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儒家文化蕴涵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实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研究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中蕴涵的深刻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研究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云萍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5-19
“仁、义、礼、智、信”五常是我国伦理型文化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范畴,这一概念经历了先秦孕育至汉代形成的过程,在汉代又有“下落以后而再向上升起以言天命”、“内收以后而再向外扩充以言天下国家”的过程,即“仁、义、礼、智、信”孕育时,由“天道”下落、内收到“人道”,后又经过董仲舒的神秘化、扬雄的道德化和《白虎通》的法典化,形成了以“天命”言天下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广大壮族地区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润.官方主导的儒家学说提倡"修齐治平",把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基于此,儒家意识形态的"仁义礼智信"在壮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壮族人民在接受"仁义礼智信"的教化的同时,也在自身独特的口述传统中演绎着这些至今还发挥作用的修身思想.具体而言,包括厚仁载物、重义轻利、明礼守法、崇智尚勤、讲信修睦. 相似文献
4.
5.
刘琳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74-78
当人类步入21世纪,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及现代性的道德危机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孔子伦理普世价值,挖掘其合理的思想资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求伦理文化的支持与动力。文章把孔子伦理思想置于全球化的氛围中,从超越的、心性的、和社会的三个理论层面对天命、仁、礼进行梳理,认为“天命观”中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统一,“仁爱”中的泛爱思想和民本理念,“礼”规范中和谐思想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都将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对全人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祥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8-13
在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伦理向度和价值之维。毛泽东经济思想中论及的发展中国经济,从来不是为经济而经济,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发展经济;经济是手段,人民幸福是目标。但是,存在的问题是,毛泽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价值导向和伦理道德,过分强调“蛋糕分好”,而忽视了“做大蛋糕”应遵循的规律,忽视经济建设自身的规律,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超前推进生产关系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变革。毛泽东终其一生执着追求和坚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伦理之维,既是非常正确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在当代中国,尤其需要加强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张有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4):18-22
国内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分强调理性因素而忽视其宗教渊源。针对这一状况,本文试图揭示基督教基本教义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天职、道德法、罪的观念蕴含着的对于经济活动的基本价值规范和行为要求。研究基督宗教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克服纯粹市场经济行为的内在缺陷,纠正占有和生存观念之问的错误颠倒,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超越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朱熹的民本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兆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2):25-29
南宋中期,官吏腐败,赋役苛重,农民起义。为了治国纠弊,朱熹主张推行民本主义,实行轻徭薄赋,赈救灾民,发展农业,严惩贪官。朱熹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推动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因他的民本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其"仁"是"天理"以及"克己复礼为仁"的哲学观点的基础上的,是为维护封建礼教即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故而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蕴藏着许多精华,其中仁、义、礼、智四德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儒家对众多德目的提炼与凝聚,它对今天高校的师德建设仍有着极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明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103-106
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是其教化哲学的理论根基,它说明了对人进行教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仁、义、礼是先秦儒家教化哲学的主干内容,"仁"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义"是"仁"向具体道德行为转化的枢纽,是道德主体在具体行事时依据"仁"所做的应当、应为之判断,是经过反思后形成的自觉意识;"礼"是"仁"的制度化,它对于仁义具有节制、文饰和补充的作用。先秦儒家力图通过仁、义、礼的道德教化来成就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有不同的层次,其中"君子"和"圣人"最具代表性。先秦儒家的教化哲学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华民族塑造成一个重教化、重仁义、讲礼仪的有道德感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董伟武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3)
作为人类教育思想史上重要的遗产,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可谓一座取之不竭的资源富矿。今日中国,虽然社会制度和时代特征与柏拉图所处的境况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丰富的教育思想所蕴含的宝贵资源对于我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推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丘濬的经济伦理思想@陈科华$株洲工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南株洲,412008
@唐凯麟$湖南师范大学伦理所!湖南长沙 ,410081~~~~~~ 相似文献
13.
《朱子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典范教材,书中的和谐思想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彰显了勤俭节约理念的价值观。书中的传承孝亲思想、齐家和睦邻、天人和谐等观点都对现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3-88
针对过分拔高和贬低朱熹诗歌成就的两种错误倾向,本文对朱熹诗歌的概况、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重新作了考察,指出朱熹诗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刘克庄等大家相比,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尚有一定距离.但朱熹在诗歌创作方面确已取得相当的成就,他在南宋诗坛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5.
贾喜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118-122
朱熹哲学将仁学与易传的生生之理结合起来,把人看成是自然界长期生生不已发展的最高产物.人能自觉地体认天命,体认生生不息之仁,穷理尽性,弘扬天命,使人的主体精神昂然挺立.朱熹把儒释道统一起来,完成了儒学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理学到朱熹之集大成体系,完成了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所提出的融合战胜释道的文化使命与任务,儒学自身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新安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对新安理学的发展,以及重视实用实践生存、提倡气节等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沈时凯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
建立于书院教育基础之上的朱熹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一教育思想与宋代理学家的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朱熹教育思想实践中,表现为朱熹主张以“形而下”的“格物致知”方法为指导,通过《小学》《大学》的学习,达到“为己成物”目的的初、中等教育;以“形而上”的“大而化之”的理想指向为鹄的,通过《中庸》的学习,达到“明诚两进”为目的的圣学(高等)教育.对朱熹《中庸章句》中呈现的理想色彩浓重的圣学教育思想,无论是文本的解读,还是意义的发掘,似乎长期被人忽视.探讨和研究从而揭示出朱熹的以“达贤成圣”为目的的这一元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理论意义,甚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人求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6
朱子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朱子和谐观包含四重含义:心和、人和、协和、中和,它们分别指向身心和谐、人际和谐、世界和谐和天人和谐,具有多维性和普遍性,是一个逐步放大的同心圆,一个逐步上升的理想境界。朱子的和谐四重奏,由低级到高级,由自我到他人,由人际到国别,由人类到宇宙,奏响了一曲... 相似文献
18.
刘京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4):105-108
心在朱熹思想中作为理与气的结合物,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一身兼二任,一方 面是认知主体,能知觉、思虑营为;另一方面作为道德本体,承担着人的道德任务。儒家注 重人生问题,以培养理想人格为己任,心与理一就是朱熹为世人构设的一个崇高的道德理想 境界。而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就离不开心的作用,心需要同时并用向外和向内两种修养功 夫,才能实现内外合一,心理合一,回归天理。这正是朱熹人生哲学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9.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总体性"是重新理解和阐发马克思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的重要视角。在"总体性"视角下,马克思伦理观的理论特征体现在,对于现代社会生态伦理危机和伦理精神危机的深刻指认。马克思伦理观的辩证方法论特质表现为,弥合现代政治"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裂,化解现代道德"个体利益"与"公共善"的矛盾。马克思伦理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在批判与整合中、西伦理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建构面向当代中国伦理现实的新型伦理生态,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20.
朱升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治武功并著.朱升的政治观念深受朱熹及陈栎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强烈的担当与道德意识.这使其在社会政治上呈现出“首陈三策”的政治关怀;“适时勇进”的正统观;“通其民情”的民本观;“力行仁军”的军事策略以及“力荐三贤”的人才观等丰富思想.朱升社会政治思想不仅对朱元璋创基立国及初期政局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新中国及此后政策的制定也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