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毅教授     
周毅教授 ,男 ,193 6年 1月生于辽宁省阜新市 ,中共党员 ,教授 ,19 63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本科 ,留校执教。现任张学良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东北军史暨张学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有《东北军史》、《东北军十四年抗战史》、《张学良暨东北军将领传》、《张学良暨东北军新论》、《张学良文集》(上下 )等专著和资料。公开发表的论文有《走向抗战的东北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军》、《试论张学良思想转变的过程》、《张学良思想转变的标志》、《试论武汉时期的张学良》、《论东北军与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2.
东北军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领袖,东北军的发展和壮大都留下了他的烙印。西安事变前,张学良面对东北军内部士气消沉,战斗素质低下,军心涣散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整训。本文试图对"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对东北军整训的内容进行探讨,来诠释东北军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张学良主政东北时发出“东北新建设”号召的历史背景;从整顿金融业,发展农业、民族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方面,阐明了实施东北新建设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张学良在推进东北新建设、实现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张学良实施东北新建设对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的教育经济思想源于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了达到"促成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张学良在东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通过对张学良大力兴办教育事业、调整专业设置以培养实用型人才,注重教育经费投入,强调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等思想的探讨,以及对张学良发展东北教育事业实践的分析,探究了张学良的教育经济思想。将张学良教育经济思想及实践与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相比较,旨在表明张学良教育经济思想的超前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 ,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顺应了历史潮流 ,避免了一场军阀混战 ,实现了中国统一以及维护和稳定了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三个方面论述了东北“易帜”对国家、对民族和对张学良个人都是有益的 ,最后得出结论 :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并不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而是张学良下的命令,从而导致沈阳失守,东北沦陷.由于张学良对日本的看法与蒋介石观点基本一致,两人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理,也就十分的相似.所以,张学良和蒋介石对东北沦陷都应负责.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14日至15日,由“张学良教育基金会”发起,东北大学张学良研究中心、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辽宁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张氏帅府博物馆和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等单位共同组织的“纪念西安事变七十周年暨张学良逝世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10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张学良将军的亲属出席了研讨会。10月14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举行。开幕式由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魏向前主持。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宛山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张学…  相似文献   

8.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为收回路权主动挑起的对外事件,其原因是张稳定东北局势后自我认知的膨胀和少壮派的鼓动。同时,张学良接受了蒋介石"强力"接受中东路的建议,为蒋所利用。  相似文献   

9.
北伐战争胜利在望,全国地方军阀的主力大多被摧毁,北方仅剩下奉系军阀张作霖。"皇姑屯事件"后,东北少帅张学良面对诸多因素,举棋不定,最终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改旗易帜,实现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本文就"东北易帜"的时代背景、东北军面临的尴尬处境、南京国民政府对奉系军阀的态度及政策、日本对东北的野心以及奉系军阀自身状况等几个方面论述"东北易帜"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皇姑屯事件后,蒋介石欲借"统一"来巩固和提高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并借此将东北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而张学良则欲借易帜达到"息内争以御外侮",为东北的安全与繁荣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蒋、张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以张学良归附南京政府为第一要义"达成了一致。这种结果不仅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分离我国东北的罪恶阴谋,同时对于日后张学良逼蒋抗日,成功发动西安事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张学良思想演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分析了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历史进程中,张学良思想演变的轨迹。论述了从东北易帜到中原大战期间,张学良爱国统一思想超越了封建割据思想,较好地处理了爱国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从九一八事变到热河失守期间,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与地方主义思想的碰撞和抵触;进一步探析了从旅欧归来到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思想的重大转变,从"拥蒋剿共抗日"到"逼蒋联共抗日",其爱国主义思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由曾雄霸中国北方的奉系军伐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修建,并由此得名为大帅府。1928年,张学良将军年仅28岁便继承父业主政东北,张氏帅府又由此得名为少帅府。张学良旧居是全国唯一一处以在世人命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旧居,记述了它的发生、发展,记述了它的主人们的生平业绩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张学良旧居浓缩了东北的现代史,是一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锦州设置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这里成为东北政治、经济的中心。面对日军的武力威逼,张学良和蒋介石在解决锦州事变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本文拟就双方的态度差异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张学良的政治生涯里,爱国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地方主义居于从属地位。东北易帜体现了张学良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在九·一八事变中,影响和支配张学良作出不抵抗决定的则主要是地方主义因素;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他爱国主义与地方主义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东疆战争是张学良先生中年所做的三件大事之一。战争从1929年8月13日开始,经历了三江口海军之战、同江之战、富锦之战等战役,东北军民损失惨重,12月22日中苏双方签订《伯力协定》,苏联恢复在东北的权益,张学良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张学良为收复祖国领土主权的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1928年中,张学良开始主政我国东北地区。"东北新建设"时期就此开始。本文通过推广义务教育、建设小学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创办新民小学和农村实验小学、"辽宁省公立中小学教育基金"资助小学教育等方面考察了张学良主导的"东北新建设"时期辽宁省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张学良于1928年执政东北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坚信国家富强之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他多次捐出私产,倾力发展大学教育。在张学良主办大学教育、推动东北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他吸引人才、厚待人才、重用人才之观念,他的努力最终使得东北大学这一地方大学在30年代初跻身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分析张学良的人才观念,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教育振兴东北的爱国爱乡情怀,并冀图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内部结构及运作机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时期东北最高行政机关,所以研究该会对研究张学良政权具有重要意义。该会内设一厅六处,下辖七大类数十个机关,组织体系甚为庞大。该会组织领导体制实行民主集权制,民主制包含委员合议制和主席决策制;集权制包括垂直管理体制和二级管理体制。该会的权力运作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在张作霖去世后奉系政权的瓦解,保证了张学良时期政权的团结和巩固,并为日后奉系充分利用东北资源东山再起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领导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29年爆发的中东路事件,引发了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以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惨败而告终。这场冲突破坏了东北亚地区三足鼎立的稳定局势,对于张学良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日本来说,看清了中国的形势,更加轻视东北军,加速了侵华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张学良东北易帜的内在动因及其意义,侧重阐明张学良追求国家和平、统一、富强和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思想在各种内外动因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