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至与同时代诗人相比,具有强烈的人称意识。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其诗作的核心人称话语经历了“我”向“我们”再向另一个“我们”的嬗变。早期诗歌中的“我”以个性解放、自由为诉求,以“个我”为本质特征,浓缩着“五四”精神;40年代的“我们”具有存在主义品格,或者说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言说主体;五六十年代的“我们”则属于阶级的、人民的“大我”。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冯至在思想和诗歌创作方面经历了脱胎换骨之变,由早期的表现自我、抒写个性,变为对存在主义的现代性追求,这一转变为其在40年代《十四行集》巅峰时期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艺术基础。冯至三十年代诗歌中的人称话语则亲历了这一转化过程,由早期诗中的“我”开始变为“我们”,诗性表达也由早期诗中的抒写自我变为对存在主义的言说,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揭示穆旦在时代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心态问题,引入"时代焦虑"的目的关键就在于作为一种背景的衬托。本文主要选择了20世纪30至50年代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以及由此可以关联的诗人自我两个主要方面,来探讨穆旦的个体人格即作为诗人的心态问题,而这种以点带面的论述方式除了适用于穆旦本人,同样的,也会在某种类比推演中,涉及到20世纪诗人的一种"典型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至《十四行集》的诞生有其特定的个人与历史境遇。1940年代,隐居昆明乡下躲避战乱的诗人得以与山水自然亲近,通过对自然的观看与冥想,诗人从平凡的境界和熟悉的事物中发现了日常生活"隐藏"的"陌生"和"深远",由此体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十四行集》展示了这种日常生活的诗学境界。而40年代战争的大背景使诗人意识到其个人经验与时代、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民族的苦难与个体生命发生着深切的关联。因此,感时忧世的现实情怀总是若隐若现地渗透在《十四行集》的哲学沉思中。"沉潜在万物的伟大的静息中",诗人感受到个体生命的坚韧与自觉、自我决断的意识与担当的精神,也感受到一个民族觉醒和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在"女性与都市"层面的另类描写,对于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独特的意义。通过笔者的梳理,认为其主要呈现出冷峻的自审意识和深切的抗辩意识;阐述全新的性别关系;构建女性话语,书写"姐妹情谊";解读商业社会,展现女性都市思考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以来的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相对冷落。尽管对"电影改编"这一术语本身进行了思考,对"忠实"与"创造"的认识更加透彻,并从媒介层面拓展了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的空间,但由于缺乏电影改编理论体系的建构意识和对当前改编实践的引导意识,研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转型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出现的寻根文学思潮,也必然带有其时代的不稳定因子。被称为寻根文学"领军人物"的韩少功先生,就对"寻根"有着不同于评论界的观念。因此通过对韩少功"寻根话语"矛盾现象的梳理来还原历史真实,并结合具体文本解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从而窥见其背后韩少功不断追寻与超越的文学心境,就可以更为深入地探求寻根语境个案中作家审美与思维优势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思潮有一个从改造群众到改造知识分子的范式转变:20世纪初直到40年代,文学中的主导话语是改造群众的启蒙文艺;随着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话语的广泛传播,文学作品中改造知识分子的话语模式逐渐兴起;在改造知识分子的文学范式中,知识分子形象逐渐"逊色"于群众形象,甚至淡出了文学视野,这改变了文学的格局。通过改造知识分子来提高群众的地位,这种"改造"叙事颠覆了既有的群众与知识分子形象,但却远离了他们各自的真实,对知识分子和群众都有一定的"误读"。知识分子与群众只有在双向互动的情况下才能使各自走向良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文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和知识资源,更是成为关注人性的启蒙话语,并敏锐地发掘主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种种"异化"场景。存在主义文论契合了中国20世纪的理论"焦虑",并作为重要的知识学资源被译介和引入中国。尼采的"酒神精神"和"强力意志"都极大地肯定了主体个体的存在价值和文学艺术的独立精神,这给中国"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资源。海德格尔理论则通过理论思辨、艺术自律、美学独立等方式与中国现代文论产生"融通"与"共鸣",推进了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进程。与此同时,萨特存在主义"人学论""自由观""介入论"等思想与中国新启蒙的时代诉求进行联系,成为推进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知识学资源。存在主义文论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文化现代性的进程,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学资源渗透到当代文学、文论、美学和文化研究中,促进了知识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出现的"妇女回家"讨论中,学界、政府、组织乃至个体都参与进来,从各自的立场与利益出发对妇女是否应该回家这一问题进行言说,进行话语博弈。"妇女回家"讨论中的多元话语的博弈,表征了中国社会国家、单位与个人关系的分化、社会利益的分化及利益表达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元代,儒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可从其核心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变化中得到说明。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面对元代儒者所面临的价值危机,一方面以"承继道统"明确元代儒者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以"内圣外王"规定元代儒者的利益意识,为元代儒者重新树立了"真儒"这一价值目标,肯定了元代儒者的人格自尊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12.
