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的"放管服"改革是个系统性、整体性的政府创新工作。以往有关"放管服"改革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来阐释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之道,较少从微观的机制运行层面对"放管服"改革进行理论关照。本文基于区分政府体制与政府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五省两直辖市的"放管服"改革实地调研,在运行机制层面分析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所面临的机制性梗阻,结合具体案例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梗阻现象,解析了改革中的"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信息孤岛"等机制性问题。针对于此,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就是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机制优化上来,建立起审管联动机制、管服协同机制,形成一批不可逆的改革成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助推新时代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放管服"改革能提升政府执政效率,巩固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进而增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放管服"改革,是调节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的实践呈现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改革倒逼政府流程再造等特点,同时存在着治理观念转变难、基层警力不足、监管难度提升、评估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结合公安机关自身特点,在"放管服"中应着力树立治理理念,推进部门、队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确保一方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实践中,大庆市从根本上抓实人才工作,采取打捆引才等创新招法,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但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瓶颈制约.为此,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油城大庆,要紧紧抓住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机遇,紧密结合大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规模壮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切实以人才创新驱动支撑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4.
“放管服”改革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撬动作用。文章从政府自身、主客体关系和外部驱动三个维度逐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适用范畴,并基于四重逻辑关系构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运行框架,凸显秉持开放创新、注重原则特色相统一、把握新发展格局重点等新特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激发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主要包括:深化简政放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构建多层监管维护市场主体权益,加快规则对接促进高水平开放,将优化服务贯穿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5.
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诸多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各方面的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另一方面,要抓住各个重要环节,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8.
9.
加快现有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改革 ,建立与素质教育实施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 ;加快建立与创造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体制 ;优化社会环境 ,充分激发在职人才自觉创造优秀业绩是激励在校学生努力成长为创造型人才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女性高层次人才面临严峻挑战的时期。结合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现状,对影响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高校女教师是女性人才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男性相比,女性科技人才的比例仍明显偏低,其原因更多表现在传统性别观念的桎梏、自我成就感认同偏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因此,改变高校女性成长与发展的环境,须从关注精神福利、关注隐性人才、关照有家庭责任的劳动者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知识女性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引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号林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4):96-99
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美术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目前国内高校在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的引进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合理确定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的评价标准,健全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的选拔机制,完善聘任与考核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稳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加速高校教育成本改革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0):106-108
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同样需要实行产业化成本管理。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教育,产品是高素质人才,再教育生产中所耗的价值,必须得到适当的补偿,才能维持高校教育的再生产。在当今多元化融资办学的形势下,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高校的经济效益。为此,牢固树立教育成本意识,改革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张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12):118-1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改革已全面展开,人事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综合改革的难点和关键,而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则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和难点,应给予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6.
曾理斌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5-38
运用既有资料分析法,揭示了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结合新医改对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提出了制定基于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培养方案;优化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强调理论知识的多学科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7):101-103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核心的命题之一是如何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面对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校作为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立足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和高校办学实际,树立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首要任务、以优化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关键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高校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梁起恭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4):56-58
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群体效应是整个人才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既有人才管理的普遍性,又有高校本身的特殊性.为了提高高校整体合作效应.应提高高校人才管理的群体意识,调整人才群体智能结构,重视个人知识库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群体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工程特色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139-140
现代工程所要求的创新性日益突出。高校工程教育应以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改革传统专业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特色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创造型师资队伍建设,依托产业界与高校共建的实践基地,结合企业的科研资源,改革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材。并依托开放的实验教学资源,完善开放式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工程特色的创新与实践教学平台,同时注重工程兴趣的培育、工程师人格的塑造,培养特色工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和总结了这几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经验,并结合云南省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云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