒家教育与现代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诱因不同 ,与后者培养服务于工业文明社会的公民不同 ,前者主要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人君子 ,并注重以实现王道政治理想为目标的道德教化。比较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理念 ,对构建富有文化传统内涵的中国式现代教育 ,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化、多元化和“网络公民”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带来了新的思考。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忠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而从文化层面构建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国家信念,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大学教育应以共生为指导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文理融合型"的人才。教养理念起源于古希腊,伴随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改变;其核心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自身的定位;在克服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过程中,通过"哲学的生态、交往论的转换"构建新的人学观,以之为基础进行共生的人才教育与共生专业教育,可以说是21世纪大学教育中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育工作过多强调来自外部的灌输内容,很少注重教育内在的需求因素,只有“输”,没有“导”,缺乏自我调节机制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文章从人的心理需要———尊重的需要,简要论述了尊重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彭小明 《兰州学刊》2004,(1):189-190,200
随着改革的深入 ,现代化进程步子越迈越快。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也越显不足。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我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必须更新 ,实现教育体制的转轨。 2 1世纪中国教育呈现六大走势 :封闭式教育走向开放性教育 ;划一性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 ;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重普通教育走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并举 ;重男性教育走向男女教育并重。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评价素质教育及其价值和意义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素质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根源和深层根源的基础上,指出素质教育并非我国教育领域的局部变革,而是一场全面、深入、持久的教育革命。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建构 21世纪教育理论、制度和模式的基础,而且也具有广泛的世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云参与或主持了党和国家许多重大经济决策,其杰出的经济决策能力得到党内外一致认可。陈云经济决策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理念,故其经济决策的基本理念成为陈云思想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深入学习和研究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晓峰 《理论界》2006,(8):78-79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有利于公民运用法定权利抵抗行政机关可能的不当行政行为,缩小公民这类“弱势群体”与行政机关之间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巨大反差。因此,我国行政处罚听政在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坚持以下基本理念:即公开理念、职能分离理念、事先告知理念、案卷排他性理念,并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高校德育目的内在规定性 ,本文提出了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视角与走向 ,并指出将心理学引入德育工作是学生思想工作走向纵深的必然趋势和 2 1世纪德育的理念。同时论述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个包容面广、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基本思想理论之外,它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学派、人物和著述,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近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除了新出现的一批研究成果外,一些高校增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博士和硕士点也得到了较大增加,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在当前的研究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一是应当继续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基础性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发现的资料,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解读和细读工作,加强资料的引进、整理等基础性的文本学工作。二是继续着眼于这一学科的基本建设,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范畴史、专题史、断代史和人物思想史等专门研究,细化通史基础上的各种细部的研究。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范畴的研究,深入发掘其当代价值。三是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直面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产物的研究,以深入的理论分析来说明这一学科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为了推动这一学科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我们最近专门组织了部分专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下述文章,目的是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同行对深化这项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冲击 ,世界各国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也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与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 ,本文站在 2 1世纪的高度 ,洞悉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国际竟争的态势 ,深入地思考未来世界和中国需要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并以此为出发点 ,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教育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有错位现象 ,强调了尊师 ,忽视了爱生。新的教育观念要求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按需设教”。  相似文献   

15.
刑事法治必须致力于创造秩序,但同时也必须保障人权。因为只有将保护法益和保障人权相协调的刑事司法才能赢得国民的信赖,也才能对维护社会秩序作出贡献。就人权保障而言,刑事法律应当为脆弱的人性提供可以庇护的天空,应当为弱小的个体提供可以避难的港湾,甚至应当为单薄的个人提供可以自卫的利剑。关注本应作为刑事法律法秩序主体的犯罪人的命运,关切本应理性对待的刑罚的功能与局限,应当是刑事法治不可偏废的基本立场。为此,刑事法治的研究必须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超越刑事法律在刑事法律之外研究刑事法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生态化是21世纪高校的理性抉择.本文探讨了教育生态学的哲学与理论基础,并从教育生态的角度提出了当前高校教育生态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人本法律观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是现代法律的精髓与灵魂,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主义法律亦即人本法律。人本法律观的主要理念包括:尊重人格、保障人权、展示人性和弘扬人道。  相似文献   

18.
开展植树造林是推进国土绿化的重要途径,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推动我国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习近平关于植树造林的重要论述深刻地阐述了我国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的责任主体与中心任务,具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和科学的理论支撑,对于推进新时代国土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态需求,实现天蓝地绿的美丽强国梦,助力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继承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和接力推进全国林业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态需要;践行植树造林的生态理念,培育人民爱绿护绿的奉献精神和自觉行为;明晰植树造林的责任主体,坚持共同承担而有区别的原则;坚定植树造林的目标,着力推进美丽强国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法的理念是指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立法宗旨。法的价值是指在作为主体的人与其客体的法之间,法对人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法的价值导向是以法理念为基础的,法的全部价值都渗透着或贯彻法理念。解读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明晰其中的内涵,有益于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提炼和塑造。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包含的基本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今天理解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