英美海洋小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角出发,依据"周围世界""共在世界"与"自身世界"的三重结构世界理论,对英美海洋小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分类与梳理。认为随时代的发展,作品对生存困境的探索逐渐深化,由探索人与物的关系,演变为探索人与物、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之后发生质的飞跃,由生存探索进入存在探索,着力于探索超脱于物与人的虚无,进而寻求虚无与现实的结合点,对依然身处困境的当代人的生存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丁芒的诗思意识里,他所秉持的诗人个性情感必须与人民的利益、情感相一致的观念明显带有"群我"的、集体的、民族性的和阶级性的特征。在新诗体型的认识上,他主张新旧体诗的互相融合,创制出"短小、集中、格律化"的新诗体式,藉此表现"人"的生命体验、时代风云与民族心声。丁芒从20世纪40年代初——90年代末的新诗创作历程,诗思路径呈现出这样的流变过程:个我人生——社会人生——群体人生——个我人生。其诗境的创造主要表现三大类:抒写个我生命体验;反映现实苦难;讴歌战斗豪情与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予且是上海三四十年代重要的通俗作家,"日常生活"是予且作品题材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主题,与五四精英作家不同,予且对"日常生活"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张扬。予且的"日常生活"写作既是对五四"宏大话语"脱离民众方向的纠正,又是向文学史传统中"市民精神"的回归,因此在文学史上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予且止于对"日常生活"的平面描绘,缺少对生活的厚重思考及升华又成为他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在宏观中国当代的诗潮涌动的历史考察中,“十七年”的新诗创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它是连接现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诗歌发展的过渡性桥梁。虽然因时代政治的变化,“十七年”诗歌创作的风尚在70年代后期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族文学传统和同宗政治文化的联系不可能对新时期诗歌毫无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十七年”诗潮中代表主流创作的“边塞诗旅”和“郭、贺诗风”,探讨政治文化与诗人角色的契合、革命观念与艺术观念的冲突磨合、理论精神话语与诗美艺术话语的整合等问题,重新认识“十七年”诗潮特征和探寻其与新时期诗潮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剧创作中,郭沫若将女性观照放置在主流话语意识下,塑造出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时代质感。20世纪20年代的女性在"五四"个性解放意识浸染下最具叛逆意识,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意识更多凸显的是左翼斗争意识,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强调实践主体功能。相应地,郭沫若女性观照的价值取向也带有权力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初唐诗人骆宾王由于随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加之史载不详,历来对其多有褒贬。晚清学者陈熙晋对骆宾王的行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与论述,陈氏解读骆宾王主要体现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古典解释学原则,而当今学界尚未从此原则出发论证陈氏注骆与骆宾王本身及其相关问题。以此原则为出发点,从心理解释和历史解释的角度窥探诗人心志,钩沉...  相似文献   

18.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隙。这个裂隙是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和古典结构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笔者尝试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性、悖反性,小说文本隐在的古典爱情模式,以及路翎在传统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创作转型等几方面入手,解析小说文本复杂性的表现与缘由。  相似文献   

19.
运用存在主义的"自欺"和"自由"等理论,联系《小城畸人》中作者对于"真理"与"畸人"的态度,分析畸人形成的两个阶段:从"自欺"到"自抑";通过俄亥俄州温士堡小城的象征意义和主人公乔治.威拉德的最后离去,指出乔治的离开预示了一个新的畸人的形成。该小说集所揭示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洼地上的"战役"》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小说在统一的显在主题下潜伏了错杂不一的裂隙。这个裂隙是政治话语、启蒙意识和古典结构分别影响作者的结果。笔者尝试从王应洪死亡事件的内相剖白,"战役"一词内涵的深沉性、悖反性,小说文本隐在的古典爱情模式,以及路翎在传统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创作转型等几方面入手,解析小说文本复杂性的表现与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